从两副春联看总书记山西乡村行
热解读 过了小年就是年。中国农历虎年春节前夕,山西省霍州冯南垣村,雪花纷飞,炊烟袅袅,家家户户挂起灯笼,贴上春联。
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冯南垣村,看望当地群众,实地了解山西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确保乡亲们能够安全温暖过冬。
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上联是“物阜民康欣逢良辰美景”,下联是“风和日丽喜看江山如画”,横批是“春满人间”。
物阜民康,这是如今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几个月前,临汾市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冯南垣村151户,有19户29间房屋倒塌,42户65间房屋受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庄。
灾情发生后,当地省市县党委和政府迅速开展农村受损住房重建修缮工作。每一家受灾农户都配有专属工作台账,覆盖基本情况、房屋受损、现场评估、安全隐患、维修建设等方方面面,精准收集农户信息。当地党委和政府依据重建修缮房屋的详细清单严格落实,完成一户,销号一户。
不到两个月,一间间设施齐全、敞亮舒适的新房次第建成。2021年12月21日,临汾市受损住房重建修缮工作全部竣工;12月31日,受灾农户全部入住。
冯南垣村师红兵一家就是去年秋汛的受灾群众,原来家里的4间砖盖圆窑房屋全部在雨中倒塌。
此次考察,总书记走进了师红兵的新家。农家院里堆着金黄的玉米棒子,储物间里放着提前置办的年货,揭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锅里蒸的正是当地传统民俗小吃——枣花馍。
圆形的面坨裹着红彤彤的大枣越堆越高,总书记细心地做了一块枣花馍,叠放上去,寓意步步登高。
如今,冯南垣村乡亲们住进了安全、温暖的新房子,享受着购煤补贴政策,当地政府还为受灾群众分发了取暖设备。
看到乡亲们能够暖暖和和过大年,总书记心里有了底,高兴地对乡亲们说:“一定要把这个年过好!”
汾西县僧念镇段村是总书记此次考察的第二站。
作为山西省原脱贫攻坚战场,汾西县在2011年被列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段村也位列其中,全村人口1627人,2014年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94人。
近些年,依托种植、养殖、光伏等特色产业发展,段村于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群芳吐艳普天同庆春光好”,“百姓脱贫遍地常怀党泽深”,段村村民蔡文明家门口的这副春联,表露了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真实心声。
在国家小额扶贫信贷、玉米保险、耕地补贴、煤炭补贴等政策扶持下,蔡文明一家于2016年实现脱贫。2021年,蔡文明全家收入约6.3万元,圈养的90多只羊就能带来近4万元收入。
走进厨房,桌子上是香喷喷的红烧肉、酥肉、丸子、麻叶;掀开锅盖,里面正炖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打开冰箱,各种新鲜蔬菜储备充足;储藏室里还有面粉、萝卜、大白菜……
在蔡文明家里,总书记细细询问乡亲们现在的生活情况。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还有5年过渡期。到2025年,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要明显增强,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要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
既要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也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脱贫后的工作,正是总书记此次考察的重点。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10年在春节前夕深入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
新春佳节,最是情暖人心。
山西乡村行,总书记给乡亲们送来了关心,也带来了信心:“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22-01-29/7362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