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提公立医院、学区房 习近平着眼“公”字背后
每年全国两会,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去政协的哪个界别,颇受关注。
3月6日下午,他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全国政协有34个界别,这是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第一次参加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
在这个场合,习近平提及了两个“接地气”的民生热词,着眼处都是一个“公”字。
一是,公立医院。
他说,“在抗疫斗争中,公立医院是中流砥柱。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这一条是明确的。”
二是,教育公平。
他说,“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
习近平着眼“公”字背后,是当下中国民生领域的两大关切——就医、求学。
医疗是民生之需,教育是民生之基。新中国成立至今,栉风沐雨一路走来,中国医疗、教育事业成就举世瞩目,民众的人均寿命、受教育程度都有大幅提高,但无论环顾当下还是放眼未来,还有许多问题待解。
如何解决?唯有改革。
保障人民健康,“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改向何方?坚持公益。
着眼医卫改革,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着眼教育改革,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可见,“公”字背后,着眼的是一个“共”字——
在当下中国,如何解决痛点、补齐短板,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国民,走共富之路,是民之呼,国之应。
联组会上,习近平一句“我们来共同关心”直击人心。
今次两会上,代表委员如何共同关心这些民生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外界寄予期待。
“公”字背后,着眼的更是一个“人”字——
医疗,治病救人。教育,教书育人。两者,都关乎“人”。
医卫改革,旨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两会,聚焦“人”,着眼奠定一个可期的未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21-03-07/6804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