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习近平为他们致哀
4月4日上午10时,防空警报鸣响,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国旗半垂,举国同悲。
中南海怀仁堂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佩戴白花,神情凝重面向国旗肃立,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清明,举国哀悼,庄严肃穆的悼念仪式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命的珍视。
我们不禁想到,201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2月12日,习近平来到震中地四川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在漩口中学遗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三鞠躬。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江苏南京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
……
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敬重和珍视。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习近平时刻关注着患者救治,还关心着心理疏导等问题。他为患者病情的好转而欣慰,为确诊感染甚至以身殉职的医务人员而感到“心情十分沉重”……
今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人民一起,为同胞的逝去致哀,再次彰显生命重于泰山,人民高于一切!
截至4月3日24时,境内因新冠肺炎病亡人数为3326人。每一位病亡者之于每一个家庭都是唯一的。每个十四亿分之一之于中国也都是无价的。
还记得2016年7月在唐山考察时,习近平在镌刻着24万罹难同胞姓名的纪念墙前问道:“24万人的名字都刻上去了吗?有没有遗漏的?”
纪念墙上镌刻的姓名,疫情通报中的病亡者数字,都曾是鲜活的生命。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没有比生命更珍贵、更重要的存在。
国旗下降时,个人的哀思上升成一种国家情感。大灾大疫中,个体生命受到国家意志的尊崇,再次彰显了国家的根基是什么。
清明,举国哀悼,庄严肃穆的悼念仪式是对英雄的敬意,也是对牺牲的铭记。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因公殉职。他们在危难前选择英勇,在困难中选择坚强,他们每个人都活出了英雄的样子。
今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人民一起,以最高的祭奠向英雄哀悼,再次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英雄模范的敬意。
时代变迁、沧海横流,英雄们的功绩与世长存,英雄们的名字也不容忘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清明,举国哀悼,庄严肃穆的悼念仪式是苦难艰辛的慰藉,也是奋发力量的积蓄。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今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人民一起,慎终追远,我们将振作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
一位武汉市民说,我们不会忘记那些逝去的生命,从悲痛中重振,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一位援鄂医疗队的“90后”党员说,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就是我们从这场战“疫”中汲取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我们经历的每一场苦难最终都给了我们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请别忘记,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新华网 程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20-04-04/6221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