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中国抗疫,定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中国抗疫,定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详尽地分析了当前形势、前一段时间工作重点并部署了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提出做好疫情防控的“七点要求”,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八点要求”,这既是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动员令,统筹安排战略、战役层面的号召;又是排出了任务书,统筹部署战斗、战术层面的指令;更是打出了组合拳,传递了坚定的信心,彰显了必胜的决心!

  坚定凤凰涅槃的决心,举国“一盘棋”勇挑万钧重担,铁的意志必将战无不胜。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则是在此背景下所作出的铿锵誓言,令人振奋;亦是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新阶段要求和任务的条件下所作出的庄重承诺,激荡人心;也是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展望中,所作出的统筹谋划,催人奋进!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举国同心,各个地方、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在党中央率领下,始终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以“一盘棋”全局观,以枯木逢春的勇气,以凤凰涅槃的斗志,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与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与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与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等,决心与策略,信心与部署,恒心与举措,堪称史无前例,世人皆叹。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疫情防控已进入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也是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举国“一盘棋”,双肩挑万钧,这需要钢铁般的意志,需要如磐石的决心,需要精气神的感召!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统筹推进,中央已全盘布局,两场硬仗,都是最关键的两步走,也正处于吃劲和吃紧之时。决心如钢,使命如炬;全盘皆活,棋棋发力。大年初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除夕之夜的陆海空三军将士出征武汉等,“先手棋”吹响了抗击疫情的冲锋号,擂响了全力防控的战鼓,壮志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先后来自全国全军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十天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以及改造16家方舱医院正在运行,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林区)等;“动力棋”凝聚了全国抗疫的精诚团结,激发了战无不胜的慷慨激昂,强劲了勇者相逢智者胜的“首创”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八大方面工作有序铺开,政策调节力度不断加大,强化“六稳”举措;“精准棋”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挖潜,要充分释放社会的强大动能,昭示着智者相逢道者胜的“女排”精神。“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全国上下坚定“一盘棋”思想,以不屈不挠的坚强气概,以勇敢奋斗的钢铁意志,以无所畏惧的顽强精神,定将战无不胜!

 

 

  坚实破茧成蝶的决心,上下“一条心”直面艰难险阻,铁的担当定会攻无不克。时至今日,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多种方式向我国表达了慰问和支持。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显著成效的取得,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再次突现了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战疫攻坚,上下同欲;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撼山易,撼中国人民难!中国人民从来就不缺血性和战斗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广大人民群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广大志愿者等在这严峻的斗争中,同心同德,勠力同心,逆行冲锋在前,守护百姓安危,攒成了一股股新时代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大气磅礴的精神力量。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也正逐步进入平稳运行期,各地、各行业、各区域正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按照《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全力统筹推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既保证防控安全,又有序复工生产,这是疫情形势变化下的积极实践和担当必然。方向已明,部署已定。不仅要讲科学、要强统筹,要有精密的组织实施,又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更要有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驾驭局面能力。连日来,中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在有序推进,各地、各行业以差异化防控措施来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任务重上议程,春耕备耕正从南到北陆续展开,产业链各环节协同逐渐活起来,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举措不断出台……可以看出,向来始终保持着共产党所注入基因特质的中国人民,在无数的敌人面前,遇弱则强,遇强则刚,号令之下是“一条心”的尽锐出战,决心之下是“一股劲”的全力以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担当、双推进,不同体系有不同方法路径,不同举措有不同的艰难险阻,必须关键环节衔接贯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动,一个方案一个方案有序推出。疫情防控中,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大力破除应付思想、畏难情绪、推诿心理、懈怠心态。“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全国上下坚实“一条心”意识,上下同欲者胜,万众同心者兴。以“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策略思维,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坚实决心,以“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的担当章法,定将攻无不克!

  坚守壮士断腕的决心,干群“一股劲”敢于奋勇直前,铁的作风定能志在必得。面对抗疫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工复出及复课的复杂性,唯有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战术上合拍,才能将疫情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才能将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更加精准和到位。路线确定了,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与会同志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部署,韧劲和拼劲既是当前形势严峻下的一种精神使然,也是未来工作任务的一种作风要求,还是检验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上信仰的“忠诚度”、党性上的“纯洁度”、政治上的“敏锐度”和业务上的“精准度”。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发起决战,开展总攻,将战“疫”进行到底!越是艰险越向前。“应收尽收,不漏一人!”“我是党员,特殊时期,我不上谁上”……截至23日,23个省市地区已经达到了确诊病人零增长,湖北各城市现存确诊数均有所下降。防控形势依然不可乐观,在这场艰巨的战斗中,坚守永不放弃的决心,坚持“用猛药”“出重拳”“打硬仗”。武汉市火线提拔干部20名、火线发展党员34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问题385个、问责处理620人,涉局级干部6人、处级干部127人。非常之战,雷霆作风,有力坚决。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中央精准部署复工复产,体现了“钉钉子”和“扣扣子”的坚实行动。如已出台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要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安排今年对企业阶段性社保降费减负规模就约6000亿元;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过90%;在上海,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近九成有序复工……在当今形势下,逐步呈现全国各地让经济实现平稳运行,也是一场极为罕见的“战役”,中央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增强必胜之心,拿出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各地、各行业、各领域干群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浴火重生的干劲、以燕子垒窝的韧劲加强疫情态势研判和全面细化部署,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做到“上下”同步,“内外”兼修,“点面”结合,持之以恒以“一股劲”将统筹疫情防控与有序复工复产做到“防”若金汤与“攻”无不克。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23日举办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传递必胜信心,展现坚强意志,彰显坚定决心,激荡起亿万中国人民的胜战的信念与勇气。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我们每前进一步,或许会付出牺牲、付出代价,但都伴随着磨难压不倒、挫折催不跨、困难难不住的珍贵品质和无比决心!“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守望相助,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一定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作者凌晓明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20-02-25/6153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2-26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