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红歌,在代代传唱

阴雨绵绵,村路崎岖,记者一行人踩着碎石子追随红军当年的足迹,忽闻一段歌声从街巷传出,稚嫩清脆、宛转悠扬,便立刻循声而去。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谁来压迫人……”在广东韶关南雄市上朔村徐氏宗祠前,十来名身着红军装的小学生正高唱着《当红军歌》。宗祠门口的石阶布满青苔,墙壁愈显斑驳,右侧墙上的词谱原迹仍依稀可辨。义务讲解员、南雄市油山镇人大主席黄树材介绍,这首歌是目前南雄发现的唯一一首有曲谱、有歌词、能传唱的完整红军歌曲。

“入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唱这首歌,现在我们也天天唱。”油山镇大塘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谢逸说,“红军是一支不怕苦、不怕累的队伍,我们想用歌声缅怀革命先烈。”

上朔村是南雄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红色苏区。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出发,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从江西信丰进入南雄,一路侦察踩点,过关斩将,来到上朔村。

“红军战士讲规矩、守纪律,不愿给当地村民添麻烦。”作为红军后代,黄树材了解很多红军故事。他告诉记者,虽然当时村民们纷纷要把自己最好的房间让给红军住宿,但战士们坚持住在祠堂里、柴房中、街道边、屋檐下,徐氏宗祠正是他们的宿营地之一。

为百姓劈柴挑水、打扫卫生,给村庄修复水利、加固水井,自己却婉拒村民捐献的衣被布料,或是打上欠条,承诺日后定当归还……在上朔村,这样的故事被村民们反复讲述,革命先烈的精神也流传至今。

开国少将彭显伦就是上朔村人,在长征期间,他担任红一军团一师二团供给处主任。“因为红军行动严格保密,我的父亲长征路过家门而不入。”说起父亲,女儿彭霄言语里满是自豪,“他们有着伟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认为革命肯定会成功。”

“我们几个红军后代三次重走长征路,一路上看到许多烈士纪念碑和陵园。”彭显伦将军的儿子彭勃说,“正是在这些传承红色精神的活动中,我们得以感受到父亲当年是如何冒着枪林弹雨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

如今,前来彭显伦将军家乡学习和感受红色文化的人们络绎不绝。历史昭示未来,红军长征广场上刚刚浇铸完成的一串铜脚印喻示着大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村里有棵古榕树,被火烧、被雷劈、被枪打、被炮轰,却依然还在那里。”顺着黄树材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棵老树在风雨中摇摆着枝叶,傲然挺立,就好像85年前开始长征的红军队伍,虽饱受沧桑、历经磨难,但其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薛贵峰 林小溪 崔 璨 夏康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9-06-24/5728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6-25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