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重要作用、提出办学方向、明确具体要求,为新形势下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办好学校思政课放在突出位置,推动思政课教育迈上新台阶。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从组织修订2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通用教材和教学大纲,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推进教学创新……不断提升的思政课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针对性,夯实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让“四个自信”在青少年心底生根发芽。
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人才培养之路,也为新形势下推进守正创新提供重要基础。当前,置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赓续前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接续奋斗,思政课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一方面,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另一方面社会舆论纷繁复杂、时代环境多元激荡,急需廓清学生思想迷雾、校准价值航向。解决好这些问题,把思政课教育办好,意义重大。
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想信念一旦缺失,精神上就会“缺钙”、会得“软骨病”;那种“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教育,绝对要不得。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把这6点要求,融入到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方能使思政课教育入脑入心,激发强大正能量。
进一步来看,把思政课教育办得越来越好,必须坚持用好改革创新这个强大武器。参加座谈会的80后教师徐川,他的思政课“热销”很久,往往教室走道也“站无虚席”。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更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根源就在于徐川的思政课既有思想性、理论性,也有亲和力、针对性。当前,补齐思政课教育存在的诸多短板,需要各级立足更高政治站位、拿出切实举措;配齐建强思政课专制教师队伍,需要在统筹规划基础上加大人、财、物投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必须立足课堂教育守正创新。惟其如此,才能使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让思政课从“点名课”成为“网红课”。
“作为思政课老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站稳这个政治立场。用新时代这样一个豪迈的气概和振奋的精神,来武装自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谈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通过思政课立德树人,我们就一定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民族复兴伟业打下坚实人才根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9-03-19/5563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