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人民日报:把干部培养成新时代行家里手

决胜全面小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新征程,对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需要广大干部成为新时代各领域的行家里手,以更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来应对风险、迎接挑战、破解难题。

新时代需要大量具备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通达之才

随着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干部队伍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干部的专业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如果只是泛泛知道其中一些概念和要求,而不注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讲话做事就会缺乏专业水准。”

在中央党校教授蔡志强看来,干部专业化是改革开放后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对干部能力的根本要求,“新征程催生新任务,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治理能力的干部队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广大干部而言,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现代知识和科学方法作支撑。”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表示,只有行家里手型的干部才能够胜任新时代的新任务。

干部专业化体现在哪些方面?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无论是分析形势还是作出决策,无论是破解发展难题还是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

“那种习惯于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或超越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政策的做法,已经很难适应现实需要。”蔡志强认为,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法纪意识强烈、服务精神充沛的干部,打造勇于并善于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发展方略、实现发展目标的干部队伍。

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能力,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到不断强化,讲政治成为衡量干部的基本标尺,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因此,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先必须具备高素质。高素质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素质;而专业化,也是政治过硬、具有领导能力的专业化。选任干部,首先看政治素质,然后是专业化;培养干部,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同时提高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党建专家表示,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求的题中之义。

前不久,雄安新区迎来一位新的管委会副主任——曾任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海淀区政协主席的傅首清。翻看其履历可以发现,傅首清曾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做过中关村科技园的主管领导;与之类似,今年1月,北京、上海、天津各“空降”了1名金融系统出身的副市长……党建专家表示,这些领导干部的履新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选用干部的专业化考量。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应是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能力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一项项专业能力构成的,面对社会的复杂管理和多样化服务需求,专业是没有严格限制的。但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能力,对于党政干部而言,制定和执行政策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交融转化,具体管理行为更需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融合。”吴江分析,“专业能力一般包括三方面:一是制定政策能力,包括政治意识、调查研究、预测分析、决策能力等;二是管理能力,包括依法办事、说服动员、危机处理、服务效率等;三是个人能力,包括思想作风、品德操守、知识更新、人际关系等。”

事实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其中就体现了对干部专业能力的要求,如“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等。

党建专家表示,这些体现专业能力的执政本领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新形势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比如,在市场、产业、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领导干部须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像资本投资、股市调控、互联网金融管控等都具有高风险、高技术特点,如果判断失误、管控不力,就容易出现问题。

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需落实在干部教育、选用各环节

“中央委员会的每一位同志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始终保持虚怀若谷、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既要向领导和同事学又要向专家、基层和群众学,既要向传统学又要向现代学,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党的十九大刚刚落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通过学习提高专业能力,既是对新一届中央委员的要求,更是对全党的鞭策。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各级党校也应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补齐短板,注重专业化深度培训,加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

与此同时,注重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的专业特长,则是促进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能力和决策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近几年中央不断发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完善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观规律……为此,20175月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与专家真诚交朋友、结对子,虚心向专家学习;要把专家咨询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

党建专家看来,无论是加强与专家联系,还是依托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对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培养专业精神、促进工作科学有效开展都大有裨益。

与此同时,实践锻炼特别是到一线锻炼,也是培养干部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努力做好选派干部到金融单位挂职学习、选派机关干部到基础薄弱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等工作,注重在经济建设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训……这是山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培养干部专业能力方面作出的新探索。

“培养干部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是一项涉及良好政治生态建构的事业,需在制度上予以引导和规范,应把中央关于干部素质能力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落实在干部教育和干部选用的各个环节。”蔡志强说。

现实中,一些地方和部门选配事业发展急需既具有领导才干又具有专业本领的干部。因此,在干部选用中充分体现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必须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宜。

党建专家表示,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解决能力不足、本领不够问题,是当务之急,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使班子专业素养整体适应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一个单位核心职能、一个部门实际情况。

“还应坚持实践标准。选用干部不简单看是否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分管过什么,更应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对工作能不能准确说清楚、进行专业分析、科学决策、抓好落实。”吴江说。

此外,针对一些领导班子存在的专业趋同等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问题,党建专家还建议,应针对经济、科技、金融、政法、外事、农村、农业等单位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探索专业化人才的选拔方式,在更大范围内把合适的干部选出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8-02-27/4899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2-28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