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主席新年贺词感受民生之重
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亮点纷呈,触动人心之处颇多,最走心的细节之一,是把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从“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就“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全面发力,再到坦言“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可知其中最核心的关键词:民生。
关注民生,关心困难群众,这是5年来新年贺词中的清晰主题。比如,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再比如,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其实,早在2014年,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就提到,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如今,重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时间在变,民生观没有变,民本思维也没有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葆有民本思维,就应该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中有新作为,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中有新检视,在“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中有新举措,在“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中有新目标。
过去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鲜亮的成绩单,这是看得见的民生工程,这是振奋民心的善政良治。
同时也应该看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正如十九大报告所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没有终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中国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全国人民正健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目标宏大,要求更高,这体现在: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但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百姓之心为心就能离宏大目标越来越近。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是庄严承诺,更是行动指南。新时代,新气象,乘着改革开放40周年的浩荡东风,凝心聚力,扬帆划桨,我们就能拥有更加明亮的未来。
(作者秦川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辑部评论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8-01-01/4805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