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习近平主席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题: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习近平主席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参观连队荣誉室,和“王杰班”的战士们座谈,并作出重要指示,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

  官兵们纷纷表示,这次视察充分体现了习主席对学习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新一届中央军委推动练兵备战在基层部队落地生根的鲜明态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

  13日下午4时30分许,驻江苏省徐州市的王杰生前所在连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习主席亲临连队视察,看望慰问官兵。

  “习主席很随和,很亲切,他详细询问我们的学习、训练、生活情况。”几天来,在现场为习主席作介绍的“王杰班”班长王大毛始终处于激动之中,“他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带头做新时代王杰式的好战士。”

  海拔4700多米的雪域高原,寒气逼人,滴水成冰。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正在这里进行48小时连贯演练考核。“从电视上看了习主席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的新闻后,官兵们都深受鼓舞。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一个合成战斗群就是一把利刃,都能独立遂行多种条件下的作战任务。”旅政委徐俊说,“经过‘两不怕’精神的洗礼,官兵人人都是小老虎。”

  党的十九大代表、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和战友们刚刚驾驶轰—6K战略轰炸机又一次出色完成任务。他说:“‘两不怕’精神始终是流淌在我军血脉中最具标志性的精神力量之一,是我军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渗透着军人的热血与忠诚,蕴含着军人的顽强和无畏,必须学习践行并发扬光大。”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日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座座军营,许多官兵都在传唱着《王杰的枪我们扛》。官兵们表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一定要坚决听习主席的话、自觉做英雄传人,把这种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今天传承‘两不怕’精神,就是要学好习主席强军思想,做习主席的好战士!”

  “战士最锐利的武器,是像王杰一样的坚定信念。”亲耳聆听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之后,王杰生前所在连指导员高伟备受鼓舞,“我们今天传承‘两不怕’精神,就是要学好习主席强军思想,做习主席的好战士!”

  高伟说,当年,王杰就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激励着我们连队奋勇前进。”

  党的十九大代表、第83集团军某旅“大功三连”指导员王金龙说,进入新时代,我们传承“两不怕”精神,就是要做习主席的好战士,这已成为全连官兵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党的十九大代表、陆军工程大学学员郑绵绵说,对军校学员来说,弘扬“两不怕”精神,就是要刻苦学习、提高本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努力将自己锻造成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

  “当好‘两不怕’精神传人,狠抓练兵备战,全面提高打赢能力!”

  “革命军人战时逢敌亮剑,平时战天斗地,一刻也离不开血性胆气。”党的十九大代表、第74集团军某旅“黄草岭功臣连”班长王锐说,我们必须培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激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努力锻造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利刃。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两不怕”精神始终激励着一茬茬官兵苦练精兵。

  12月上旬,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以提高复杂条件下快反能力为重点,举行了一场对抗演练。旅长石鸿雁说:“我们要大力弘扬‘两不怕’精神,提高部队快速制敌的反击能力,提高战略打击能力,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日前,来自海军三大舰队的40多艘舰艇在东海某海域围绕防空反导课题展开导弹专业竞赛性考核。海面上,一幕幕练兵备战的壮阔场景震撼人心。参演官兵认为,英勇善战的部队是练出来的,血性十足的官兵是训出来的。学习践行“两不怕”精神,要把部队拉到陌生地域、极限条件、复杂战场环境中反复摔打磨练,使官兵真正在训练中学会打仗、从训练场走向战场。

  各战区、各军种、军委机关各部门的官兵在学习讨论中认为,弘扬“两不怕”精神,要把“战”字刻在心头,持续强化“随时准备上战场”的责任意识,将练兵备战的职责深深刻入脑海、成为自觉行动,坚决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的任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7-12-16/4776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2-16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