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聚民心——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见成效
风清气正聚民心——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见成效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题:风清气正聚民心——5年来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不断推进落实,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超过八成群众认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身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明显改进;近九成认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有明显改进。
以上率下:“铁八条”管住了多年没管住的问题
陕西省甘谷驿镇2010年就建起了“廉政灶”,八项规定前,领导来了,有时担心菜品不丰富,也会安排去外面的酒店吃喝,一顿饭经常吃几个小时,还要多名乡镇干部作陪,每个月的接待费用就有七八千元。群众意见大,干部也不堪重负。
八项规定,让曾经名不副实的“廉政灶”真正廉政起来。
甘谷驿镇党委书记李平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告诉记者,八项规定出台后,无论哪一级的干部来,要用餐一律上灶吃饭,按每人每餐10元到20元的标准缴纳伙食费。
公务接待规范了,是各地干部的普遍感受。山西省某县的接待办干部说:“2013年前,我们忙于接待干部,几乎很少回家吃饭。”这5年来,接待大多是自助餐,吃完就回家,轻松多了。
公务接待只是作风建设的一个缩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王涛说,中央八项规定能落实,关键是从中央政治局自身做起,以上率下,一抓到底。
李平说,干部现在都知道,八项规定就是铁的纪律。
新风劲吹:干部过去用公车现在最爱用“滴滴”
不少干部表示,从“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到“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八项规定从点滴抓起,由浅入深穿透“四风”顽固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永强的手机上,“滴滴打车”成了他最常用的软件。“八项规定带来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有规矩了、有红线了、有敬畏心了。”
公车私用曾经是作风乱象的顽疾。现在干部们宁可多走路,也不触红线。山西省一名环保局干部说,八项规定前,大家普遍有种公车私用“顺道”的心态,“顺道”坐车回家、“顺道”接个孩子。这几年,这种现象基本杜绝。
而曾经常见的“红脸干部”也几乎消失了。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的一名乡镇干部说,以前不管中午还是晚上,经常往酒桌上跑,现在明确工作期间不得饮酒,“干部们把精力全用到脱贫攻坚上去了”。
5年来大量事实证明,只要“制度之笼”越扎越紧,没有什么官场歪风不能改变。
湖南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明星曾是衡阳市农机局局长,在正处级岗位上一待就是21年。去年换届,侯明星“意外”当选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没想到不花一分钱、不请一次客、不打一个电话、不串一次门,也能获得提拔。”
基层党风迎来“廉洁拐点”
几天前,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的上千户居民开始告别曾经脏乱差的村落,进行拆迁安置选房。党的十八大以前,这个乡屡出腐败问题,落马的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几年来,为了挽回民心,孙河乡各级党员干部憋足劲打起“翻身仗”。这次选房,为让百姓放心,各家人数、面积全部公开,补偿金额百姓自己可以算出来,选房摇号全部电脑完成,杜绝人为干扰。
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针对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的落实成效满意度高达95.7%。而针对“对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执行的信心如何”的问题,有94.8%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表示,十八大以来,从“立八规”到“反四风”,从网上监督问责到海外追逃追赃,从党内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一系列政策举措带来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显著成效。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高波表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廉洁拐点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点,而是国家成长的新起点。(执笔记者:乌梦达;参与采写:张丽娜、陈晨、陈文广、王井怀、潘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7-10-02/4651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