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喜详解“北斗三号”:新增全球位置报告功能
中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计划将在7月左右进行首次发射。新卫星有何“新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得怎么样?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予以解答。
说技术:从区域走向全球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首先在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
“第三步”是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三号”。
杨元喜说,“北斗三号”与“北斗二号”的区别不仅在于卫星组网从区域走向全球,更在载荷、星间链路、激光通信等方面有创新。
比如“北斗三号”采用星载氢原子钟,其精度将比“北斗二号”的星载铷原子钟提高一个数量级。再如增加卫星搜救功能及全球位置报告功能,杨元喜说。
论应用:从无序走向特色
“卫星导航企业不能无序发展,否则就会批量倒闭。”杨元喜说,尽管中国卫星导航产业是先进的,但已发展“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3万家导航企业,同质化竞争较严重。
杨元喜建议发展特色服务产业。他以家乡江苏省举例说,该地基础科研实力较强,人才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可以将北斗导航系统与当地正在发展的公路交通、精准农业结合起来。
杨元喜还强调,北斗系统终端发展、应用推广与多个省市盲目建设北斗产业园“毫无关联”。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就在受访时抨击一些借着“北斗”圈地的行为。
看全球:从竞争走向合作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博弈”引人关注。
杨元喜说,《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中国的“北斗”不会排斥GPS、GLONASS和伽利略,“希望在兼容互操作的条件下推广北斗,关键是让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服务如何更好地走向全球。”
今年2月10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稳步推进北斗系统走出去”任务专家组会议,与会者为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北斗系统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7-03-08/4299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