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人民日报:保姆式扶贫效果不好却一直大行其道

必须把精准扶贫这个脱贫攻坚方略顶在前面,除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还要发挥好本地优势,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方能精准施策

两幅关于保姆式扶贫的图景,在脑海里转悠,挥之难去。

一幅是多年前在云南挂职,去滇西北山区调查时见到的输血式扶贫。要过年了,乡村干部准备好了一些年货和慰问金,来到一户特困户家门口。敲了半天门,只有应声,不见开门。因为家里太穷,主人在家里找了半天衣服,希望换件干净点的、没有补丁的衣服见客人。对于这样的特困户,为什么扶贫多年情况依然不见改善呢?干部回答,不好弄,这家主人把每年发的扶贫资金大部分都拿去买酒喝了,劝也劝不住,只能像保姆一样时不时地来看看,需要什么,就给他添补点什么。

另一幅是前不久在吉林松花江边调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见到的造血式扶贫。农口结对帮扶了一个村子,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把部分玉米大田调整为种植经济作物。从立项到实施,干部们干劲大,但到种植时却找不到人手,于是干部集中时间栽插种苗。田间管理同样找不到人手,干部又花插着来管理。收获时依然找不到人手,干部又集中来搞收获。销售时还找不到人手,干部只好让机关买一部分,到市场销售一部分。村民在干啥呢?种经济作物复杂、费神,不太情愿。加上现在青壮劳力都到城里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数上了年纪,谁还会跟你搞什么结构调整?这种保姆式扶贫,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干部干、群众看”。

白猫黑猫哪个好?最终还是要看效果。一开始,群众反映,干部真好,什么都想到了,让我们得到了实惠。可保姆式扶贫的“毛毛雨”下着下着,人们自然产生了麻木感,再接着就是感受不到。于是,有人反映,这么费劲,还不如直接把钱发给大家算了。

既然效果不好,为什么保姆式扶贫多年来一直还能大行其道?从工作方法上看,干部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从贫困户接受程度看,易于推行。过去是简单的输血式扶贫,送几袋米、几袋化肥。现在是新形势的造血式扶贫,贫困地区需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贫苦户依然难以买账。细究起来发现,保姆式扶贫,更多的是从干部这一侧出发,而没有了解和尊重农民的意愿。真正激发贫困农民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全身心参与进来,在政府的帮扶下,为改变现状付出努力,这样才能真正彻底脱贫。如此看来,保姆式扶贫实不可取!

不破不立,新时期必须把精准扶贫这个脱贫攻坚方略顶在前面。

变保姆式扶贫为精准扶贫,除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贫困原因,还要了解贫困户意愿,梳理本地区的优势。贫困户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各地适宜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什么,潜力在哪儿,有无前景,都必须有一本细账。要精准对接市场。订单农业是有效保障各种农产品销路的路条,对接超市、互联网,是保障各种农产品卖得出去的平台。要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坚持创新、激发活力、压实责任,开创精准扶贫新局面。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6-08-15/3947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8-15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