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四个全面”新方略引领两会焦点话题 引发外媒热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2015年两会即将到来前,由这4项战略布局汇总而成的“四个全面”成为中国当下热度最高的政治词汇。

《人民日报》自25日起连续刊发阐述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重磅评论员文章,称之为“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有外媒从中看出中共治国理政的最新布局,也有人将它看做“中共首次完整提出习近平的政治纲领”,认为“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习理论’呼之欲出”。

再过几天,被外界视为“观察中国走向之窗”的两会就要拉开帷幕,主流官媒此时以“最高规格”阐述“四个全面”,给不涉及换届、原本属于传统意义上“平年例会”的今年两会带来了不平常的注解。

“新常态”下,中国2015年会设定怎样的经济目标?法治改革将如何推进?反腐会反到什么程度?关心中国发展的人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们相信,在“四个全面”引领下的两会将给他们带来答案。

两会前,“四个全面”成外媒关注中国的高频词。

外媒关注“中共新方略”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25日,《人民日报》题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的评论员文章以此开篇,拉开详细论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系列评论员文章的序幕。一些对中国政治动向敏感度极高的外媒立刻注意到中国官媒这一不寻常举动。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人民日报》25日推出第一篇总论后,接下来4天将连续推出4篇评论员文章,为“四个全面”各写一篇。不仅如此,中国央视《新闻联播》25日头条摘播《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主流官媒以“最高规格、最强火力”宣传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并将其提升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的高度,难免令外界猜测官方是否要将“四个全面”打造成习近平时代的“理论标志”。

多家外媒注意到,“四个全面”中每一项具体要求都不是首次出现,而它作为一个概念,是习近平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的,此后在不同场合曾反复提到。但在两会召开前,由《人民日报》牵头“全面推进”,令人关注。《人民日报》在“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文中也回顾了“四个全面”的脉络,称两年多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四个全面’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27日对《环球时报》说,“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要实现它就要“全面深化改革”,而改革得以全面深化的保障,在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从历史角度看,“四个全面”是对过去十多年改革工作的总结,相比于此前的分散提出,将“四个全面”汇总提出显得系统性更强。

“习近平将携何种思想理念载入中共史册?”27日,不少试图解读“四个全面”的外媒都提出了与俄罗斯卫星新闻网一样的问题。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卡尔涅耶夫在俄卫星新闻上撰文称,“四个全面”汇聚了中国第五代国家领导人解决迫切问题的方法精髓,这实际上是新的治国战略。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代国家领导人都会在某个阶段提出一些重要理念,成为领导人的执政特点。“四个全面”理念对于治国方法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转型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他还表示,中国反腐运动证明,中国最高领导层正认真整顿执政党,力求根除令共产党执政能力遭到质疑的消极趋势,引领国家向前发展。

“通过新口号,中国领导人设定了目标,也遵循了传统,”美联社26日以此为题的报道说,采用简短的精炼的政治用语是中国政治的传统,如知名的“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及江泽民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纽约时报》说,中共每一代领导人都提出自己标志性的思想理论,作为执政纲领及其个人的政治遗产。习近平上台两年后,第一次提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理论体系。

在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杨雪冬看来,“四个全面”的提出表明党的理论创新速度加快了,“过去一般是一届任期之后提出理论,这次是有历史性的”。他认为,“四个全面”理论既有系统性又有前瞻性,从不同层面阐述认识当下和走向未来,给未来若干年绘出了基础性蓝图,为改革深水区阶段提供了形成共识的支撑。

《华尔街日报》25日称,“四个全面”的口号本月早些时候零星出现在中文新闻网站上,但大规模宣传这一理论,(《人民日报》这一篇)还是头一次,表明“四个全面”在党内高层获得普遍承认。文章说,目前还不清楚习近平新理论对实际政策产生何种影响。在中国两会很快将在北京召开之际,有一点是明确的:全国各地的代表会争先恐后对其展开全面学习。

北京又进入“两会时间”

“我想很多欧洲人或许还没有了解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新观点,但欧洲应当关注”,27日,伦敦大学东亚问题研究学者塔夫茨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说,人们应关注“四个全面”是因为它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关键词,反映出中国在发展,在应对新挑战,而中国做得怎样终将影响世界。

外界关注“四个全面”,不仅因为官媒选在人们结束春节假期第一天起对它进行大力宣传,更因为再过几天北京又将进入“两会时间”。据今年两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报名采访今年人大与政协会议的境内外记者都超过3000人,其中一部分记者一证两用,实际采访两会的记者超过5000人。

“中国经济究竟会进入怎样的新常态?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会定在7%吗?”27日,一名驻京日本媒体记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是今年两会他最关注的地方。一名美国驻华记者则表示,中国一系列法律问题是他对今年人大会议最关注的点,比如反恐法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中国会立法加强对非政府组织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管理吗?

中国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27日对《环球时报》说,今年两会是个关键节点,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三五的谋划开启之年,今年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此背景下,今年两会有诸多看点,一是反腐怎么深化,怎么反,反到什么程度。二是经济增收,2015年经济增长率目标是多少,国内外对此都非常关注。三是今年的改革事项设计,重点还是在“四个全面”所框定的框架内,比如关于民生、关于依法治国、关于从严治党等。第四还是民生,中国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老百姓生活的改善是公众和社会比较关注的,两会肯定会着力回应老百姓关注的事项、愿望和需求。

那么,2015年两会工作重点和热点有哪些?将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的民生、社会发展与司法公正等焦点议题?

先从两会前最后一次人大常委会看起。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在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下开幕,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准备。会议集中关注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还对《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分组审议,后者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依法直接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环球时报》记者27日从2015年人大三次会议相关筹备部门获悉,“一府两院”报告审议之后,两会代表委员将用三四天时间专门讨论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是今年两会最重要议程之一。

《联合早报》27日说,据了解,由于要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以及增加人大代表审查预算的时间,全国人大会议将比去年延长两天。随着两会临近,中国主流官媒纷纷预测两会热点话题,其中包括中国经济运行如何保持在合理区间?深化改革如何落地生根?强力反腐如何维持战果持续推进?“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能不再任性吗?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等。文章还说,中国官媒预测下周开幕的两会将按下改革“快进键”。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27日上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上海市开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的意见》。路透社称,在中国整体加强法治的背景下,干预司法公正的官员将被列入黑名单并被追责。会议指出,出台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追责规定,就是要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建立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和“隔离带”,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

韩国《亚细亚经济》27日称,随着两会即将召开,不仅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依法治国理念将获得法律和制度基础,同时各种深化改革的措施也将进一步推出。此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的“新常态”有可能成为强调的焦点。文章说,去年政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5%,而今年有可能降为7%。在经济政策方面,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大型经济开发计划将成为核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n/2015-02-28/3040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5-02-28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