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两封贺信,习主席亲自推动中阿合作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7月6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向会议致贺信。两个星期前,也就是6月22日,习主席向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致贺信。
两周时间,习主席两次向中阿会议致贺信,亲自推动中阿团结友好与战略合作,再次凸显元首外交对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引领作用,彰显当前形势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中国古语云:“患难见真情”;阿拉伯谚语讲,“患难见真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谱写了中阿命运与共的新篇章。
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阿拉伯兄弟第一时间表达慰问和支持。沙特国王萨勒曼是第一位专门就疫情给习主席打电话的外国元首;埃及总统塞西派遣卫生部部长作为特使专程来华并指示在埃及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地以灯光秀形式同时投映五星红旗;卡塔尔航空网络为中方运输抗疫物资提供帮助;阿联酋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身披“中国红”,为中国加油……
2020年4月9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处及阿盟成员国举行首次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就抗击新冠疫情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邬惠我摄
向阿拉伯国家援助大量物资,同21个阿拉伯国家举办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向8个阿拉伯国家派遣医疗组,协助阿拉伯国家在中国采购抗疫物资……当阿拉伯国家遭遇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
——在叙利亚,因受战乱与制裁影响,抗疫工作面临巨大困难,中方援助口罩、护目镜、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等多批医疗物资,缓解叙方燃眉之急。
——在沙特阿拉伯,在中方帮助下,沙特病毒检测能力稳步提高,日均检测规模已由今年4月中旬时5000至6000次扩大至目前约2.7万次。
——在苏丹,中方医疗专家因地制宜,提出“重症进定点医院、轻症进临时方舱医院、疑似居家隔离”的分类救治办法。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布尔汉感慨道:中方帮助犹如“久旱后的甘霖”,非常宝贵及时。
……
人员往来遭遇阻隔,社会治理面临重压,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际秩序遭受冲击……面对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危机,中阿应如何应对?
习主席在致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提到12个字:“加强合作、共克时艰、携手前行”。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阿合作的重要内容。面对骤然来袭的新冠疫情,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排除困难、通力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稳步前行。
——沙特吉赞阿美石油应急响应中心项目:面对疫情带来的物流运输和人员往来不便,在当地和周边国家积极寻找材料供应商、招聘技术人员。今年2月底,项目取得初验证书,顺利交付业主。
——阿联酋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克服疫情带来的包括供应链受阻在内的重重困难,1号机组于今年5月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中东地区首座清洁燃煤电站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科威特穆特拉住房基建项目:采取分区管理、现场消毒、测量体温等严格防疫措施为生产建设保驾护航。截至目前,施工难度和危险性最高的深管沟工作已完成96%,变电站已建成近400座,道路工程完成近60%。
……
此次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共发表三份成果文件,其中一份是《论坛2020年至2022年行动执行计划》。相信疫情之后,中阿合作将结出更多硕果。
2018年7月,习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阿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倡议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阿拉伯国家积极响应。两年来,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展现蓬勃生机。
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战略沟通协调非常重要。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主席同沙特国王萨勒曼、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埃及总统塞西等4位阿拉伯国家领导人5次通话,密切沟通、深入交流,共商抗疫与合作大计。
协调行动,相互支持;守望相助,命运与共。面对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中方起草《世界政党关于加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的共同呼吁》,得到50多个阿拉伯国家政党的踊跃响应和积极支持。此次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阿方坚定支持中国在香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开展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的努力,中方也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维护稳定安全、走自主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结伴而行,行稳致远。历经疫情洗礼,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不断走深走实,迈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
(记者:王雅晨、支林飞、白平、郑一晗、黄灵、陈斌杰、苏小坡、冀泽、马意翀、涂一帆;摄影:谢环驰、邬惠我;编辑:郝薇薇、马晓燕、徐晓蕾;视觉:陈杉、金正、王雅晨;新华社国际部 出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j/2020-07-08/6384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