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
本报北京7月28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7月15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国际舆论对习主席此次访问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习主席的访问不仅为中拉关系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还将进一步强化中拉战略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辽阔的太平洋,见证了数十年来新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深情厚谊。巴西前驻华大使胡格内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境外投资数量庞大,并且广泛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中国在地区范围内和全球范围内的地位都极其重要。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拉美意义重大,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和拉美多国签署的多项重要协议,对中拉双边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起到促进作用,对拉美地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巴西科技部主管信息技术政策事务的副部长维尔吉利奥·阿尔梅达表示,科技创新是拉美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中兴、华为等中资企业为巴西等拉美国家带来了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拉美国家的通信水平,中拉合作让许多拉美国家在科技、经济上都获得巨大支持,希望未来能够同中国企业进行更多的科技项目研发,让中资企业把更多技术和经验带到拉美。
巴西进步党联邦区主席、巴西联邦区议员多明格斯表示,探讨建设两洋铁路是中拉合作的范例,相信未来中拉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开发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阿根廷专门从事宏观经济及金融分析的马克罗维西恩咨询公司总裁埃斯特万·麦德拉诺表示,未来中拉合作的趋势不可阻挡,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更是为中拉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拉美期间,与拉美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立中拉论坛,并提出了力争实现10年内中拉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对拉美投资存量达到2500亿美元的目标,无疑将有力推动中拉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阿根廷战略计划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指出,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的意义超越传统的双边外交或区域关系范畴,具有全球战略影响。习主席的访问,不仅为中拉关系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还将进一步强化中拉战略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国际学院院长汤之敏表示,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对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具有指导意义。中拉合作将拉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中国改革开放相对接,将拉美国家的资源优势和中国市场潜力相对接,将拉美国家的发展需求和中国资金技术及装备优势相对接,体现出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的精神。世界各国可以借鉴中拉合作的经验,发挥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双赢。此外,中拉合作不附加其他条件,双方坦诚相待、肝胆相照的精神也具有全球意义。
“中国和拉美国家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和共同发展愿景,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今天,中拉加强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刚果(金)金沙萨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毕尤雅表示,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强化中拉战略合作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俄罗斯地缘政治研究院副院长康斯坦丁·索科洛夫表示,中国和拉美加强合作是在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方面迈出的一大步。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未来形成更加公正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根廷中国商工会议所主席埃内斯托·塔沃阿达表示,中国同拉美国家加强经贸关系,包括加大对阿根廷农业的投资,有助于让国际经济秩序更加多元,更好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美国波士顿大学副教授凯文·加拉格尔表示,中拉不断加深的经济合作有助于国际体系的再平衡。
巴基斯坦时事评论员安萨尔·巴蒂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拉美,意味着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南南合作做出了很好的范例,有助于深化中拉经济领域合作,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此外,中国和拉美国家都热爱和平,打造中拉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将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记者侯露露、王海林、陈效卫、范剑青、李宁、张建波、张晓东、管克江、陈丽丹、杨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j/2014-07-29/2710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