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最新消息:坠毁客机MH17黑匣子将由英国空难调查局破解
马航MH17坠毁已经6天,飞机黑匣子成为各方掌握话语权的重要工具。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就黑匣子应该由谁来破解,展开了一场暗斗。英国首相卡梅伦昨天(22日)表示,英国政府已经同意荷兰政府提出的申请,由英国政府下属的航空事故调查局对MH17失事客机的黑匣子进行破解,以便对事故原因进行国际分析。马来西亚方面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不过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俄罗斯方面不满,俄方此前坚持黑匣子应当由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进行分析,而顿涅茨克亲俄武装昨天将黑匣子移交马航时,双方也曾签协议同意由国际民航组织接手。
22日,乌克兰顿涅茨克,乌克兰民间武装将MH17的两个黑匣子移交给马方。
英国宣布接手黑匣子
马航MH17被击落过去5天后,航班失事调查准备工作有所进展。22日凌晨,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领导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博罗代已经将MH17失事客机黑匣子移交给马来西亚调查组。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声明中表示,马方已拿到黑匣子,目前黑匣子看似状况良好。在国际调查小组组建过程中,马来西亚将负责保管黑匣子。
据报道,顿涅茨克方面当时同马航签署了备忘录,马方应该将“黑匣子”转交给国际民航组织专家。这也是俄罗斯方面坚持的立场。
俄罗斯外交部声明,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民兵把黑匣子转交给马来西亚代表,以便再转交给国际民航组织专家组一事表示满意。这将有助于对空难原因进行无偏见的客观调查。
不过马方并没有遵守这一承诺。马来西亚官员随后表示,马航客机MH17黑匣子将转交给英国实验室,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英国首相卡梅伦证实了这一消息。卡梅伦22日表示,英国政府已经同意荷兰政府提出的申请,由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对MH17失事客机的黑匣子进行破解,以便对事故原因进行国际分析。
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局是世界上第一个航空事故调查机构,隶属于英国交通部,总部位于英国汉普郡的小城范堡罗,此前曾经调查过洛克比空难、马航MH370航班失联等多起航空事故。
国际民航组织尚未对此做出回应。18日该组织曾表示,作为对马来西亚政府正式请求的回应,将派出一支专家团队协助调查,不过由于坠机发生在乌克兰,按照该组织规定,应由乌克兰政府主导调查。而乌克兰政府方面目前已经宣布了将黑匣子交给英国的决定。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民航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1944年为促进全世界民用航空安全、有序的发展而成立,总部设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22日,载运遇难者遗体的火车驶抵乌克兰东部城市哈尔科夫。
遇难者遗体将被送往荷兰
联合国安理会21日通过决议,敦促各方充分配合空难调查,而乌政府与民间武装已同意在坠机地点附近小范围停火,确保事故调查顺利进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称,“这应该有助于专家们的工作安全。”
22日,遇难者遗体也已抵达乌克兰政府控制区域,将被送往荷兰。
据报道,大约280具遗体已由一列火车冷藏车厢运往哈尔科夫一座军工厂。在那里,荷兰专家团队将为遗体转运至荷兰做准备。
乌克兰副总理格罗伊斯曼21日证实,共找到282具遗体和属于16名遇难者的87块人体残骸。
荷兰首相吕特22日证实,乌方已将空难调查主导权交给荷方,第一批遇难者遗体有望于23日运抵荷兰,遗体辨认工作可能持续数月。
追问:黑匣子数据是否能篡改?
两个黑匣子中,一个存有驾驶舱内所有对话内容,另一个则保存着所有飞行相关数据。
黑匣子在乌克兰民间武装手中数天时间,他们是否已经获得黑匣子的信息?
根据标准,一个黑匣子能够承受3400g的重力加速度和11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这让外界很难通过“武力”来穿透黑匣子的外壳,而马方调查人员也表示,没有证据显示MH17黑匣子的外部有损害。
黑匣子的信息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被篡改吗?英国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即使黑匣子被篡改,也不可能不被发现。
英国《每日邮报》在报道中称,黑匣子的数据只能通过专门的系统和软件才能读取。
“黑客”如果想用虚假的数据来代替真实记录的数据,改变一个数据意味着要改变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数据。
此外,客机的一些基本数据通过ACARS(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实时传送给地面,据悉,马航方面已确认ACARS的传输正常。这意味着任何数据上的差异都能十分明显。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通过对飞机黑匣子的信息解码,可以知道黑匣子中的飞行记录仪信息,从而检视其中的数据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排除航班机械故障和技术问题。
此外宋忠平介绍说,尽管飞机语音记录仪只有2小时左右的记录,但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被导弹击中的时候,正副驾驶的惊恐喊叫或者对话实际上也表明了是遭遇了某种外部的打击造成飞机的坠落。
不过宋忠平也强调,这些证据都是佐证,而非直接证据,直接的证据需要对残骸进行分析。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j/2014-07-23/2700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