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015年前1/3战斗将用机器人 杀人武器引伦理争议
美国国会:2015年前1/3地面战斗将用机器人
“阿特拉斯”机器人
美军新闻处12日说,美国武器合约商波士顿动力公司为美军研制的世界最先进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日前亮相,这一机器人将来或许能像人一样在危险环境下进行救援工作。美国国会规定,到2015年前,三分之一的地面战斗将使用机器人士兵。
“阿特拉斯”特征
身高:1.9米
体重:150千克
身躯: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双眼”是两个立体感应器;有两只灵巧的手,能在实时遥控下穿越比较复杂地形。
能力超强
单腿站立 从侧面飞来的球撞不倒
由于“阿特拉斯”能像人类一样用双腿直立行走,令人联想起科幻电影中的“终结者”。
波士顿动力公司展示了“阿特拉斯”的能力。比如,它在传送带上大步前进,躲开传送带上突然出现的木板;从高处跳下稳稳落地,两腿分开从陷阱两边走过,然后跑上楼梯;单腿站立,被从侧面而来的球重撞而不倒,等等。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项目经理普拉特说,该机构希望“阿特拉斯”在灾难的恶劣环境中也能行动自如,比如能开门、爬楼梯和移动等,希望它能使用从螺丝刀到救火车之类的工具,还希望新手不用培训也能轻松使用这种机器人。
为更好地开发“阿特拉斯”的能力,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资助举办一个为其开发应用软件的挑战赛,目前已有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等机构的7支队伍脱颖而出,并于2014年12月进行决赛。
未来战士
美国1/3地面战将使用机器人大兵
2004年美军仅有163个地面机器人。2007年则增长到5000个,至少10款智能战争机器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
部署到阿富汗的智能机器人“赫耳墨斯”主要用于探穴钻洞,它身上安装有两个照相机,能爬进漆黑洞穴并向外发送图片;“背包”机器人则能在巷战环境中捕捉、分辨反美武装狙击手的细微动静;“嗅弹”机器人能灵敏地嗅出伪装起来的爆炸物;名为“仿生苍蝇”的机器人则可做一些复杂的手术……
美国国会曾通过法案规定:到2015年前,1/3的地面战斗将使用机器人士兵。为此投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笔军备研究费1270亿美元,以完成未来战场上士兵必须完成的一切战斗任务,包括进攻、防护、寻找目标。据悉,美军未来一个旅级作战单元,将至少包括151个机器人战士。
设紧箍咒
军事机器人程序变异或会毁灭世界
毫无疑问,未来战争中,自动机器人士兵将成为作战的绝对主力。但是美国海军研究室在关于机器人士兵的研究报告《自动机器人的危险、道德以及设计》中,对军方使用机器人提出警告,建议为军事机器人提前设定严格的设计和使用“紧箍咒”,否则整个世界都有可能毁于他们的钢铁之手。
报告指出,现今美国的军事机器人设计师往往急于求成,常常会将还不成熟的机器人技术急匆匆推入市场,促使人工智能的进步在不受控制的领域内不断加速发展。更糟糕的是,目前还没有一套控制自动系统出错的有效措施。如果设计出现错误,足以让全人类付出生命的代价。
2008年,曾有3台带有武器的“剑”式美军地面作战机器人被部署到了伊拉克,但是这种遥控机器人小队还未开一枪就很快被从战场撤回因为它们做了可怕的事情:将枪口对向它们的人类指挥官。
据新华社、环球、中新
“杀人机器人”面临伦理难题
湖北日报讯 图为:韩国SGR-1哨兵机器人 (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日内瓦5月30日电 联合国“法外处决、即决处决或任意处决问题”特别报告员克里斯托夫·海因斯30日向人权理事会第23次会议提交报告,建议人权理事会呼吁各国冻结“致命性自动机器人”(英文缩略:LAR,中文简称:“杀人机器人”)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是否可以允许机器来杀人值得全世界集体停下来思考”。“致命性自动机器人”是指在激活后无需人类干预即可自动选择目标和采取行动的武器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无人机”等技术仍然需要人类参与控制与决定,但“杀人机器人”则完全由电脑系统做出决定。
海因斯在当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使用“致命性自动机器人”可能让战争变得更加容易,也可能造成战争责任认定等一系列哲学、伦理问题。然而也有支持者认为,由于能更大程度减少战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更加精确地针对目标,使用这种新技术可以减少伤亡、“挽救生命”。
海因斯的报告说,现阶段尚无“全自动”机器人投入使用,但相应技术已具备,或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报告说,这类机器人甚至可能杀死那些已经因受伤无力作战或准备投降的敌人。这会使人们难以确保“杀人机器人”不违反国际人权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律,而且,让机器人自动决定是否下杀手,意味着“道义责任的缺失”。
背景>>>
多国都在研发
目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以色列等都已推出自己的全自动或半自动类似杀人机器人的武器装备——
韩国SGR-1哨兵:由韩国三星集团研发,被韩国政府部署在三八线附近。SGR-1个头与3岁孩子相当,体重只有17公斤,却能昼夜不知疲倦地坚守战位。SGR-1机器人在侦测到闯入者时会发出警报,后方的机器人管理员将通过机器人盘问闯入者,并决定是否用该机器人的5.5毫米口径机枪将其射杀。
美国智能机器人兵种: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大力支持下,研发智能机器人兵种,据悉目前已有所突破,能进行一定的军事项目。它可以替代美国大兵进行高威胁的地面突袭,而且杀人的效率更加高,也更加有效率。
此外,美国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早已在1977年于美国海军武器测试舰比吉洛号上测试,1978年开始量产,1980年正式服役。设计上可进行全自动防御,即给定目标的资料后,就可以完全靠内建的雷达搜索、追踪、目标威胁评估、锁定、开火。
美军无人机阿富汗空袭 不到4年已打死2355人
资料图:一段被美国政府公开的捕食者无人机猎杀正在埋设炸弹的武装分子的视频截图。2355人里有多少武装分子是个没被媒体提及的问题,但对军队来说这意味着打击的效率。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美国无人机的袭击在阿富汗境内已造成2355人死亡,其中包括两名德国人。德国尽量避免就此发表评论,但分析称,柏林的不安情绪逐渐增加。
5月5日,美国无人战斗机悄无声息地靠近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地区的一座房子,向其发射导弹,导致两座房子被摧毁,至少九人丧生。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被杀死,仍是个谜 ——就如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导的大多数定点杀害一样。
据报道,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以来,美军无人机在阿富汗边境所谓“部落地区”的进攻大幅增加。自2009年以来,巴基斯坦已有2000多人死于无人机的袭击,在布什执政的最后5年则最多426人丧生。
巴基斯坦反应愤慨
报道称,巴基斯坦政府反应日渐愤慨。巴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在伊斯兰堡说:“无人机的攻击是非法的”,“它们侵犯了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国际法。”直到四月,巴基斯坦议会才一致要求美国停止攻击。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美国研究小组负责人彼得·鲁道夫(Peter Rudolf)认为,奥巴马的战略也给德国带来巨大挑战。因为不排除美国利用其从德国情报部门得到的信息,来追捕和杀害恐怖嫌疑人。鲁道夫还指出,已有德国公民在美国无人机袭击中身亡。
德国公民也丧生美军无人机下
2010年10月,无人机击中了来自德国伍珀塔尔的20岁的本杰明(Bünyamin E。),今年3月,媒体称又有一名德国公民丧生。根据新闻杂志《明镜周刊》的报道,一架无人机在南瓦济里斯坦的袭击中,来自德国亚琛的萨米尔(Samir H。)与几名据称是塔利班成员的人均身亡。不过,德国联邦政府至今对这两起事件的表态都很谨慎。德外交部发言人称,“德国驻伊斯兰堡大使馆和德国外交部正在努力调查”,这些死亡事件还没有来自官方的证实。
报道指,这些事件在国际法上如具有武装冲突的性质,德国联邦检察院才对此有管辖权。尚不清楚会否展开对这些德国公民死亡的调查。
许可的攻击还是战争罪?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国际法的主任吕迪格·沃尔夫鲁姆(Rüdiger Wolfrum)解释称,无人机的使用是否是在一场战争的框架之下,对国际法而言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只有这样,进攻才有可能属于合法。即便符合这一条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对一名塔利班指挥官的定向攻击如未造成其它人死亡,便是国际法许可的,即便攻击发生在巴基斯坦境内。沃尔夫鲁姆说,美方的进攻行为尽管侵犯巴基斯坦的领土主权,但仍具有正当理由,因为巴基斯坦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确保本国领土上不会发动敌对性的越境袭击。但是,如果因此造成许多平民死亡,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样就是战争罪了”。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一个有影响力的智囊团成员之一马修??韦克斯曼(Matthew Waxman)认为,美国在巴基斯坦边境以外打击基地组织及其盟友的行动,是建立在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上的。在布什政府曾经发挥过各种作用的韦克斯曼说,但困难的是,如何评估在巴基斯坦境内发生的一次无人机攻击的合法性,尤其在没有得到比现有公开资料更多信息的情况下。
报道指,美无人机发动攻击时公开的信息极为缺乏,公众对袭击事件的背景及环境近乎一无所知。直到最近几个月,奥巴马政府的成员才笼统说明攻击是按照何种标准进行的。比如,四月底奥巴马政府的反恐专家约翰·布雷南(John Brennan)解释说,美方衡量行动的利弊,考察不采取行动会付出的代价,以及放弃攻击的决定是否会导致一个恐怖袭击的发生,进而可能导致许多无辜者丧生。美国政府将远在阿富汗战场外的国家,如索马里或也门造成人员死亡的攻击行为,也归入在联合国宪章保护下的“自卫权”。
德国不愿置评
报道称,德国联邦政府避免任何对无人机攻击的评论。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说,“需要依据具体事件的准确信息看攻击是否属于国际法范畴”。无论如何,柏林似乎在努力表明至少不支持美国的行为。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彼得??鲁道夫指出,情报部门在合作时不交流那些可能造成德国公民死亡的信息。此外,据媒体报道,德国方面提供给美国情报部门的某些信息注明只能用于拘捕人员的目的。
德国内政部一位发言人则否认在信息交换方面存在限制,因为“保密”是情报部门合作的信条。他说:“我们的宪法秩序禁止提供导致法外处决行为的信息。”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zyxw/gj/2013-07-14/2179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