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亚洲

打印

刘云:公知们嘲笑的朝鲜,为何如今令人刮目相看?

要论中国哪类人群最热衷于嘲笑朝鲜,首推是在中国高校有欧美留学经历的西化精英们,这帮西化精英们在欧美留学期间,早已被欧美舆论、西方文化与漏洞百出的西方经济学深度洗脑,这帮曾经一度垄断中国高校话语权的西化精英们早已习惯于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今日的朝鲜,给朝鲜贴上“世袭”、“僵化”、“封建”等各种“负面”标签。他们对朝鲜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顺眼。在他们眼中,朝鲜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物国家。尽管朝鲜的一切均成为这帮西化精英们天天冷嘲热讽的对象,但如今,西化精英们却已经开始渐渐发现根本无法用西方那套理论来对朝鲜“两弹一星”成就加以解释,那就只能对之视而不见与装聋做哑。

笔者准备在本文中“回敬”一下这帮自我感觉良好的西化精英们,朝鲜决不是西化精英们所认为的一无是处,朝鲜也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在中美博弈与美国丧心病狂打压中国大背景下,起码在高等教育领域坚持自主的某些做法,我们应“以朝为师”,让被西化精英们推入歧途的中国高等教育重归正轨,为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一、朝鲜“两弹一星”成就引发世界关注

这几年,朝鲜“两弹一星”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

据朝中社2022325日报道,在金正恩的亲自指导下,朝鲜324日成功进行了“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试射。

美韩军方评估导弹发射情况后认为,朝鲜此次试射的确是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可以高达1万公里以上,意味着它已能够覆盖美国全境。

据朝鲜官媒报道,朝鲜国防科学院2019102日在朝鲜东海元山湾水域成功进行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北极星”-3的试射。众所周知,由潜艇在水中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技术难度远大于陆基弹道导弹,一直以来仅有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才有能力研制与发射潜射弹道导弹,连印度也做不到。朝鲜居然成为潜射弹道导弹的第六个“玩家”,这让全世界十分震惊。

此外,201616日,朝鲜官方宣布,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朝鲜还于201627日宣布成功发射对地观测卫星“光明星4号”。从2016年到2022年,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核试验与发射卫星这三个震动世界的大事件表明,对朝鲜军工实力不宜低估。或许以大国的标准来衡量,朝鲜“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与卫星)技术还很落后,离实战(实用)要求甚远,但对朝鲜这个国穷民贫的小国来说,却堪称奇迹。但奇迹不会从天而降,任何奇迹是由人奋斗和创造的,朝鲜式奇迹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二、尊重科技人才

朝鲜科学家大街

据韩联社2017319日报道,在朝鲜中央电视台2017319日公开的照片中,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将某位国防科研功臣背在身后,以示对其成果的肯定和鼓励。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身穿军大衣的金正恩将该位科研功臣背上了自己的后背,被金正恩背起的科研功臣被感动的都要哭了。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朝鲜政府从上到下对人才的尊重。

据朝鲜《劳动新闻》20151021日报道,金正恩视察了位于平壤市中心的科学家大街,该住宅园区内的住宅环境和各项服务设施都堪称一流,每家住户还配备了高级家具。金正恩亲自为其取名,科学家大街已于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之际顺利完工。金正恩在视察中指出:“科学家大街为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免费提供了良好的住宅环境。来到这里一看,就可以知道我党是如何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金正恩还强调:“把科学当作火车头来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是我党坚定的意志,以后还应该继续对科学研究部门增加投资。”

全世界有无数的住宅小区与大街,但被冠予科学家住宅小区与科学家大街称号的唯朝鲜独有。或许以国际标准衡量,朝鲜科技人才和劳动模范所获得的物质待遇并不算高,但贫穷的朝鲜已对他们竭尽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享受到的精神上的待遇与尊重,或许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正所谓士为知已者死,朝鲜科技人才自然会竭尽全力工作,为朝鲜人民和朝鲜的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

充分激发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造就一支高素质、有信仰的科技人才队伍,可以说是朝鲜的一贯做法。世界上类似朝鲜,只有二、三千万人的发展中国家比比皆是,但唯有国穷民贫的朝鲜创造出“两弹一星”的奇迹,朝鲜的经验特别是在科技人才上培养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对朝鲜引进技术与人才作用的夸大

事实证明,美国过去对朝鲜的政策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低估了朝鲜军工科技的实力。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美日韩及西方舆论轻视甚至藐视朝鲜军工科技的实力,关于朝鲜开发核弹的“山寨说”“讹诈说”“筹码说”等充斥国际舆论场。

如果像很多西方与日韩的朝鲜问题专家及媒体所分析的那样,把朝鲜“两弹一星”主要归功于引进技术与人才,那就无法解释朝鲜核弹是如何研制成功的。如果说朝鲜借苏联解体之机从原苏联成员国引进了一些导弹技术与人才,但核弹技术与人才是难以从原苏联成员国引进的,采用“挖墙角”乃至用特殊情报方式零散引进或许存在可能,但成套、全面引进决无可能。因为严守核弹技术机密是所有核大国的底线,即使对最亲密、最信任的盟国也不可能转让核弹技术,苏联也不例外。因此,朝鲜是主要是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制核弹的。联想到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倾全国之力,仍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中国是大国,朝鲜却是面积、人口仅为中国几十分之一的小国,我们不能不对朝鲜敬佩有加,这也说明朝鲜军工科技实力比很多亲美公知所认为得要强得多。

退一万步讲,朝鲜即使借苏联解体之机,从原苏联成员国引进一些先进导弹技术与人才,但引进技术得靠自己消化吸收。苏联、美国导弹技术都是靠消化吸收纳粹德国V型导弹技术起家的,但当初两国在消化吸收上也花了很大功夫,美、苏两国当初考贝复制的第一批山寨版导弹也曾经接连发射失败。美国曾从纳粹德国“抢夺”多达上万多名武器专家,帮助其消化吸收与掌握V型导弹技术。所以,对导弹这种高科技武器,其消化吸收难度很高,正因为朝鲜军工科技实力较强,才能通过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最终研发出自己的导弹,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导弹研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朝鲜军工科技实力较弱,难以对引进的导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从原苏联成员国引进再多的先进导弹技术也没有多大用。至于朝鲜引进原苏联成员国导弹专家作用也不宜夸大,与当初中国大量引进苏联专家一样,引进专家作用是顾问与参谋,具体的研发还得得由本国技术人才承担,所谓“逆向仿制”更得靠自己。如果朝鲜军工科技实力较弱,技术人才水平不行,引进再多的原苏联成员国导弹专家也没有多大用。所以对朝鲜“两弹一星”奇迹解读不能过度夸大引进原苏联成员国技术与人才的作用,类似中国,自力更生在朝鲜“两弹一星”奇迹中发挥着更大乃至主导作用。一个反证是,韩国依靠引进俄罗斯技术与专家研制的“罗老号”运载火箭屡屡发射失败,就在于韩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不高,专家水平也不怎么样,难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即使花重金从俄罗斯引进技术与专家,也只能事倍功半、历经波折。

德国朝鲜问题专家罗伯特·施姆克和马库斯·席勒曾评价:如果得不到外部的相关配合,那只能是朝鲜军工科研团队实在“太聪明了”。那么,有人会问,朝鲜军工科研团队为何“太聪明了”?朝鲜军工科技实力为何强?笔者以为这与朝鲜技术人才选拔培养体制密切相关,这恰是西方的朝鲜问题专家所不了解与遗漏的关键,这也是朝鲜最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四、朝鲜是如何突破人口临界点的限制的

2019720日,中国队在4年后再夺国际奥数冠军,与美国并列第一,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朝鲜名列第四。因为朝鲜人口才2400万,以如此之少的人口基数能名列国际奥数第四,一是表明朝鲜人确有理科天赋,二是表明朝鲜高度重视理科教育,但最值得借鉴的是朝鲜对理科人才的使用与布局。

冷战时期,一位西方战略家曾提出,一个国家人口只有达到5000万以上才有可能建成科技与工业强国。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理工科需要高智商,而在人群中适合学理工科的高智商人群毕竟有限,只有一个国家人口达到5000万以上时,这个人口数量所提供的高智商人口基数才能培养出建成一个科技与工业强国所需科学家、工程师的最起码数量,所以可把5000万人作为一个国家建成科技与工业强国的人口临界点,一旦低于5000万人口临界点就会比较困难,但朝鲜却是个例外。

朝鲜人口才2400万,连5千万人口临界点的一半都不到,但朝鲜却在军事科技自主创新上搞得有声有色,朝鲜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两弹一星”奇迹,令西方及其跟班们不得不为之侧目。

韩国情报院分析说,在朝鲜,军工科研产业号称是“阳光下最光辉的部门”,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苦艰行军”期,粮食极度短缺,军工从业者也会优先得到食品补给,他们是仅次于最高权力核心的“核心层”。韩国情报院估计,朝鲜军工从业者在100万人左右,而导弹火箭相关科研人员至少有3000人。

韩国情报院这个分析有助于揭开朝鲜“两弹一星”奇迹的秘密。朝鲜是当今世界上最后一个“计划经济”堡垒,恰恰是计划经济高度集中、排除干扰的特性铸就了朝鲜的“两弹一星”的辉煌。朝鲜人最想往的职业有军官、科技工作者及艺术家。朝鲜人很有艺术天赋,朝鲜创作的《卖花姑娘》与《红楼梦》这两部歌剧水平很高,很受中国观众欢迎。但在朝鲜,成为艺术家的“名额”很有限。因此,绝大多数朝鲜人选择的好职业只有军官与科技工作者。朝鲜学生不会像中国学生那样去首选金融、经管、法律、播音主持之类热门文科,朝鲜最有天赋学生往往把理工科专业作为首选,朝鲜高校的理工科专业不愁招不到最优秀的学生。这就是朝鲜人口不足5000万人口临界点的一半,却能培养出军工领域一大批有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原因,这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朝鲜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并创造朝鲜“两弹一星”奇迹的骨干和中坚。

五、市场经济盲目性和逐利性的缺陷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朝鲜,没有五花八门的玩钱炒作的机会与条件,技术工人的高工资对青年工人具有很强乃至唯一的诱惑力。到了晚上,没有五花八门的宣传美式意识形态的电视、电影,更没有消磨人意志的娱乐活动,于是职工夜校与工人文化宫挤满了学技术的青年工人。在没有投机炒作与一夜暴富诱惑的朝鲜,人们没有浮躁心理,国人都一心一意钻研技术,天天勤学苦练,朝鲜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是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磨洋工的工人没法比的。若没有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封锁、干扰和破坏,朝鲜的工业很可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会带给人们玩钱炒作的多样选择与强烈诱惑,五花八门的各种玩钱炒作手段不断涌现,一旦失控,市场经济就会向玩钱炒作的错误方向转化,一夜暴富的浮躁心理就会在整个社会横行。在一个玩钱炒作成风的社会,人们很难耐得住寂耐去钻研技术,更不愿在技术上十年磨一剑,高素质科技人才严重短缺必然成为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头号瓶颈。

原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在接受《中国航空报》釆访时提到:一个航空发动机项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成果,即便在发动机产业发达的国家,一个型号最少也要5~10年时间,一个大学毕业生投入发动机事业埋头苦干10年以上默默无闻,要耐得住寂寞,这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来讲要做到不容易。我了解,有一个国内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国外研究生毕业回国,进入到发动机领域,干了两年还是撑不住了。“我是有能力干,但是要有出息得10年以上,可是我的同学都当经理了。”他改行作别的很容易见成效,立刻就能体现人生价值。目前,国际航空界也都存在人才流失问题:美国最优秀的人才都到华尔街去了;俄罗斯存在研发人员老龄化问题。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董事长张云飞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自己当年在深圳一所重点高中读书,毕业十几年后回头看,95%的同学不管是学医、学理工科的,现在都在做金融。难道最聪明的年轻人都去做金融了?

“资本是跟着概念走的。”张云飞指出,区块链、比特币等概念都曾掀起资本的狂潮,但往往是昙花一现。最终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人人都幻想挣快钱、一夜暴富,这对青年是怎样的导向?”张云飞担忧地说。

这警示我们,不能放任金融等财经专业报考热与“逃离理工”成风等现象的野蛮增长,如果全社会对玩钱炒作的追求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那么我国科技、工业发展就会因缺乏人才和萎靡不振。

在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并且严格限制中国留学生报考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关专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的大背景下,中国应对之策之一就是借鉴朝鲜强化本国理工科教育的做法,大力培养理工科顶尖人才,这才有助于保持和发挥好工程师红利,才有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与高端制造业的疯狂围堵与打压,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面崛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中国高校少培养一些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所谓艺术明星、玩钱高手没有关系,但绝不能少培养优秀的理工科顶尖人才。

中国的青年学子也要向朝鲜一样,将学工科和钻研技术作为青年人主要的人生追求,掀起工科热、技术热也就在情理之中。工科技术学起来又苦又累,回报相对不高,吸引力低,所以工科教育往往是市场经济的受害者。一些西化精英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吹得天花乱坠,把市场万能论吹得天花乱坠,但实事表明,市场经济也有其致命的缺陷与不足,例如市场经济机制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不利于人们安心钻研技术,市场经济不利于工科教育的发展,市场经济拉大贫富差距等。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正是市场经济致命缺陷的突出反映。

有句老话是梦想决定选择。在没有诱惑、没有浮躁的朝鲜,不少朝鲜学生做的是科学家梦、工程师梦。朝鲜人口少,学生也少,但朝鲜学生的梦想决定了朝鲜高校的理工科专业能将朝鲜学生中有理科天赋的优秀学生几乎“一网打尽”,因此可以断言朝鲜理工科生毕业人数虽比西方少得多,但其总体质量肯定比西方高一截,他们成了朝鲜建设“强盛大国”与创造朝鲜“两弹一星”奇迹的骨干和中坚。

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少培养一些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所谓艺术明星、玩钱高手没有关系,但绝不能少培养优秀的理工科顶尖人才,中国高校如何抵御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浮躁与诱惑,肩负起自己的历史重任,强化理工科教育体系,可谓任重而道远。

朝鲜重视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做法确有值得借鉴之处,中国高校应反思想的是,朝鲜做得到,为何中国高校做不到!也希望高校的西化精英们能“睁眼”看朝鲜,而不是像西方媒体那样一味嘲笑与抹黑朝鲜。朝鲜一些优点与长处也的确值得中方借鉴,我们要敢于放下大国身段,在某些领域要敢于“以朝为师”,要敢于抵制西化精英们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切实际的照搬西方的错误做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才能走上符合国情的正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yz/2022-08-30/7724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8-30 关键字:亚洲  小小寰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