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被枪杀,他给中日关系留下了什么?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8日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今日在奈良市进行演讲时进行演讲时胸部中枪,嫌疑人已被控制。
当地警方称,安倍被人从背后用自制手枪击中。现场有目击者称,袭击者身穿灰色衣服。
据日本MBS新闻报道,当地时间今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位于奈良县的近铁“大和西大寺站”发生枪击事件,正在进行演讲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枪击,处于心肺停止状态,随后被直升机送到医院。事发时,现场约有30人。目前,警方正在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广播协会网站(NHK)报道,“今天(8日)在奈良演讲时遭遇枪击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已经被证实不治身亡,终年67岁。”
另据日本警方介绍,作案的40多岁的男子当场被捕,自制枪支被没收。日本电视台最新报道,警方已逮捕名为山上彻也的嫌疑人。另据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安倍枪击案中被捕的男子42岁,来自奈良市。据海外网援引日本NHK电视台消息,山上徹也在警局供述称,“我对安倍感到不满,想杀了他。”
有朋友问:“安倍晋三给中日关系留下了什么?”
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什么好东西。”
安倍晋三在任时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或者向靖国神社敬献祭品,离任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并一再在台湾问题上大放厥词,说什么“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安倍就是一个典型的战后日本右翼政客。
对于日本右翼政客来说,他们一生最痛苦的地方就在于,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事实上被美国军事占领,整个国家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主权被美国活活阉割。
日本战后的“和平宪法”,对于日本右翼政客来说,就是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被美国强加给自己的耻辱性政治安排,它让日本彻底失去了一个“正常国家”的功能。
日本右翼政客的终极目标一定是“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把日本自卫队变成正常的军队,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什么是“正常国家”,就是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可以拥有正常的军队,可以单独或集体参加对外战争等。
日本要变成一个“正常国家”,最大的障碍其实并不是中国和韩国这些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如今发出什么抗议、谴责、警惕和呼吁,而是美国愿不愿意。日本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一方面,在日本国内,要制造“中国威胁论”,煽动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讨厌、仇视和恐惧情绪,为修宪凝聚民意,毕竟,还是有很多日本人对于历史上日本走军国主义道路,最终把国家带向毁灭记忆犹新,日本国内民意对右翼政客也是一个制约;另一方面,日本为了挣脱美国套在日本脖子上的束缚,就必须努力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证明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扶植的亲美势力,有其特殊的军事和战略价值。所以,当日本右翼政客和媒体,不断煽动日本国民厌恶、恐惧和仇恨中国的情绪时,这并不奇怪;当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就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靖国神社、钓鱼岛等历史和领土问题,挑起跟中国的对立时,这同样不令人惊奇。
更重要的是,安倍并不是一个人在“折腾”,他背后代表的是日本右翼这股政治力量,还有其广泛的民意基础。安倍在台上也好,在台下也好,活着也好,死了也好,都改变不了日本社会右翼思潮崛起的历史趋势,也改变不了日本右翼与美国反华势力相互勾结,遏制中国的恶毒战略。中日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不是中国要遏制、打压、侵略日本,而是日本为了追求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正在拼命“咬中国”,对内凝聚民意,对外祈求美国放松限制。
据环球网报道指出,安倍晋三是自民党内最大派系安倍派的首领,安倍派拥有96名国会议员,约占自民党国会议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日本国内政治总体保守化、右倾化的背景下,发生这种事件还是令人震惊。
这足以说明日本社会的极端程度。
现任首相岸田上任后,在修宪强军方面似乎比安倍更加激进。目前正值日本参院大选的关键时期,安倍和岸田都分别在外参加造势大会。岸田日前声称,他将会推动修改宪法,并且放话“对中国,我一步也不会退让!”目前对俄罗斯更是不客气。修宪强军走军国主义道路,目前在日本政坛似乎已经成为了主流。而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所以,不管谁当日本首相,中日关系正在走向对立和冲突,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列宁指出:“现代军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结果”,而“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两句话,至今仍不过时。战后美帝出于一己利益之私,“重新武装”日本,让垄断资产阶级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在东亚留下了一个反动顽固的堡垒。作为日帝侵略基础的垄断资本,战后也在美帝保护、扶植下迅速恢复发展起来,特别是从美帝侵朝等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日本保守的自民党的长期执政,就是政治上的缩影。
我们切不可幼稚的以为,安倍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就土崩瓦解了,恰恰相反,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正卷土重来,方兴未艾!
(本文综合自多家媒体、自媒体)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yz/2022-07-08/7635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