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皓: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哈国的“颜色革命”?
从哈萨克斯坦局势的动荡看“颜色革命”动向
彭 皓
2022年元旦,哈萨克斯坦政府宣布取消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上限,新条例在次日生效后导致燃料价格暴涨,成为哈国爆发骚乱的导火索。1月2日,位于哈国西部的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民众开始集会游行,要求政府调整液化石油气价格。1月4日,游行示威范围进一步扩大,成千上万的民众在哈国十余座城市分别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集会,当晚在阿拉木图还出现了警民冲突。为安抚抗议者,哈国政府宣布短期恢复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上限,但示威者并没就此停止抗议,这已表明了情势的发展已不限于调整油价的缘由,实际上已转化为政治问题。
最能表明骚乱性质的是,在1月5日,哈萨克斯坦政府办公大楼遭受到示威者冲击,其他部分城市的政府机构也同样遭受到冲击,市长的办公室被洗劫。同一天,哈国总统托卡耶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告解散政府;随后,托卡耶夫签署总统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自己接替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职务。哈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当天又出现了中断,电话通信也大面积被切断。1月6日,以俄罗斯为首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军事联盟在收到哈总统托卡耶夫的求助请求后,当即宣布向哈萨克斯坦各重要城市和官方机构派遣维和部队。1月7日,哈总统托卡耶夫正式向国内宣布,哈国骚乱为外国势力策划、指挥的暴动,系“恐怖主义威胁”,且正式表态允许国家安全部队无需发出警告即可向恐怖分子开火。并根据及时平息国内骚乱局势宣布国内秩序“已基本恢复”。1月8日,哈萨克斯坦政府以叛国罪名逮捕国内情报机构前负责人马西莫夫。1月9日,托卡耶夫将这场历史性的骚乱明确为一场“未遂的政变”,当地互联网服务亦逐渐恢复。1月11日,CSTO部队宣布任务完成,将在1月14日开始逐步撤军。
至此,这场因油价而起的政治骚乱逐渐平息。阿拉木图市长萨金塔耶夫表示,他不认为骚乱是民众自行发动的,“就组织层面而言,这一定是一个犯罪集团事先策划的”一场有预谋的恐怖性暴乱。
一、哈萨克斯坦骚乱是美国幕后策动的“颜色革命”
有各种迹象表明,哈国这次骚乱是美国多年来长期反哈渗透、几经酝酿、精心培训人员而在幕后策动的一次大规模街头政治运动的“颜色革命”。长期以来,美英西方国际敌对势力,先后于2003年策动实施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2004年的乌克兰“橙色革命”到2005年的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美国在中亚地区先后对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国家频频出手,策动了一系列旨在推翻原有政府,进而扶植亲美政权上台的“颜色革命”。作为中国近邻的哈萨克斯坦,其国内局势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动荡,由民众对国内民生不满的集会游行而演变成一场暴力抗议活动,这成为2022年伊始飞出的“第一只黑天鹅”。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哈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提出“四个坚决反对”,其中一条就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蓄意在哈萨克斯坦制造动荡、策动‘颜色革命’”。此次哈国骚乱,就是美国针对中俄加大遏制力度的重要举措,试图将哈国作为围堵、钳制中俄两国的一枚棋子。俄罗斯财经大学副教授格沃尔格·米尔扎扬1月5日在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撰文,认为哈国骚乱背后有西方黑手,美国支持哈的抗议活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哈国动荡会给美国带来巨大利益。哈被称为俄罗斯的“战略后院”,更是中国“一带一路”最重要的伙伴国之一,若哈萨克斯坦从发生动荡到实现更迭哈国原有的纳、托政权,则势必威胁和影响到中俄两国边境战略安全。
从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对这次骚乱前预先发布的警示声明来看,便能有力证明了美国与这次骚乱是有关系的。2021年12月15日到2022年1月5日,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共发布了三条关于哈国将要或者已经发生暴动的预警信息,它所提出的预警事项与之后骚乱的动荡局势细节高度吻合。美驻哈使馆的预警明确指出了叛乱的主体,更明确指出在哈开展城市街头运动的主要城市的具体地标性地点,这种用事前发布行动指南指挥街头政治“颜色革命”行动的作法,与以往其它已发生“颜色革命”的东欧国家的情况相比是一种新动向。美驻哈使馆用事前发布预警信息的作法,实际上起到了为美英在策划哈国骚乱暴发之前,给哈国内外敌对势力,知名了行动地点和动员人群参与的集结号,用哈境内外力量统一行动的作法,让反对力量迅速聚集。经深入观察,美策动这场“颜色革命”的主要方法有四个:
一是长期有针对性地对哈萨克斯坦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构建“颜色革命”合法性。从近年来美方特别是美国非政府组织在哈萨克斯坦的活动情况看,美英西方敌对势力,在哈国的活动十分活跃,它们在哈约有2.6万个境外NGO组织,甚至不乏有一批非常活跃的非政府组织,数年来积极广泛资助该国“公知”以及各界精英,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拉拢哈国内的青年,培植训练了大批亲美势力,培养搜集情报的眼线以及“街头运动”的操盘手,深度渗透哈国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美国臭名昭著的非政府组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官网显示,2020年该组织在哈萨克斯坦投入超过108万美元,比2018年的60万美元增长了将近一倍。如,这个组织在哈萨克斯坦开展“推动历史叙事”项目已有十多年时间,它的主要内容是灌输苏联时期的黑历史,煽动哈年轻人对原有意识形态的厌恶。正是这些美英西方的非政府组织在哈国各个方面组织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与哈国内青年人和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学术、文化团体管理人员密切交友,采用事盯着事,人盯着人,组织盯着组织的方式,让哈国内的某些学者精英出面拉拢青年群体,按照境外NGO的模式也组建成立不同类型的NGO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论坛、沙龙、研讨班,用西方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和价值观影响和培训上述人员,使他们逐步都接受了西方意识形态思想,并让上述人员再扩大和自己持相同观点的更多群众,参加到这类组织队伍中来,让西方价值观以及“仇苏”“仇俄”等观念在哈大行其道,并逐渐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观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丁晓星指出,哈国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媒体分别接受境外NGO的资助和培训活动覆盖面相当广泛,形式都很活跃,对哈萨克斯坦民众和官员及企事业管理人员、学术文化团体人员的思想观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很深、很广,对骚乱升级起到深层次思想动员和行动上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是美国控制的网络社交媒体成为此次骚乱的主要策动、煽动、勾联的平台。早在骚乱发生之前,哈国网络上的推特、脸书就已充满着煽动民众游行示威活动的信息。境外NGO的在哈人员推动和指引哈一些别有用心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精心设计且传播、营销这些信息,分别采用注入资金或合作、合资的方式,掌控着哈国90%以上的传统媒体、刊物或新媒体的网络,在骚乱事件的全程引导哈萨克斯坦的广大网民,围绕推翻现政权相关话题进行互动,逐渐协调出一致的行动目标。自称是哈萨克斯坦街头“颜色革命”运动的“幕后总指挥”阿布利亚佐夫,1月4日至5日在网络个人社交账号中公布了系统的政治主张以及十二条建议,指挥、煽动抗议者对抗警察、冲击政府。随着相关信息的广泛传播,一步步地推动哈全国骚乱事态迅速升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隆分析\研究哈国骚乱事件全程后指出,不能排除美西方通过网络媒体或非政府组织“借题发挥”、渲染哈国内所谓腐败问题的可能性。与当地反对派势力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地取材,培植代理人、带路党,是美英西方近些年来实施“和平演变”,推动“颜色革命”的惯用手法。
三是借助哈萨克斯坦国内的经济诉求兴风作浪。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国内经济增长有所受挫,通货膨胀高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新老社会矛盾的交织叠加,导致社会上各种不满情绪逐渐积聚。美国人从哈国由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不满中,看到了他们可资利用的机会。有文章报道称,“在2021年12月,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控制的哈萨克斯坦因吉洛雪佛龙公司,以经营不善为由解雇了4万名石油工人,并放风还计划启动一系列新的裁员打算,从而收到了“火上浇油”的效果。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1月4日,正是这家公司的石油工人率先起来罢工,并且在一天内就蔓延到其他城市,使阿克托别、西哈萨克斯坦和克孜勒奥尔等地的石油工人也参与罢工”,使民生问题成为美方对哈萨克斯坦策动“颜色革命”的着力点和导火索,进而快速演化成为政治骚乱事件。俄智库负责人尼基塔·缅德科维奇说:“亲西方的反对派成功地将其转变为一场政治运动。这一点在哈萨克斯坦的非政府组织活跃泛滥的阿拉木图尤为明显。美国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和‘醒醒,哈萨克斯坦’(两个组织)在当地领导了骚乱。”俄著名专家阿尔缅·加斯帕良说:“金钱正在发挥作用。美国当局去年向哈萨克斯坦公民‘权利和自由保护’项目拨付了逾150万美元。”最初,民众只是集中抗议液化气涨价,这种经济诉求被哈国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组织插手利用,美西方以及在哈国的内应力量大肆炒作渲染民生方面的矛盾难题,将其夸大、引导、转化为施压政府提高国民待遇、惩处贪腐官员等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的诉求,把民主议题直接引向政府腐败、官员腐败等政治议题上,哈境外一些NGO在这次骚乱中出资帮助哈国本土的NGO,让它们引导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凡上街的人每位发100美元,故意刺激这些民众将经济诉求转化为反政府的政治行动。
四是境外敌对势力幕后推动活动升级,企图让美国扶持的政治反对派上台。美方在幕后,先是以美本土和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作为基地,从哈国内选择、网罗了一批哈NGO中的重要骨干组织里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代表人物,经与哈国内反对派里一名叫“阿布利亚佐夫”的人共同商议研究后,选定了一批可以进一步培训的人员名单,分几批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如何举办训练班,掌握运用好“街头运动”的套路方法,并为以后参与“街头政治”的各方力量提供武器和各种装备。这些受训组织和人员按美方意图在当地制造事端,破坏政府体制。他们通过资助哈萨克斯坦“民间群体”等渠道,极力炒热哈国内腐败及所谓领导层之间的矛盾,煽动不明真相的广大群众的情绪,鼓动人们进行暴力冲击。
这些培训班的经费主要是由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出的,并且派人指导,基地则选择在东欧的波兰、乌克兰、捷克、匈牙利等地。培训班上散发由美国人吉恩·夏普编写的《从独裁到民主》等宣扬非暴力革命的书,拟定“街头政治”的口号、联络方法、行动目标等,还要求这些骨干在回去后,教会哈当地非政府组织人员掌握动员组织民众上街的方法和理由,且要求参与人员都必须掌握煽动暴恐势力搞破坏的技能。他们组织这场“街头运动”的目标是要扶植亲西方的反对派力量上台执政,建立所谓“西式民主”政权。
一些美国非政府组织还在哈国推进民主选举“自由之翼”行动,专门用于培训一些政治反对派开展宣传运动的能力,并且监督哈萨克斯坦政府按照美国要求的方式进行选举。为达到目的,在此骚乱中,西方敌对势力勾结多方盟友插手哈国政治夺权行动,特别是煽动不明真相的民众冲进政府大楼。行动中,他们不惜直接出面,从哈境外运来枪支、手雷等武器,到暴乱现场发放给骨干成员,让他们与警察直接发生冲突,这在以往的“颜色革命”中并不多见。“哈萨克斯坦民主选择党”的缔造者穆赫塔尔·阿布利亚佐夫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要哈萨克斯坦像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那样推翻原有的国家政权机构,建立一个像美国和欧洲一样“酷”的国家。
二、美国将哈萨克斯坦作为围堵、钳制中国的棋子
中亚作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大国角逐的地缘政治热点。中亚传统意义的中心在河中地区,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在近代工业化作用下,中亚的经济中心和欧亚交通线路都北移至哈萨克斯坦境内。加上哈国能源和稀有金属的矿产资源丰富,致使哈萨克斯坦在欧亚大陆战略地位和东西方博弈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对于大国的重要性要远大于阿富汗,这些年美、俄、欧在哈萨克斯坦展开了激烈的地缘利益竞争,中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光满表示,“哈萨克斯坦是中俄亚欧大陆战略和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搞乱哈萨克斯坦,让哈萨克斯坦变成第二个乌克兰是美国等西方势力的战略需要,如果哈萨克斯坦乱了,整个中亚就乱了”。特别是对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在欧亚大陆上的关键战略位置,其政治局势动荡将直接影响中俄的战略利益。其潜在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一是影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哈萨克斯坦在地理位置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是中国与整个欧亚大陆交往的便捷通道,欧亚大陆桥哈萨克斯坦段长达近3000公里。哈国实际扮演着陆上“马六甲海峡”的极为关键的角色。哈萨克斯坦是中俄对外战略博弈中的重要支点国家,在中俄的一系列国际战略框架中,哈是极少数全盘都参加的国家,包含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动荡,必将加大其参与中俄主导的地缘政治秩序的阻力,可能使中俄失去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
二是影响中俄在中亚地缘政治上的稳定。哈萨克斯坦同中俄在外交战略上、在中亚地缘战略中,具有独一无二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地位”。中国在哈有大量的经济利益,哈国是中俄西南方向战略布局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要塞。哈原是苏联一个重要的加盟共和国,更是中亚五国中当领头羊的大国。美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采用一石三鸟的政策。既打击了哈国亲中俄的政权,又在中国西边和俄罗斯南面打进了一个楔子;既堵住了俄罗斯南下的战略通道,使美取得了由南向北围堵俄的战略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还阻碍了中国向西发展的战略进程,这可谓是一招毒棋,从根本上干扰我“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在哈国实施经济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发展中哈双边贸易。而哈萨克斯坦政府为推动中哈友好关系,也全力帮助中资企业在哈国做了大量投资,建立了一批中哈大型合作项目。这次骚乱事件一旦成功,美方势必利用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动荡干扰我政治和经济战略,其在欧亚大陆的势力将大幅增强,成为亚洲地缘政治博弈真正的受益者。
三是影响中国内新疆地区的能源供应。霸占和控制全球的石油资源,是美国为维护石油美元霸权的命根子。美国正是看到了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国,也是铀和铜等重要金属资源的供应国,特别是对于中国新疆西部地区,该地区与哈萨克斯坦有1770公里的共同边界,哈萨克斯坦的政权更迭能从根本上威胁到新疆西部地区的能源进口与能源安全,那样就可以从资源上围堵且卡住我发展的要害。
四是影响中国新疆地区的稳定。由于中哈两国之间存在密切的民族与地缘联系,哈萨克斯坦境内骚乱以及各种“颜色革命”因素存在向中国“外溢”的风险,很有可能在新疆地区触发高度敏感的民族、宗教问题。一些民族分裂势力甚至恐怖主义势力将通过哈萨克斯坦等国向中国新疆地区进行渗透,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李明江指出,“如果邻近国家的颜色革命导致了政治民主化,它可能会鼓励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精英尝试类似的事情”。哈萨克斯坦“颜色革命”很可能会在中国境内引发产生示范效应,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回流”成为我安全的引爆点,激进势力抬头,影响我境内局势的稳定。
三、哈萨克斯坦处置骚乱行动的启示
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决有力地平息了这起“颜色革命”,使哈萨克斯坦人民避免了一次巨大的灾难,也避免了整个中亚地区陷入动乱甚至战争。这些经验对其他国家很有借鉴意义。
一是迅速反应、果断出手。事件发生后,哈总统托卡耶夫迅速给这一事件定性,宣布这是一场由境外恐怖势力策划、境内外恐怖分子共同组织和参与的,以推翻国家政权、制造社会动乱为目的的政治事件,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颜色革命”。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了雷霆手段。
二是第一时间切断网络及通讯。在中亚、中东、北非等国家爆发“颜色革命”的一条重要经验是,敌对势力通过互联网煽动并组织不明真相的人们参与骚乱,网络的作用巨大。事件发生后,哈萨克斯坦政府迅速中断网络和通讯,随后在恢复通讯的过程中仍对网络进行有效管控,这一措施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三是取得周边大国支持。事件发生后,托卡耶夫迅速取得俄罗斯、中国等周边大国及地区组织的支持,俄罗斯、中国以及上海合作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纷纷表态支持托卡耶夫总统采取的有力措施。
四是严厉打击暴乱分子。哈萨克斯坦政府迅速调集一切国家安全力量对恐怖分子和暴乱分子进行最严厉打击,对顽固分子坚决击毙,对所有参与者实施抓捕,夺回了一度被恐怖暴乱分子占领并控制的关键基础设施等。这一铁腕手段极大地震慑了暴乱参与者,很快恢复了社会秩序。
五是请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派军支援。哈萨克斯坦政府果断请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派军队帮助哈平定暴乱,稳定局势。俄罗斯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立即给予积极回应,俄罗斯在第一时间组织70余架运输机运送军队和装备赶往哈萨克斯坦并进入战备状态,使这场蔓延至哈全国的暴乱迅速被控制和平息。
六是迅速安抚民众不满情绪。事件发生后,政府迅速对民众关注的天然气价格过快上涨一事给予了积极回应,大幅下调了天然气价格,这对稳定民心、争取民众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哈萨克斯坦发生的事件无疑给中国敲响了警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哈萨克斯坦策动“颜色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的崛起。对于中国来讲,既要维护好国家利益,又要从哈萨克斯坦事件中吸取教训,总结破解“颜色革命”的经验。首先,必须保持政治清醒,发扬斗争精神,识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险恶用心;不但要保持战略定力,抓好民生工程,推进共同富裕;要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深化对文化、教育、宣传领域的治理整顿,依法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和互联网,防止美西方国家的政治渗透和思想侵蚀。通过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坚决有力地防范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策动“颜色革命”,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政治长治久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yz/2022-02-15/7388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