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自传显示美如何在南海搅局
希拉里·克林顿不久前出版自传《艰难抉择》,暴露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用心。美方发难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精心策划。包括先由越南外长率先提出讨论南海问题,随后由其他各国部长逐一表达关切,最后由希拉里在“时机成熟”时示意要求发言。
当地时间6月10日,美国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纽约为其新回忆录《艰难抉择》签名售书。希拉里的新回忆录当天正式出版发行,主要回顾她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的经历。
吸金有术 克林顿夫妇演讲出书圈钱1.5亿美元
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2016年总统选举大热人选……头顶重重绚丽光环,希拉里具有巨大的知名度和感召力。在各类基金会看来,她就像是一棵摇钱树,能够给筹款活动带来大笔捐款,于是,主办方们不惜花大价钱请其献声。以2014年度UNLV筹款晚宴为例,有赖于希拉里的加入,早在7月初,2万美元的座席票已经售罄,其他1万美元、5000美元和3000美元的座席票也所剩不多。
而希拉里的丈夫、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同为有偿演讲行业的佼佼者。他曾在2012年度的UNLV筹款晚宴上作主题演讲,拿到25万美元的报酬。
据统计,克林顿夫妇2001年以来已赚了1.5亿美元,赚钱手段主要是演讲和写回忆录。在所有还在世的美国总统里,他们夫妇二人也是最富有的。
作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民主党热门人选,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不久前出版自传《艰难抉择》,讲述其在奥巴马第一任期里作为国务卿的4年外交生涯。自传专辟两章讲述对华关系,其中一章又重点谈及南海问题,暴露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用心。
作为直接当事者,希拉里在书中详细描绘了美国推动南海问题发酵的来龙去脉,其中一些细节清晰显示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考虑。
美国是如何精心策划搅乱南海的
南海问题这几年炒得这么热,不能不提到2010年7月23日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向中国的发难。当天,希拉里根据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大谈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关系,声称美国在维护南海航行自由方面拥有“国家利益”,在南海问题上反对“胁迫”,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种貌似公允的讲话实际上是在攻击中国,理所当然遭到中国反驳。美方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这一场合对中国如此发难,希拉里在自传中的描述至少透露了这样几点。
其一,美方发难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精心策划。希拉里在会前专门召集美方代表团成员商谈次日会议计划,花费几个小时修改要发表的声明细节,还与其他国家商定如何相互配合,包括先由越南外长率先提出讨论南海问题,随后由其他各国部长逐一表达关切,最后由希拉里在“时机成熟”时示意要求发言。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14日起访问越南。这是自1971年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首次访问越南。美国表示,下个月部分解除对越南出售杀伤性武器的禁令。中国专家称,升温美越关系是为了给中国以警示。
其二,美方如此殚精竭虑地做出上述安排是为了扭转中国在本地区的所谓“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希拉里看来,中方到2009年在外交上改变了“克制”态度,开始在亚洲采取“咄咄逼人的行为”,这种转变“令地区不安”,“我们要找机会扭转这种局势”。于是,“2010年7月22日,我飞赴河内参加东盟地区论坛会议,这次会议就是我们在等待的机会。”
其三,美方更深层次考虑是要打消本地区对美国“领导力”的质疑。希拉里认为,奥巴马政府刚上台时,这个地区很多人怀疑美的承诺和能力,中国有些人就是想利用这种看法。希拉里称,经历上述会议之后,她对“转向亚洲”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美在亚洲的地位感到更有信心,因为美方“重新展示了在该地区的实力,这些都有助于打消对美的质疑”。
希拉里的上述看法和判断显示了美方对中国外交的误解和偏见,透露出美方的真实想法,也坐实了美国是炒热南海问题的最大推手这一说法。
在美国将精力耗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上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南海问题上还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海基本处于和平稳定的局势中。希拉里2010年在南海问题上的表态实际上标志着美方高调介入和直接插手南海问题的开始,标志着美国把南海问题作为抓手,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抹黑中国外交形象,靠搅浑南海问题来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服务,最终是要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说白了,美国是唯恐天下不乱,想将南海问题搅得更乱,其目的是所谓“打消对美的质疑”,树立美的威信,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一己私利。
过去4年的事实表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除了给本地区带来更多复杂因素外,难言多少建设性作用,美方在南海问题上的言行更只有添乱。
希拉里的自传被普遍看作是为竞选热身。既然是热身,书中的外交“抉择”自然是她本人认为值得拿出来炫耀一番的。但在南海问题上,她和美方的“抉择”错了,这样的“抉择”带来的所谓“转折点”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无益。
中美在西太平洋博弈 中美在南海问题上迄今是平局
美国在希拉里任国务卿时期开始“重返亚太”,中国有些措手不及。东海和南海的潜在争议点相继浮上水面,背后都有美国怂恿的影子。日本、菲律宾、越南等不仅行动尺度大,而且对华态度相当嚣张,联合形成了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压力。
然而经过这几年,中国周边局势的“失控感”逐渐收窄,有了条隐隐约约的分寸线。在钓鱼岛方向,中日在相当危险的游戏中都表现了控制军事冲突风险的意愿,东海上空虽然回荡着各种激烈言语,但中日双方面对战争风险的真实冷静也在增加。
在南海方向,中国遏制了菲越围绕争议领土和海洋权益肆无忌惮挑衅的势头,这导致了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围攻,但南海地区的局面也逐渐有了新的稳定,中国的主动权明显更多了。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第一波能量已经释放得差不多。它们包括美国“重返”这一地区与一些国家希望美“平衡”中国崛起愿望的契合、美国实力所吸引的信任感,以及域外大国的天然优势等等。这个阶段美国行动轻松自如,中国则下了些力气,但结果是双方都不能无限制地推行自己的战略,这大体是个平局。
究其原因,美国有一些突出长项,比如军事力量强大,有盟国做战略支撑点等。但中国经济影响力占优,地区内友好国家很多,可以说,美国的“强”被中国的“近”在相当程度上抵消掉了。如果现在强迫东亚国家在中美之间站队,那么结局是很不确定的。对大多数国家来说,站在中美的中间位置上最符合它们的利益。
因此有了最初的得分之后,美国要想继续在亚洲为难中国,决不会像过去几年那么容易了。它再往前走,就会同中国的反弹一样吃力。如果中美围绕南海升级彼此之间的竞争,双方都将被迫投入大量资源,蒙受它们未必心甘情愿的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周边的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环境。这些都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亚太再平衡”是为了保持自己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是美国次一级的核心利益。中美都会考虑双方一旦放纵对抗的最坏情况,从而考验各自坚持立场的决心。应当说,中国的决心要高于美国。
此外,中国仍在高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美国却相对衰落,中美力量的此消彼长每隔几年就能有一定感知。中美在西太平洋博弈,美国的全面优势正在消失。
中美在南海的“平局”会持续很长时间,它的大走向对中国是有利的,对中美理顺彼此的战略态度则是一个机会。美国应冷静下来,不再在南海、东海不切实际地算计中国。美国搞不起围堵中国的“统一战线”,这就像中国无法动员东亚国家一起把美国势力从这一地区赶走一样。
美国在南海问题违背中立立场 明显偏袒菲越
“美国在7月份首次提出冻结南海行动倡议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的,为东盟外长系列会议造势。”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先是由美国提出冻结行动建议,然后又由菲律宾提出“三步走方案”,该方案实际上是美国冻结行动的翻版,两者一唱一和。美国的这一主张并不公正,违背了美国的中立立场,表明美偏袒菲律宾和越南,是美偏袒政策的延续。这一主张也不会得到实施,南海问题应由直接有关各方双边协商和谈判解决。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是域外国,作为中立国应保持沉默。
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研究员比利•迪8日在香港“亚洲时报在线”撰文说,北京在海洋纠纷问题上越来越自信,其现实主义外交政策中根植着一种地缘战略思维。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长期存在纠纷。不过,直到2010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宣称南海涉及美国“国家利益”,局面才急转直下。北京认为希拉里的话是挑衅,是要把问题国际化。北京一直试图通过双边方式与其他各声索方分别解决争议,拒绝美国的“自愿冻结”建议说明北京的立场更加坚定。
以南海争端为主要体现的海上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美国推进“重返亚太”战略的最主要抓手,具有“热度高、应者众、投入小、见效快、影响大”的特点,它也逐渐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大棘手难题。今年4月,中国在西沙海域开展981深海钻井平台作业之后,美国不少战略谋士更是疾呼中国“切香肠式”的南海政策开始“提级换挡”,中国越发趋于“强硬”,吁求奥巴马政府制定美国国家层面的南海战略予以应对。
实际上,面对所谓中国南海政策的新变化,美国与菲律宾、越南、日本等正加紧筹谋“文攻武斗”之策。
从美国方面而言,一是就海上安全问题建立地区化的应对体系,提升有关国家的海军和海警力量,“使它们在中国军力投送能力迅速增强的情况下坚持立场不让步”。总部设在夏威夷的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正积极建立海上安全情报体系,将各国雷达等监视设备获取的情报综合共享,从而更快速、全面地掌握中国舰船的活动情况。
二是促进确立更具约束性的海上行为规则,提升国际仲裁的效力和实施机制。比如,将是否遵守国际海洋法法庭的仲裁,作为参加“环太平洋”军事演习或北极理事会等多边组织的先决条件。此外,美国在考虑加大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等中国国有企业施加经济压力。有外媒报道称,中海油正在研究建造数十亿美元的浮式液化天然气船,利用设备优势在南海争议海域开发海底天然气,襄助中国政府南海战略。
菲律宾则在美国、日本等支持下加快强化应对海上安全问题的军事力量。自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2010年上台以来,菲政府已拨款400亿比索(约合8亿美元)用于购买护卫舰、反潜直升机、远程巡逻机等,还计划在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南海海域部署先进雷达和美国制造的海岸预警系统。此外,日本和越南8月1日签署协议,日本以无偿援助形式向越南提供6艘船只,以提升越方海上警备力量。越南政府日前发布命令,自9月15日起,越南渔政监管机构的所有船只都将配备手枪、冲锋枪等武器。7月11日,曾任越南总理顾问的阮福祥在《纽约时报》撰文称,为“打败中国所推动的新扩张主义”,越南的唯一途径是与美国结成盟友,“越南领导人必须采取坚决行动,在国际法庭上起诉中国,并且永远把与中国存在意识形态纽带的想法扔到历史的垃圾桶中”。再者,日本正在全力筹办11月在缅甸召开的首次日本-东盟防长会议,日本《产经新闻》认为,此举旨在“牵制强势发展海洋力量的中国”。
中国在南海战略上首提“双轨思路”,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
由此,南海问题的全面升温态势使此次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格外引人关注。王毅外长8月9日表示,中国赞成并倡导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整个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这一表态意在彰显中国不接受他国制造新的麻烦和分歧、不排斥以多边主义精神解决问题、不反对建立和遵守地区规则的态度。显然,中国与美国等国围绕南海问题的博弈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很大程度上要比谁能提出更具法理依据、更有道义基础、更得国际支持的倡议和规则。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一直是东盟及其相关机制的有力支持者,应更有力地驳斥所谓“中国导致东盟分裂”的论调。近几年,中国几乎承办了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三分之一的合作项目。2015年,中方将同东盟国家共同主办6个项目,涵盖救灾、海上安全、预防性外交、网络安全等领域,并担任救灾和反恐与打击跨国犯罪两个领域会间会的共同主席。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不应让南海问题一叶障目,也须防范被其他大国牵着鼻子走而丧失战略决心和定力。
美国介入南海争端将更直接 对中国“伏兵四起”
自2010年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挑事以来,美国就一直密切关注着南海局势,常常对其间的争端发表议论或出声指责。不过,近段时期以来,美国似乎不满足于这种“挠痒痒”的方式,选择通过更直接更实际的方法来介入南海争端。
早在7月上旬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就对南海问题提出“冻结”的提议。8月9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更是在缅甸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地区安全论坛上对东盟各国外长们说:“美国和东盟有共同的责任确保全球重要海路和港口的海上安全”,并再次呼吁各国了“冻结南海争端”。
“冻结南海争端”从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和平,但走近一看,却发现里面暗藏“凶险”,伏兵四起。实际上,美国所谓的南海各方冻结改变现状的行为,就是要中国停止主权声索,不要改变越南、菲律宾等国侵占中国岛礁和海域的现状。再简单一点说明,就是南海现状可以成为永远,越南、菲律宾等国也不用归还已经占领的许许多多的中国岛屿了。
不过,美国提议在南海暂停刺激性行动的这种做法,遭到了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冷遇。11日,参加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的中国和其他国家官员表示,本次会议期间,没有什么国家对美国提出的所谓“冻结南海行动倡议”表现出兴趣,也没有哪个国家在现场公开出来呼应和附和。
美国通过挑起南海争端离间、搅局中国东盟合作
随着今年东盟地区论坛会期的临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矛头直指中国。媒体报道,7月,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福克斯就南海争端提出三建议,月底,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发表“东盟与美国:走向未来的伙伴”的演讲,称南海争端各方都在南海岛礁上扩建工程,但忧虑中国的工程规模远远超出了其他方,他还提出美国的应对办法,包括正在推动制定行为准则,今后两年给予地区盟国及伙伴国民用海事能力建设投资超过1.5亿美元,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安全部署等等。8月初,拉塞尔又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强国对南海争端采取克制态度负有特别责任,即将召开的东盟地区论坛是“坦率讨论”南海问题的机会。
美国的“建议”及其对中国的指责无疑是偏袒、支持菲律宾和越南,所谓“建议”本质上是在中国南海强力维权的情势下菲律宾、越南争夺南海策略的翻版,且得到菲越的积极回应,之所以如此,在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
首先,炒热南海争端,拉拢菲越,为其重返亚太战略服务。菲美4月底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定后一直受到菲国内各界的质疑、抗议,要求最高法院阻止落实协议,甚至要弹劾阿基诺三世,以致于影响了美军的进驻。据报道,在防务协定备受质疑之际,菲律宾暂不执行协议,美军尚未进驻。美国通过持续热炒南海争端,逼中国出招,藉以夸大菲律宾面临安全威胁,有利于尽快实施防务合作协定。另外,对越南的拉拢也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通过挑起南海争端离间、搅局中国东盟合作。近年来,为加强与东盟合作,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 “命运共同体”,推动双方合作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建立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的关系等一系列合作倡议,得到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此不利于美国“再平衡”战略,以升温南海争端分裂东盟,阻碍、延缓中国东盟合作进程符合美国利益。
再次,实质性介入南海争端。自2010年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挑事以来,美国在南海争端上的言论,无论是提出解决南海争端的所谓“依据”还是“途径”,抑或是对中国的指责,一般都相当于对南海争端谈谈看法,发发议论,在“场外”对菲越争夺中国南海权益进行点拨,指导。而美国加强在南海军事存在对菲越争夺南海来说也多相当于打打气,敲敲边鼓。在近年来中国坚定维护南海权益的情况下,美国的这些小动作难以对中国南海维权行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美国恐惧自身霸权地位丧失,因而急切从幕后走向前台,以菲越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实质性地介入南海争端,推动南海争端朝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更多地消耗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资源,增加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甚至挫败感,从而达到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目的。
无独有偶,中国记协8月初邀请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国周边海洋问题的政策与目标”与记者和外国驻华使馆人员交流,此应被视为中国对近期美国及菲律宾、越南在南海争端上鼓噪的回应,是提前有针对性发表自己的看法,缓和美菲越在论坛上可能的无理纠缠,实质上是为南海争端降温,为地区合作、发展大局铺路,同时也是向论坛其他参与方阐明中国立场,争取理解。
虽然如此,但可以预见,美菲越在论坛上仍会闹腾,中国仍应充分应对,坚定立场,阐明中国南海维权以及当事方直接协商谈判解决问题的正当性、合理性,指出美国介入争端包藏的目的与后果,特别是美国不是不清楚中国一直坚持的立场和主张,不可能同意在多边平台上讨论南海争端,但美国近期反复提出要在东盟地区论坛上进行讨论,说明美国并没有真正促使争端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意愿,是企图保持争端的持续热度,给论坛制造争论和分裂,是有意搅乱地区和平、合作大局,破坏包括菲越在内的地区各国发展利益,为其霸权服务。
若希拉里赢08年大选 美国外交将走向何方?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对于“精巧”与“愚蠢”似乎有异于常人的执着。
在担任国务卿职位期间,希拉里谈论了许多关于“巧实力”的想法——在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也强调外交政策的提升和发展。目前,希拉里正努力与现任总统的外交政策保持距离,并告诉大西洋月报(the Atlantic)的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称“凡是伟大的民族都需要一定的组织原则,而‘别做蠢事’并不是组织原则之一。”
如果希拉里赢得08年大选并于09年成功入住白宫,希式外交和奥巴马外交将有何不同?很显然,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思维实验。如果希拉里参加2016年大选,那么她将成为继詹姆斯·贝克楠(James Buchanan)之后第二位从国务院晋升到白宫的官员。届时选民们将会好奇,希拉里的外交政策会走向何方。
希式外交风格明显和奥巴马不同。即使在竞选过程中,希拉里对外交政策表现出的热情就多于奥巴马,也更积极谈论与各国领导人建立友谊、施展政治外交等话题。希拉里很注重让美国保持作为世界不可缺少力量的形象,尽管她并不是不计后果的武力爱好者,她仍可能更倾向考虑用武力解决情势可控的问题。
但实质上,希拉里的政策并没有偏离奥巴马的基本诉求。作为国务卿,希拉里的发挥十分有限,鉴于两人看待世界局势角度和美国应扮演角色的不同,希拉里永远也不会成为奥巴马的首席外交官。然而,他们也都是权衡者,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改革者,——在最好和最好的选择中,精巧务实的中间路线才是永恒的追求。换句话说,希拉里和奥巴马完全没有在外交政策方面“拥释前嫌”的必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4-08-26/2773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