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美国才是危害网络安全的始作俑者

  【核心提示】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演出的是一部“贼喊捉贼”的戏码。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指责中国通过“有组织”的黑客攻击窃取其政府和商业情报,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自“棱镜门”曝光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实施的一系列大规模对内、对外监控计划被公之于众。

  近期,轰动一时的美国监控丑闻又爆出了新情节。2014年3月22日,德国《明镜》周刊和《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通过斯诺登提供的相关文件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近年对中国华为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网络监控和窃密活动,美国情报机构的目标还包括中国前国家领导人、外交部、商务部、银行和电信公司等。

  平心而论,这一消息并没有令人感到特别震惊和意外——一个连自己盟国领导人都监听的国家又怎么会对其“高度关注对象”网开一面呢?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演出的是一部“贼喊捉贼”的戏码。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指责中国通过“有组织”的黑客攻击窃取其政府和商业情报,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自“棱镜门”曝光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实施的一系列大规模对内、对外监控计划被公之于众。友邦也好,对手也罢,全在一瞬间恍然大悟,危害网络安全的始作俑者原来就在这里。美国“网络安全卫士”的道义形象顿时轰然坍塌。

  与监控丑闻一起曝光的其实还有美国在冷战后所遵循的安全逻辑。一言以蔽之,美国努力获取的是不论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中的“绝对安全”。从当年建设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到今日的“棱镜计划”,美国以近乎偏执的状态追求在安全领域不受任何威胁和挑战。“9·11”事件后,美国更是高度重视情报搜集工作。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发源地,美国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美国情报部门相当倚重各种网络手段获取其想要得到的信息。只要与所谓的安全问题挂钩,个人隐私、法律限制和道义原则就都被抛诸脑后了。但攻击服务器、窃取机密的行为毕竟难登大雅之堂。自认为是人类社会“山巅之城”的道德洁癖促使其大加鞭挞上述“不道德”的危险行为,只不过这个时候需要祭出“双重标准”的惯用法宝,将板子都打在别人身上。因而在指控别国构成网络安全威胁时,其嗓门之大、底气之足都似乎表明美国从来不曾从事此类活动。由是观之,美国心目中理想化的网络安全形态大有一种“只许州官放火”的意味,即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监控任何对象,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对美国做类似的事情。一个有力证据就是“棱镜计划”曝光之后,奥巴马总统多次辩护,说明该计划在安全上的必要性,但却从来没有承认监控监听是错误行为。

  然而,追求绝对安全的逻辑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没有爆发直接冲突的重要原因恰恰在于没有任何一方拥有绝对安全,“相互确保摧毁”的现实导致双方在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随着冷战结束,真正能够直接威胁美国安全的对手消失了。然而美国在安全问题上却越发变得急躁和冒进。由此造成的事实是,美国越是急于追求绝对安全,反而越容易激起其他国家的警惕与不安,进而影响整个国际秩序的稳定。

  毫无疑问,基于网络空间的安全竞争并不会因为某个具体计划的曝光而减弱。对于中国而言,与其寄希望于美国“高抬贵手”,不如认清现实,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脚踏实地地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网络技术。这才是确保自身安全、不再受制于人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4-04-08/2558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4-04-08 关键字:美国  网络安全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