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回归?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回归?
1月2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提出了一项提案,其内容是明确禁止银行仅为自身利益而运作职业式证券交易,或在对冲基金及私募股权基金中进行投资。这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被视为要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即美国1933年《银行法》。它是美国对那次著名的金融灾难做出的反应。该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确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立的原则。由此导致了后来被称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做出这样的制度安排,出于以下考虑:
首先,商业银行必须对客户资金负责,而且商业银行承担的承兑、结算业务直接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因而必须以安全、稳健为第一目标。而投资银行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为此必然要承担证券市场的高风险。如果两者合一,证券市场风险有可能拖垮商业银行。
其次,商业银行作为存户利益的保护者与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利益之间存在冲突,这会使公众怀疑银行的动机,并丧失对商业银行的信任。
对奥巴马的提案,反对者认为这是政治秀,试图挽回日渐低迷的民望。彭博社2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7%的美国受访投资人士认为,奥巴马非常反商业,五分之四的美国受访者不相信奥巴马具有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更有来自政界的指责称“白宫是在奉行民粹主义”。
“投资人士”反对奥巴马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看看我们的资本市场,各路炒家不也是期待着大量外部资金入场,以“拉兄弟一把”吗。实行分业经营原则势将从资本市场上抽出大批资金,这等于是要“投资人士”的老命。在奥巴马公布这项提案后,美国证券市场应声下跌,两天内道指跌去400点。他们跳脚大骂可以理解,即使出现更激烈的事件也无需惊异。
支持者则称: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一些闪光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首先,数十年来它一直行之有效。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金融改革,帮助带来了数十年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相当稳定的股市增长。”(《短线观点:现代版“银行分业”》英国金融时报 2010-01-22)
从这次金融海啸看,当初制定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所依据的两项理由都被证实,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在逻辑上顺理成章。事实上这一思路得到了许多学者和政客的支持。美联储前主席、现任总统经济复苏咨询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就是这一选择的积极鼓吹者,以至于奥巴马的提案被称为“沃尔克法规”(Volcker Rule)。这一队伍中还有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参议员杰夫·默克雷、玛丽亚·坎特威尔、约翰·麦凯恩等等。
面对反对的声浪,奥巴马表现出了强烈的决心。1月21日他在声明中称:
“当我看到某些反对改革的金融机构重返老一套(的冒险行为)时,我改革金融体系的决心只会更加强烈。”“虽然今天的金融体系与一年以前相比已经强大得多,但仍在导致这一体系几近崩溃的相同规则下运作。”“美国纳税人不能再一次被一家‘过大而不能倒闭’的银行挟持为‘人质’。”
然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能挽救美国的金融系统吗?这就需思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当初为何被放弃。它是在商业银行强烈希望进入证券市场的压力下被放弃的。理论上商业银行的利润来自实体经济—向实体经济放贷,靠存、贷利差获得利润。然而实体经济能提供的利润相对于存款日渐稀薄,而证券市场上蹿下跳的指数展示了远比实体经济丰厚的利润前景。在利润极大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别无选择。
2008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关闭了25家美国中小银行,所有这些银行破产的原因都来自传统贷款业务的巨额亏损。(见2010-01-14新浪财经《金融时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不可恢复》)可见实体经济的利润/风险构成已经难于养活靠贷款生存的银行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回归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势必使一批商业银行无以为继。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实体经济为贷款提供的利润,相对于日渐积累的逐利资金,只能更加稀薄。这势必驱使一批逐利资金寻找出新的出路,使商业银行与投行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更多的资金将流向投行。这又促使资本市场更加波动,在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中,失去的商业银行支持的投行,将更容易破产。
对普通的中国人,如果美国的金融态势不太好理解,不妨看一下中国。1998年后,工、商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就持续下降,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银行界开始为“金融脱媒”而焦虑,眼见存贷利差越来越靠不住,各银行纷纷祭起了“代客理财”的法宝。随便走进哪个银行的营业部,都能看到该银行推出的各种基金---这正是商业银行涉入证券市场的创新。事实上,从90年代后半期起,金融界就在鼓吹废除“分业经营”,倡导“全能银行”,其主要理由就是:美国都废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显然,“全能银行”的体制把大家都绑在一起,有小波动时,可以相互拉扯,渡过难关,然而这种“稳定”的态势使银行家们肆无忌惮,积累起来的矛盾最终把整个国民经济拉下了水。“分业经营”的体制是“各顾各”,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随时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随时给经济体造成恐慌。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危机接踵而至,这样的局面不知是否已被忘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1479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