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六年后美国再打一场金融保卫战?
今天是“9·11”六周年,与六周年相比,美国“次级贷款危及”使得美元再次陷入了危机,16.5万兵力仍陷入在伊拉克。两天前(周日),我与几位经济学家有过一次短暂的会面,《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坚持认为美国迟早要打伊朗,同时他认为到11~12月美国的“次贷危机”还会引爆一次经济危机。而其他几位经济学家也认为情况并不乐观。第二天,美国驻伊拉克最高军事指挥官比得雷乌撕在国会作证认为增兵伊拉克取得了预期效果,他通过大量图表、数据论证到明年8月美国可以从伊拉克撤军3万,也就是届时美国在伊拉克仍有13万的驻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美国的两个死对头、同时这两个人本身又是死对头的内贾德和本·拉登,分别对美国发出了羞辱性的挑战:前者公开让美国离开伊拉克由伊朗填补空间,而后者则让美国皈依伊斯兰教。他们在“9·11”六周年来临之际为什么要激怒布什政府?难道他们真的希望十几万美军要在中东驻扎下去?美国怎样面对这样的挑战和国内的经济困境?美国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的战争行动(金融战或是军事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由于宋鸿兵要面对很多人进行有关“货币战争”的讲座就没有探讨下去。
后来我又与不久后要去台湾进行学术交流的经济学家杨帆探讨了“台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为5年前杨帆曾写过一篇过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论文(论文在国防大学的刊物上还获了奖)。他答应根据5年来经济情况的变化再算一遍发给我。六年后情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持续高速增长后,美国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的任何行动都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比六年前更大的影响,对此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六年前“9·11”发生后不到一个月,我与经济学家杨帆和最受军事爱好者尊敬的著名学者、军事作家宋宜昌在一起谈过一次美国对阿富汗发动打击与美国金融的关系(第二天正好是美国开始打击阿富汗),第二天晚上我根据与两位的谈话及我掌握的资料,用宫岩的笔名写了“布什要用巡航导弹打一场金融保卫战”发在《舰船知识》网络版上(也就是当时的“新浪军事”)。2001年10月8日晚上22点27分文章发出后,点击量很大。但是当时大家的留言很少谈论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我想,如果是在六年后的今天,情况一定是不一样的。
“9·11”当天晚上新浪用《舰船知识》网络版当时还有的新闻发稿权发了600多条新闻,当天晚上,我正在与经济学家朱文辉(现在他在凤凰卫视作评论员)及军科院的几位朋友在一起吃饭探讨中国经济崛起后对两岸关系影响的问题,等我赶到新浪时,新浪新闻中心的值班编辑苏雨农已经用《舰船知识》网络版发出了第一条新闻。第二天一早我还主持了《超限战》作者乔良、王湘穗和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有关“9·11”的聊天。那是中国大陆网络媒体也是中国大陆媒体最早对“9·11”的相关报道。
为了留个记号,把近六年的文章附上。只可惜当时的很多网友留言现在找不到了。但是我想六年后,很多网友在经过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伊拉克战争、股市的大跌和预想不到的大牛以及中国经济在这六年来与全球经济的“亲密接触”,一定会有很多真知灼见。
布什要用巡航导弹打一场金融保卫战
写于2001年10月8日晚
随着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数百枚巡航导弹飞向阿富汗天空,美国终于拉起了自“9.11”后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围剿的大网。很明显,在美国的这场围剿中,军事打击无疑是媒体炒作的重头戏。但如果不能把这场“戏”的幕后的情况看清楚,就很难对未来的局势发展有清晰的判断。
与1998年8月21日凌晨美国舰艇对阿富汗东南省份帕克蒂亚的霍斯特地区发动巡航导弹打击一样,这次打击仍然是以巡航导弹开路。问题的关键是,美英等国的下一步打击会采用什么样的样式?要达到什么目的?
从军事角度看,以目前美国的战争准备和阿富汗的地缘特征,美国下一步军事打击的样式,既不可能是“伊拉克模式”也不可能是“科索沃模式”。对于前者,美国的地面部队的投送、集结和后勤补给远没有达到对阿富汗发动地面进攻的标准;对于后者,美国在阿富汗周边并没有建立供战术飞机作战的一线基地,而让飞行小时近20万小时的几百架一线战术飞机(包括在海湾战争、伊拉克和波黑两个禁飞区、轰炸南联盟的飞行小时),长途奔袭进入阿富汗领空,对比科索沃大几十倍的山地上的分散目标实施持续轰炸,且不说在技术保障、燃料供给、弹药补充、失事救援上困难,就是从战争的费效比上也不划算。因此,看来美国仍会使用巡航导弹对阿富汗进行持续打击。那么美国这次使用巡航导弹持续对阿富汗实施打击的目的是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巡航导弹的打击可以在美军“零伤亡”的保证下(同时可保证减少平民伤亡),摧毁塔利班军事上的固定的指挥系统和基地,迫使塔利班建制武装化整为零,为反塔利班的联盟攻占主要城市、组建新政府创造条件。一旦条件成熟,西方的人道主义援助资金(美国已拨款5亿美元)将以食品配给证的方式在难民中换取选票,选出一个反塔利班的、被西方国家普遍承认的阿富汗政府。这样,就完成了对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的政治孤立和围剿。塔利班在国际上将会被认为是一个庇护恐怖分子的非法组织,而本.拉登就是一个匿藏在阿富汗的制造国际恐怖事件的逃犯。此后,在相关国家于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塔利班和恐怖组织进行经济围剿的同时,美国、西方国家可以在对新的反塔利班政府进行经济、军事援助的基础上,对塔利班和拉登在实物经济和战役战术层面上经济、军事的围剿。
当然,如果不计时间快、成本、持续打击时间、战争后遗症和不考虑具体困难的情况下,美国对阿富汗采取“伊拉克模式”和“科索沃模式”,会更容易达到前述的战略目标。但如果考虑时间、成本、战争后遗症和具体困难的情况下,使用舰(潜)、机载巡航导弹对阿富汗实施随时的持续性打击,将具有时间快、成本低、零伤亡、可持续性打击和战争后遗症少的优势。对于美国而言,时间快和持续性打击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从时间快的因素上看,“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何时实施军事打击报复,不仅是美国民众强烈的心理诉求,而且更成为了挽救雪上加霜的美国经济的关键。事实上,伴随着美国军事打击准备的同时,美国政府为挽救本来已经下滑的美国经济,紧锣密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降息、动员西方盟国20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托美元汇市、8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托美国的债市、动员本国大公司回购股票托股市、政府投资750亿美元(600亿减税、150亿挽救航空业)等等,终于在股市连续下跌后托到了9000点(道琼斯)以上。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保证让美国经济有乐观的前景,因对经济前景不明,造成信心丧失而导致的消费和投资萎缩,仍对与美国经济息息相关的股市构成威胁(目前美国1/3的家庭入市炒股,各种基金乃至于地方政府财政都参与金融投机,国民收入中资本收益为60%)。
&<60;&<60;&<60; 在这种情况下,尽早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对于布什政府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而采用巡航导弹袭击无疑是最快的(如果不考虑打击的波次和数量,美国甚至在决定后几小时之内就可以实施)。事实上,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已称打击将对美国股市产生积极的影响(一般是随着战争进程股市逞先迭后长趋势)。
&<60;&<60;&<60; 从战争后遗症的因素上看,利用舰艇和飞机投射精确制导武器作为战争主要手段,至少在几个方面有优势:
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穆斯林平民的杀伤,最大限度地换取国际社会支持和穆斯林国家的认同或沉默,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内再次发生恐怖事件的诱因。对美、英和以色列等国而言,后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中东极端分子转入地下制造恐怖活动,从8世纪苏菲神秘教派活动以来,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进入现代以来,这些恐怖活动的制造者不断学会并改进了各种战争和非战争手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形成了一套极为简捷、实用和低成本的培训制度。为此,美国和以色列绞尽脑汁试图使用各种手段来对付(地面战争、空袭、支持反对派颠覆、对某些国家进行严厉的制裁、暗杀等等),不仅均未奏效,且有愈演愈烈、出神入画之势。其实美国领导层和中东问题专家心里清楚,在任何穆斯林国家用传统的战争方式诉诸武力(既使消灭了塔利班武装、打死了本.拉登),彻底根除恐怖主义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同时要是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宗教冲突和金融震荡。特别是这一次恐怖袭击之后,在美国的防御精英力量全部集中在高边疆太空、生物工程等领域内,还未转向对民用设施的防御之时,如果不计任何代价和成本意气用事地狂轰滥炸(如科索沃模式),甚至出动大规模地面部队围剿,不仅难以换取国际社会支持和穆斯林国家的认同或沉默,更可怕的是在美国国内引爆更多的、难以确定的“恐怖炸弹”,对美国以往形成的良好金融和商业氛围造成进一步打击,使一场“金融保卫战”演变成一场“金融破坏战”。
②使用以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为主的战争,使得战争规模和停止时间具有非常强的可控性。这一点,在美国谋求建立的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的性质、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关系、它的领导机构、经费份额、总部所在地、机构功能、行动授权以及涉及到相关的国际法和国内法尚未清晰之前,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这种“可控的战争”也给美国在战争进程中及时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留出了一定的协调空间,以防触动这些国家的利益(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10日表示,美国领导的对阿富汗的打击必须是“外科手术式”的),进而削弱国际社会对美国国内的金融投资信心。另外从长远来看,在西方通过科索沃战争打开巴尔干走廊后,一旦利用较“干净的战争”再将阿富汗打通,足以敌波斯湾石油的里海石油天然气(1200亿吨储量)就近在眼前了,因此在此地动武要极为谨慎,这牵扯到西方各国未来在里海石油资源的划分和份额占有。
③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表面上看成本很高,但实际上不会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作战中留有很大的战争后遗症(如美国飞行员说的“比训练还容易”),这大大节省了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海湾地区云集的兵力的各种消耗。实际上,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立即把目光盯住了中东、中亚地区,而其他西方大国马上跟进出兵,与防止国际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动荡有直接关系。目前仍在不断向阿拉伯海云集的西方大兵,除了要在气势上震慑塔利班政权和增加人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外,更多地是防止象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借机在西方石油命脉上“闹事”(事后美、英一再强调不排除对其它国家的军事打击)。海湾酋长的石油富国目前仍在西方民主之外,采取保守的政治和经济政策,而拉登和伊拉克等国一旦在这些国家制造一些风吹草动,不仅牵动整个西方国家的石油利益,而且将大大削弱这些石油富国的石油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支撑作用。这些石油美元资产额表面上不算大,但作为原始资金的提供金额是令人吃惊的(90年代初已达几千亿美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2/1256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