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对华攻心术:大谈所谓“普世价值”
揭穿奥巴马对华攻心术 中国人理性不买账
再度大谈所谓“普世价值”,对中国旁敲侧击,企图搞乱人心
本报记者/李静
“没有自由的繁荣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贫困而已。”当地时间11月10日上午,“故地重游”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大学发表演讲,对美国式的普世价值发表了一番高谈阔论。有西方媒体分析称,奥巴马讲这番话是要说给中国人听的。一时间,国内的一些网民对此议论纷纷。
国际问题专家对《世界新闻报》记者指出,奥巴马的话本身没有错,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应该明白所谓“自由”绝不仅仅只有美国一种模式。在中国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时候,美国总统跑到中国的邻国大谈“民主”和“自由”,其背后施用“攻心战术”的图谋值得中国人警惕。
中国人不买奥巴马的账
11月10日,印度尼西亚大学讲堂,面对6000多名师生,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用他那招牌式的煽动性语言,对自己的童年“故地”印尼大唱“赞歌”。他先是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继而高度评价印尼作为新兴民主国家在世界上树立的良好榜样。
在演讲的后半段,奥巴马说:“发展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携手并进的关系——某些价值观是普世皆准的。没有自由的繁荣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贫困而已。因为有些理想是人类所共有的——有自由了解你们的领导人是否对你们负责……有机会接受教育并能有尊严地工作;有信奉宗教的自由……这些都是必须在世界各地得到遵守的普世价值观。”
印尼是奥巴马亚洲四国之行的第二站。由于奥巴马此次访问亚洲被诸多媒体刻上了“针对中国”的烙印,其大谈“民主”和“自由”,也自然引起外界的“无限遐想”。演讲当天,英国广播公司驻雅加达记者就评论称:“这是在对中国进行不那么隐讳的抨击。”
奥巴马的演讲引发中国网民的热议。但很多网友并不买他的账。“不了解中国就请你闭嘴”、“你手中握着一把‘民主牌’的尺子,刻度标准是利益,而且尺子是橡皮筋做的”……这样的批评声音比比皆是。次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在回答有关提问时也表示,希望有关国家尊重各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希望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普世价值”的陷阱
奥巴马居高临下的华丽辞藻掩饰不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因为双重标准带来的尴尬。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美国国家安全局早在2001年就在国内安装专门的窃听设备,收集国内的通讯信息。这一项目起初只是针对阿拉伯裔美国人,后来逐渐扩大到其他普通公民。“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打着反恐旗号,授权情报机构侵入公民的邮件通讯,并通过技术手段全面监控和强制删除网络中威胁美国国家利益的信息。
有关专家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美国领导人在推广“自由”和“民主”时总是不忘强调,这些都是“普世价值”。但所谓的“普世价值”都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才能成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有的价值观都是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存在。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美国政治研究室主任倪峰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中国在辛亥革命以后也引入了民主制度,但由于当时的土壤不适宜,导致的是一种军阀混战的局面,这样一种情况下,再评论孰轻孰重,答案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同国情、不同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美国不能用他发展到现阶段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国家。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抛却过程去谈结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达巍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美国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是逐步实现的,譬如针对女性和黑人的机制化歧视,是在几百年的过程中逐渐消除的。
美对华大施“攻心术”
不光针对中国,美国对许多国家都会动辄借“自由”、“人权”等话题发难。究其原因,达巍表示,整个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价值观外交”始终是美国整体外交的一部分,而且民主党更是强调意识形态,克林顿执政时期就曾把对华最惠国地位与中国的人权状况挂钩。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被世界当作“救星”,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也向中国示好,类似抨击中国人权状况的言论略有收敛。但随着危机的逐渐消退,中国经济的上佳表现以及不断崛起的势头让受到危机重创的美国深感焦虑。先前还同中国热络的奥巴马政府转而“挥舞拳头”,同中国大打“汇率战”、“安全战”。
分析人士指出,重提“人权”、“自由”不排除是美国对华的“攻心”战术。美国最擅长的一套就是旁敲侧击,指桑骂槐,在中国与邻国之间挑事,从中渔利。近日在访问印度期间,奥巴马仅仅动了动嘴唇,表示支持印度“入常”,就一举获得印度的极大好感,而且还有意无意地将中国推到了印度的对立面。达巍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国内现在正值社会转型期、矛盾高发期,奥巴马的这个讲话在国内有一定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力近年来不断增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攻心”战术开始扩散到经济领域。近日,美国权威智库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发表《2010全球展望报告》,报告称中国可能只需两年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分析人士指出,炒作中国经济总量,借以将“中国责任”强加给本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压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经济平衡、全球治理等领域承担过高义务的惯常做法。
白宫的“攻心术”难奏效
有关专家指出,对华“攻心”是美国“巧实力”外交的一步棋。把这个概念引入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希拉里对“巧实力”的解释是: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的可行手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原有联盟,形成新的联盟,以便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巧实力”被希拉里执掌的国务院运用得有声有色。如今,这只隐形的“手”又出现在美国对华发动的一系列外交攻势中。其具体表现一是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把中国周边搞乱;二是运用各种工具和杠杆骚扰中国内部,破坏中国的社会秩序。
尽管美国处心积虑、运筹帷幄,但事实证明,多年来,美国出于种种目的对其他国家采取的“攻心”战,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最近的一个显著事例是,奥巴马总统上任伊始就在开罗大学发表演讲,对伊斯兰世界释放善意,但随后美国在巴以和谈问题上继续偏袒以色列,暴露了其善意的包装下实施“攻心”的真实意图,企图以此改善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奥巴马总统也没能如愿。
针对奥巴马这番最新的对华“攻心”言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时事评论员雷思海指出,实际上,很多国家没有采取西方的选举制度,恰恰是因为美国。美国最熟悉这种制度,把这种制度作为操纵其他国家的工具。目前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非常有效,同时让美国非常担心,不但担心有一天被超越,更担心中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清华大学美国问题研究所教授孙哲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美国的“攻心”战术恐怕难以奏效,因为中国跟过去已经不一样了。“现在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亿,中国人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中国人的头脑也更加理性。中国网民有个特点:我们的政府我们可以批评,但国外少说三道四。美国越喊话,越是会让中国民众厌恶美国。”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xxhq/qq/2013-05-01/2220.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