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周恩来与八一建军节庆典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军队的历史辉煌,是鲜血生命铸就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是艰辛探索得来的,永远需要我们弘扬。人民军队的历史发展,是忠诚担当推动的
作者:戴和杰 何剑芳 时间:2019-01-01

李旭之:论中国文明的古与新

  中国人常说,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是常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结论。如果中国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
作者:李旭之 时间:2019-01-01

让英雄文化成为伟大时代的主旋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基因最重要的传承;英雄文化的弘扬,是民族精神力量最
作者:慈爱民 时间:2019-01-01

揭秘中国近代最擅长爆破和坑道作战的解放军将领

据介绍,王耀南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擅长使用爆破和坑道作战的将领。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工兵主任兼工兵营营长,129师工兵主任代第28团团长,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5团团长
作者:杜燕 时间:2019-01-01

赵一曼:白山黑水除敌寇 甘将热血沃中华

9月17日晚,大型话剧《赵一曼》在宜宾学院上演,现场500多名烈士故乡的师生们无不为烈士的英雄事迹所感动。这部由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原宜宾县)与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创作的大
作者:杨迪 时间:2018-12-31

张文木:政治人物安危与国家安全 ——从苏东国家的历史教训谈起

在历史的重要关头,重要政治人物的健康乃至生命的变化往往可以引发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事业的成败;特别是在国际或阶级斗争达到白热化的特别时刻,重要政
作者:张文木 时间:2018-12-31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在反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指挥灵活机动,打的都是以少胜多的胜仗。但是,当时在中央里的一些左倾机会主义者硬说毛泽东不懂军事,只
作者:胡懋仁 时间:2018-12-31

这样歪曲历史的老师,该不该轰下大学讲台?

  网上 捡到一篇文章(全文截图放到下面),谈到一个知名的中国教授、学者讲的经历。文中作者没有公开表明立场,但从文章的立意来看,是站在“致命”的教授、学者一边的
作者:杨昭友 时间:2018-12-31

陈云对美国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当前,伴随着美国战略东移,整个国际形势特别是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都呈现出一种十分复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深入学习和研究陈云对美国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不仅对于全面认识他的国际
作者:董振瑞 时间:2018-12-31

104岁的沂蒙红嫂,拥军传奇永不落幕

12月20日上午6时许,山东省沂南县104岁的沂蒙红嫂张淑贞心脏停止了跳动。张淑贞老人离开得很安静,但她去世的消息成为热点新闻。朋友圈里,人们在一幅用电子蜡烛制成的张淑贞拥军
作者:黄洁 时间:2018-12-31

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关怀”——重读《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在中央警卫团为因公牺牲的普通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的讲演。张思德虽然是1933年就参加红军的老战士,但牺牲时仍然只是普通战士、普通党
作者:童世骏 时间:2018-12-31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谈谈胡适其人其事其学其德

[摘要]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近年来,有的人把胡适捧上神坛,称之为“谦谦君子”,甚至树立为偶像和标杆。笔者经
作者:林治波 时间:2018-12-31

屈炳祥:加强生产关系再生产研究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的新境界

近年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设成了学界的热门话题。学界朋友关于这方面的真知灼见已在我们的学术期刊与网媒竞相亮相,给人以启迪与智慧,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
作者:屈炳祥 时间:2018-12-30

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和基因密码

从历史、现实与未来贯通的大视野来看,“红船精神”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又鲜明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共产
作者:赵周贤 时间:2018-12-30

王宏甲:不朽的毛泽东精神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络绎不绝地到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前,排队看望毛主席。      人民千里万里聚集到这里,只为看一眼敬爱的毛
作者:王宏甲 时间:2018-12-30

来,毛主席教你几招!

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社会生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人们往往被一
作者:金冲及 时间:2018-12-30

苏共亡国27年祭:出戈尔巴乔夫是必然的

摘要:近日是苏共亡国27年整,深入吸取苏联灭亡的教训,理解戈尔巴乔夫悲剧的真正内涵,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分外重要。即戈尔巴乔夫对于苏联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必然
作者:王陶陶 时间:2018-12-30

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ldq
作者:邹广文 时间:2018-12-30

纪念和敬仰毛泽东的理论自信

  我常常想,一个农民家庭出身的毛泽东,凭借着自己的理论自信,不仅改造了中国,使之面貌因此焕然一新;而且改造了世界,让第三世界国家从此有了精神依托和主心骨,这对于至今仍是农
作者:尚士高 时间:2018-12-30

历史“虚”“实”关系的错置

谈到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历史的“虚”,什么是历史的“实”,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对此的定义标准截然相反。梅荣政: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
作者: 时间:2018-12-30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