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中国新文化建设中表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荡涤封建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文化纲领,明确了中国新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征,并总结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确定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发展目标,坚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中国文化事业尤其是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文化建设...
作者:欧阳雪梅
时间:2013-07-03
诸多进步人士认为,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是由20世纪80年代极端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导致的。他们还主张以一种凯恩斯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转向——作为对当前危机的治疗。然而,早在全球化话语流行之前的19世纪中期,周期性的工业危机已是常见现象。没有什么比马克思的世界市场危机理论与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更相关的了,这表明马克思的中心论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危机-世界革命”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完全超越了各种各样的“一国论”改良...
作者:〖韩〗丁声振
时间:2013-07-03
在传统学科视域中, 《资本论》往往被理解为经济学著作或唯物史观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在这种理解中,《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和历史地位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而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趋势: 他们认为,《资本论》的方法论和历史观仍然停留在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辨之中,进而将 《资本论》判定为一部充满神话预言的虚构小说,结果 《资本论》的革命意义完全被阉割了。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 《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和当代...
作者:孙乐强
时间:2013-07-03
一度担任毛泽东“御笔”、前中央文革风云人物戚本禹近年深居简出。他不接见记者,不谈政事,不写往事回忆。美国《达拉斯时报》编辑陆源的父辈,是戚本禹的好友。前不久,陆源因公务去中国大陆,两人会见,谈及往事。谈话中陆源曾就李志绥写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征询戚本禹的意见。戚本禹驳斥李志绥,并透露了许多文革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历史秘闻。...
作者:戚本禹
时间:2013-07-03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独门绝技”。作为党的一种阶级政策,它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又仅仅属于中国共产党。这是别人造不出,也不能全盘学走的。它成为党的生命线和独特的、最大的政治优势与政治资源,成为共产党人的文化、道德、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成为党注定战无不胜的最强大武器。...
作者:马也
时间:2013-07-02
中国人正越来越养活不了自己:城镇化促进了粮食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增长;种粮利润低,使得粮食主产区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GDP冲动”从未停止;土地失控,使得耕地流失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耕地“18亿亩红线”难守;此外,耕地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直接危及粮食安全。...
作者:郭芳
时间:2013-07-02
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还得说说西方与伊朗僵持这么长时间可是为什么没打起来。种种迹象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是非常认真的,已经几次走到了战争的边缘, 正如当时有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已经把几个可选的方案摆到了奥巴马的办公桌上。正因如此,所以美国军政要人才不断恫吓说,伊朗所剩的时间不多了,甚至有仅剩3个月一说,把战争渲染得 迫在眉睫。这一切都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很想通过一场战争来解决伊朗问题。但是,种种制约因...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3-07-02
网络民意是可以操纵的,大量水军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已经说明了要在技术上操纵网络舆论完全是有可能的,所以,在面对某些在网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发布的消息时,要慎重处理,不要使网民和普通群众形成一种认识,以为自己有事情找政府解决不了,但是找这些所谓的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反倒能够解决。群众究竟相信谁,跟谁走,这不是一般的宣传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政治领导权。反腐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在这项长期工作中保持党的...
作者:萧武
时间:2013-07-02
经济体制改革有正负之分,从宏观看有三条重要界限:一是能否保证50%以上的劳动者处在公有制经济中,二是能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三是能否把好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关。这三条界限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是不容突破的三条底线。
作者:何干强
时间:2013-07-02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即“6·26指示”。此后,全国各大城市医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组建医疗队,分赴广大农村,开展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拉开了医务工作者奔赴农村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序幕。在“6·26指示”的号召下,北京、上海等地约6000名医疗卫生工作者、医学院校毕业生满怀激情,奔赴甘肃省农村安家落户,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2013-07-02
与上述八零后打工夫妇的简短对话中,我得出如下的几条信息:一是农村在城市打工挣得一半以上的收入又还给了城市,其中住房花费最多;二是农村年轻人不愿意上学了,尤其男生,早早进城打工;三是农村耕地撂荒,家中的土地和孩子由老人照料;四是农田农药污染严重,没有传粉昆虫了,人干起来蜜蜂的活;五是对家乡依然非常留恋,但不知道前途在那里,过着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但他们不愿意让后代重复他们的日子。...
作者:蒋高明
时间:2013-07-01
“棱镜门”事件在世界面前击破了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道义制高点,揭露了美国对世界的监控。实际上,大家平时对这些多有议论和揣测,“棱镜门”事件只不过是把大家的议论和揣测变成非常清晰和残酷的事实,告诉大家确实是这样。斯诺登其实还没有接触到美国更核心的一些问题,因为毕竟他很年轻,而且他在美国的情报界基本上属于中低层。然而,他所揭露的这些内容已经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震撼,现在美国调动全部的国家机器,想要追捕斯诺登。...
作者:金一南
时间:2013-07-01
王蒙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水乳交融的感情,归源于他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理解和踏踏实实的践行。如果今天我们能更加努力地营造这样的氛围,甚至营造得更浓厚,恐怖暴力分子们的活动机会肯定会大大减少,直至消失。三年困难时期,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一股股特务武装,都在勒紧裤带过日子的大陆军民合围下全部被歼灭,我们靠的就是“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邓小平语)。党中央最近一再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确实是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胡新民
时间:2013-07-01
假如美国对叙政策目标达到,这将如同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叙利亚和整个中东地区将永无宁日。它在叙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拿叙的前途命运和中东的安危治乱作赌注。无论它在叙的赌注是赢是输,它在道义上都是输家。它在叙利亚的劣策劣行,如同它以谎言为借口入侵伊拉克一样,将在国际关系史上永远留下骂名和极不光彩的一页。...
作者:尹承德
时间:2013-07-01
无论君主立宪的宪政,还是民主共和的宪政,其实只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既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也不是什么“人类共同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更不是什么亘古不变的“普世价值”。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的宪政是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取而代之的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作者:汪亭友
时间:2013-07-01
考虑到中国外汇储备/M2比例并不算高,大量的资本外流将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下降,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而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巨大的资本外流可能导致中国爆发与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相似的危机。因此,中国未来几年面临的真正威胁并不是大规模资本流入,而是大规模资本外流,中国政府仍应审慎对待资本项目开放。...
作者:余永定
时间:2013-07-01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其表现形式是策略、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创新,而实质则是研究战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突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如何研究战争”的重要方法,对党在十年间所累积的战斗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一年后,他所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则从哲学角度将“如何研究战争”的理论系统化和抽象化。毛泽东对“如何研究战争”的论述,有助于拨开人们军事理论研究中的“思维迷雾”,确立正确的...
作者:张伊宁 张兢
时间:2013-07-01
“美国梦”已经成为一场社会静止的噩梦。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在收入顶层那五分之一中长大的美国人,有略低于60%的人最终仍留在顶层那五分之二当中。而在底层那五分之一中出生的人,有60.4%最终仍留在底层那五分之二当中。
作者:尼尔·弗格森
时间:2013-07-01
尽管在整个中国社会都存在着贫富分化现象,但在民族地区,贫富问题往往与不同民族在传统、习俗、语言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危机不是偶然的,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转变之中。如果抗议运动不能将尊严政治的原则扩展至捍卫包括藏族、维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人的尊严,就会失去尊严政治的平等内含;如果抗议运动被族群仇恨和敌视的情绪所裹胁,也就背离了各民族平等、合作、互助、融合以形成一个公民的政治共同体的政...
作者:汪晖
时间:2013-07-01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全球热映,讨论的重心不该再局限于“作者揭露的美国梦”,因为这个已然老生常谈的“美国梦”早越出了美国地界,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被复制,每一个年轻读者也都看得出盖茨比和黛西的感情因果,看得出盖茨比梦想的虚幻。相反,重新打开《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们倒是应该反问,这个被无数人无数次批判过的美国梦里,到底有什么,让盖茨比,包括我们读者,欲罢不能。而其中滋味,可能才是盖茨比,或者说菲茨杰拉德迷人至今的原因。...
作者:毛尖
时间: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