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马也: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一)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刻不脱离群众、和群众一起探索、创造、牺牲奋斗的历史。在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时候,党就取得胜利;在脱离群众的时候,党就陷入失败,局部脱离则局部失败,整体脱离则整体失败;在重新建立和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时候,党又继续前进了。
作者:马也 时间:2013-08-01

汪亭友:马克思主义同宪政的关系--评华柄啸“宪政秀”

宪政其实就是宪法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宪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统治秩序。“民主共和制、立宪会议、全民选举等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专政;要把劳动从资本的压迫下解放出来,除了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这种专政以外,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只有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使人类摆脱资本的压迫,摆脱资产阶级民主即富人的民主的骗局、虚假和伪善,才能实行穷人的民主,使工人和贫农事实上享受到民主的好处”。...
作者:汪亭友 时间:2013-07-31

新自由主义蔓延 西方高等教育质量每况愈下

教育改革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教育改革的拥护者认为,经济危机下,为解决各国面临的就业难题,教学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而改革的反对者则表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市场,也不是让学生成为简单的生产力。西克尔认为,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只会让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每况愈下。...
作者:杨敏/编译 时间:2013-07-31

克鲁格曼:美国梦成泡影

繁荣的亚特兰大看上去跟申请破产的底特律很相似:它们似乎都是“美国梦”破灭的地方,在这两个城市,穷人家的孩子攀爬经济阶梯的难度很大。美国已经迷失了方向,这个国家在宣扬机会均等的同时,为那些最需要机会的人群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少。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时间:2013-07-31

夏小林:收入分配改革《意见》的硬伤

以反垄断、反腐败和灰色收入为理由来回避或淡化财富公平、劳资分配关系是缺乏道理的,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分配不公问题,腐败和灰色收入要反,不当垄断行为也要反,但更要直面财富分配状况和劳资关系以及解决这两大基础性问题。那种国企私有化的主张则只能是适得其反。对工人群体特别是对其中最大多数低收入的雇佣工人而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见》忽略了初次分配中直接影响收入分配不公的财富分配问题。...
作者:夏小林 时间:2013-07-31

郭锡章中将题词:弘扬红色文化,捍卫人民江山

八一建军节前夕,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郭锡章同志特意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题词,勉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弘扬红色文化,捍卫人民江山”。
作者:郭锡章 时间:2013-07-31

余亮:天安门前,原来你也在这里

“48年……我终于来到了这里!东方红,我心中的太阳!”刘嘉玲说这句话,是有些激动的。曾经沧海,阅尽冷暖,将近天命之年,接近祖国中心,怎能不喘息,怎会不感怀?或许她以前也曾多次经过天安门,但是你知道,人在浑浑噩噩时,虽经常来来往往于某些地方,却从来没有想到驻足倘佯片刻。而这一天,刘嘉玲和无数普通中国人一样,为它而来了。天安门前,原来你也在这里!...
作者:余亮 时间:2013-07-31

从出兵决策看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正确性

1929年参军的袁升平将军动情地说:“打了一辈子仗,最值得自豪的是与世界头号强敌交锋的抗美援朝战争,这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次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它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硬骨头!……一个民族的骨头不硬不行。骨头不硬,就受到列强欺辱;骨头不硬,在国际上就没有地位;骨头不硬,就难以振兴中华!抗美援朝战争打造出了我们民族的硬骨头!”...
作者:罗援 时间:2013-07-31

孙锡良:中国并未找到经济转型的良方

所谓“保7”“保8”的理论都是“非经济理论”,是维稳语言,任何国家都不存在保不了哪个数字就死路一条的问题,只要提出保某个“红线”就一定不是科学决策,一定不符合经济规律。或者说中了人家的“政策陷阱”。所谓“硬着陆”和“软着陆”也是两个束缚中国宏观经济决策的非经济学障,中国经济如果真是靠泡沫飘着走,就必须坚决果断地选择着陆,踏实地前行,管它是软是硬,不然会摔得很惨!...
作者:孙锡良 时间:2013-07-31

为什么有人要否定抗美援朝

当今一些中国人为什么坚持“抗美援朝”失败论的原因也就明白了。因为这些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与西方世界的价值体系基本一致,他们从根本上认为,抗美援朝客观上阻碍了普世价值在亚洲的推进,无情打断了中美两国“同舟共济”、“殊途同归”历史进程,甚至让一些老人直到临死都未能再睹一眼曼哈顿华尔街的风采,抱恨终天,这怎能不是一种人间之大不幸呢?...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3-07-31

穷人的意味--伊斯兰民众为查韦斯举办“缺席葬礼”

在乌戈-查韦斯葬礼的次日,在远隔重洋的巴勒斯坦西岸纳布鲁斯,那里的民众郑重为他举行了一场“缺席葬礼”。这是一个大有深味的细节:在穆斯林的世界里,“缺席葬礼”是一个带有浓重宗教意味的术语,从来只为拥有广泛影响力、深受民众爱戴的领袖、学者、烈士等人举行。乌戈-查韦斯甚至不是一个穆斯林!——但是,只有身处血与火、日日熬炼中的巴勒斯坦人,才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谁是真正的朋友。也唯有他们,才会蔑视僵化的教条,勇 敢地表达...
作者:桑博 时间:2013-07-31

金一南:人民解放军制胜的力量来自哪里?

毛泽东当年在井冈山搞工农武装割据,才几个人、几杆枪,就发出史诗般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什么?靠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靠强烈的历史进取心。正是出自内心的必胜信念和坚定意志,其话语才空前铿锵有力:“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作者:金一南 时间:2013-07-30

缅怀邓稼先 揭秘“两弹元勋”感人生平事迹

邓小平说,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世时,很多人问他,搞“两弹”得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有一年,杨振宁看望他,他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今天,邓先生逝世27周年,一起缅怀他。
作者:关哲 时间:2013-07-30

宋鲁郑:全世界的“小人物”们

任何社会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都是主体,所以小人物引发社会大风波甚至改变一国制度和历史都不乏先例。引发阿拉伯之春、导致无数个长期执政的政权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垮塌,就是到现在可能并没有多少人能记得是一位自焚的突尼斯失业青年。而巴黎骚乱、伦敦骚乱、瑞典骚乱也几乎是阿拉伯之春的翻版——都是由一位小人物不公正的命运而引发的。...
作者:宋鲁郑 时间:2013-07-30

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去解读邓小平南方谈话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发表已逾21年,我们重温其内容,依然获益良多。其中有许多思想或观点,当时在理论界的解读中分歧比较大,至今还难以达到统一的认识。本文拟就如下四个方面,谈谈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重要理论问题:不能把公有制、按劳分配等排除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之外;不能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姓“资”和姓“社”的区分标准;“不搞争论”不是不论是非对错或“姓资”、“姓社”;条件发生变化了就不能简单地重复“主要是防止‘左’”...
作者:郑又贤 时间:2013-07-30

苏联解体源于苏共统治精英对个人利益的追逐

苏联体制的瓦解,“源于其自身的统治精英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他们是从苏共内部瓦解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的蛀虫,“从根本上说,是苏共精英集团搞垮了苏联”。苏共是唯一在自己葬礼上致富的党。他的这个分析也被事实所证明,原来大批干部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的显贵,1991年莫斯科上万名大富翁和新总统周围高官总数的75%,新党领袖的57.1%,新政府官员的74.3%是原来的党政干部。...
作者:李明顺 时间:2013-07-30

2012 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状况述评

2012 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继续深化并拓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历史组织和人物的研究,同时,针对国际金融 - 经济危机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大规模社会运动在西方国家频繁爆发的态势,对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现状、策略和前景进行了广泛探讨,推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著述和观点,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仍存在诸多不足。...
作者:吕薇洲 邢文增 时间:2013-07-30

从自然农法看循环农业技术的哲学基础

现代常规农业技术思想背离了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关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紊乱与失衡,呼唤新的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自然农法提倡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就是利用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意志,构建了人与自然实现均衡的技术体系。”。“自然农法不是放任农法,而是高度利用生物系统的农法”,其思想是对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的一种否定,但又不是完全回到传统农业上去,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
作者:胡晓兵 陈凡 时间:2013-07-30

忍不住质疑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的百处硬伤

今年5月,著作等身的知名历史学者杨奎松教授推出了一部新书《忍不住的“关怀”》,一时间又受到诸多媒体和读者的热捧,大有洛阳纸贵、万人争阅的场面。然而笔者初读数十页,即发现诸多硬伤,于是决定彻查一番。在根据注释枯燥的寻根溯源过程中,我忍不住地发出质疑:为什么最优秀的学者、最优秀的八名硕博生(参见杨书后记)和最优秀的出版社强强联合,却粗制滥造出一本处处与最基本的学术规范相抵牾的“学术著作”?...
作者:史清 时间:2013-07-30

少将罗援:从出兵决策看抗美援朝正义性

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概念,前者始于1950年6月25日,后者始于1950年10月25日;前者是朝鲜民族内战,后者是美国强加给中国的战争。伍修权将军曾掷地有声地说:“能不能设想因为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就有权利占领法国的科西嘉呢?能不能设想因为墨西哥内战,英国就有权利占领美国的佛罗里达呢?”同样,美国没理由因为朝鲜内战就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并将战火燃烧到中国东北边境。美国著名史学家约翰·托兰曾经说过:“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
作者:罗援 时间:2013-07-30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