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土地制度中的宪法秩序是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中华民族得以伟大复兴的基础。将土地非农使用的收益给到特殊的处在城郊的少数农民,不仅没有减少城乡差距,反而是在原有的城乡之间形成了一个城郊的独特的土地食利阶层。
作者:贺雪峰
时间:2013-09-13
萨拉赫.贾迪德为首的军官集团追随苏联模式,借助计划经济去让叙利亚脱离贫困落后迈向现代化。因此,复兴党上台执政后推行了土地改革,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政府也将银行全面国有化,大部分的大企业也完全或部分国有化。激进的军官也成立了大批的农民军和民兵,打破了亲帝国主义、半封建、半资本注意的旧建制之势力。这个过程打造了新的国家机器,国家主要工业和大部分土地都收归国有,只不过这个国家欠缺了民主,官僚支配了整个政治决策...
作者:朱进佳
时间:2013-09-13
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压倒一切敌人而不为敌人所屈服”的民族精神、国家动员能力和组织凝聚力;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就将丧失文化自信和文明的自觉;如果我们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就将丧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附庸;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从民族道义上说,无数革命先烈的血就将白流,新中国的江山社稷就没有了道德基础,而我们伟大的前人们将会在地下感到深深的不安。...
作者:韩毓海
时间:2013-09-13
西式民主的规则和程序赋予政府形式上的合法性,使这样的国家和地区不至于完全崩溃。资本是美国政治的“母乳”,为资本服务是美国政府的“天职”。全球化时代美国资本需要在世界范围自由流动,以攫取廉价资源和劳力、输出高端商品和服务。因此,美国从来就是把西式民主制度与自由市场经济捆绑输出的,完全崩溃和失败的国家并不符合资本的需要。...
作者:郭纪
时间:2013-09-12
大队一级设立“赤脚医生”,同时建立合作医疗制度,成为当时中国的新生事物,并作为中国亿万农民的最大福利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全国绝大部分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超过l00万。毛泽东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状况的理想已经初步变成了现实。
作者:贾章旺
时间:2013-09-12
毛泽东,他是一个时代伟人,有功也有过,被爱也被恨。他所留下的精神遗产汇编成《毛泽东选集》,自1944年出版至今畅销不衰,从政界、学界到商界甚至今日大学生仍在研读。甚至有人说,“《毛泽东选集》是商界精英的必读书目。”
作者:曲鸿瑞
时间:2013-09-1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关注民生并着力解放民生,为党领导人民进一步提升、发展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历史贡献和理论意蕴主要表现在:确立“一个宗旨”,提出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与工作要求;完成“两次革命”,创设解放民生的政治保证和制度前提;协调“三者利益”,探索解决民生的基本途径与根本方法。...
作者:黄艳
时间:2013-09-12
“我们是能够消除贫困的第一代”。2005年在推动(联合国)千年目标的运动中,这个口号表明以忘记以前几代人斗争现实的历史和没有实现战胜贫困的理由作为代价,当时北方国家对消除南方贫困表现出自我满意的乐观主义。因为很明显,在谈到贫困时指的是其他的国家和人民,全球南方的国家和人民。8年以后,这一代人的大部分更加关注的是摆脱近期的贫困而不是远期的贫困。...
作者:米格尔·佩德罗
时间:2013-09-12
某些人企图通过这个《世行报告》的部署和贯彻落实,迫不及待地掀起新一轮私有化高潮。他们在当前提出“行政垄断论”,实际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为适应这个新高潮而编造新论据,因而可以说是与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的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新动向,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作者:丁冰
时间:2013-09-12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认真学好党史和国史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三个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
作者:李捷
时间:2013-09-12
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什么人从事学术研究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拿笔杆子,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神圣职责,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价值的必然途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站稳立场,为人民做实学问、做好学问、做真学问,切实发挥好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作用。...
作者:王伟光
时间:2013-09-12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但这一优势越来越有弱化的征兆,脱离群众是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这一危险越来越迫在眉睫。党中央下大决心、以大力度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重新找回我们的最大优势。谁是群众,群众在哪里?猛一听,这好像不应该成其为问题,在中国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回答,不管是谁都认为自己知道。但真是这样吗?答案并不简单。...
作者:辛鸣
时间:2013-09-12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的“新文学”伴随中国走过了最为艰难险阻的道路,从启蒙到救亡,从“为艺术而艺术”到“为工农兵服务”,中间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与苦难,可以说“新文学”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开拓了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也为我们奉献出了最为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而今,“新文学”自诞生尚不到100年,已经处于逐渐瓦解之中...
作者:李云雷
时间:2013-09-12
巴沙尔交出化武之后是不是就安稳了呢?肯定不会,暂时保住了政权,麻烦会接踵而至,很可能在两年内交出政权。西方国家现在不愿意地面进攻叙利亚并非是在乎叙利亚朋友的支持,而是在乎巴沙尔手上的化武,担心巴沙尔在绝路之上不计代价地报复,武功一废,这点担心也没有了。
作者:孙锡良
时间:2013-09-12
我们把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称为中国大战略的基础,这一大战略暗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诸多的大国中,真正有资格、有能力超过美国的唯一的国家,就是中国。
作者:胡鞍钢
时间:2013-09-12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占阳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所有制领域仍需思想大解放》。笔者认为,这篇文章以“思想大解放”为名,行曲解邓小平理论之实,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主张以私有制为主体,同时否定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西方搞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事实
作者:许友伦
时间:2013-09-12
9·11事件已过去12个年头。12年是一轮,美国的“反恐大业”仿佛也经历了轮回,在杀死拉登的高潮过后,今年居然在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威胁面前,选择大规模闭馆,可见美国反恐能力的脆弱。究竟是应该由美国来控制恐怖主义者,还是让恐怖主义者来倒逼美国?
作者:沈丁立
时间:2013-09-11
最近一位中国作家在法国接连受辱,认为错不在轻慢他的洋人而在中国人自己。不少中国人会欣然接受这种区别对待,只需反身骂骂自己人是如何不争气,就能把自己剥离。但你若避开媒体到法国民间探访,很少人对华裔有实际不满,不少白人愿意住进华人区更愿小孩与华裔学生为伍。偏见都是话语事先主导的。...
作者:边芹
时间:2013-09-11
美国人以“当代艺术”之名,向全世界推广“波普艺术”。美国通过艺术市场和各种双年展,配以滔滔艺术理论,将放大的浴缸鸭热捧为“大黄鸭”。
作者:河清
时间:2013-09-11
华尔街善于制造舆论烟幕掩护悄悄出货赚取暴利,2011年、2012年笔者都撰文准确预见到这种危险,美国金融市场果然在牛气冲天中骤然发生了剧烈动荡,并且带来全球范围冲击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2013年美国媒体和垄断财团唱空中国的舆论攻势升级,热钱骤然涌入、撤离制造钱荒表明已将中国视为金融攻击目标,中国应探索新的策略应对外来冲击升级的紧迫威胁。...
作者:杨斌
时间: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