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光明日报:革命历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革命历史,是一种传承共产党人优秀红色基因的正能量,它既是“定位仪”,也是“平面镜”,更是“教科书”,能够帮助共产党人明晰自己的历史方位,清醒客观地看待自己,获取深邃的历史智慧,获得为人民事业而奋斗的无穷力量。...
作者:吴志忠 时间:2013-10-06

宋鲁郑:美国关门还是美国模式关门?

美国的共和党为了阻止其总统推动医改,让美国政府关了门。有人说,美国关门恰好证明了美国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小政府、大社会体系的生命力。既然如此,何必全国每四年花费纳税人数十亿美元去选一个无足轻重的领导人、组建没有多少必要的政府?美国政府关门、意大利政府瘫痪、台湾地区搞党争,这都是美国模式的道路自信?...
作者:宋鲁郑 时间:2013-10-06

抛弃鲁迅就是抛弃使命--也谈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删除

选择阅读鲁迅,不是一种文化狭隘,更不是一种文化偏执,如果有文化偏爱的话,我更偏爱的是,我们沿着鲁迅的方向,继续往前。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但是鲁迅改造中国国民性的精神指引却有着日久弥新的韵味。我们当可以引领孩子们从小就能肩负国民性改造的文化使命,培养他们改造自己和改造他人的文化自觉,为实现中国梦扎实打好文化的根基。...
作者:汪太伟 时间:2013-10-04

彭定安:鲁迅作品是20世纪中国的民族文本

鲁迅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中国20世纪文学经典,并且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他的小说《阿Q正传》被收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英语企鹅经典文库。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从最根本上说,在于它是20世纪中国的民族文本,反映了20世纪中国的精神世界、时代气质和文化心理结构。
作者:彭定安 时间:2013-10-04

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

创立唯物史观,从道德批判转向社会历史批判。不论是启蒙思想的价值理念,还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抑或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都是从社会现实之外寻求自由、平等、幸福等抽象的理论支点来谴责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道德。不可否认,道义的批判可以揭露社会的丑陋与罪恶,可以促使人们觉醒。但是,如果仅仅是对社会现象的一般道义谴责,而没有进一步透过社会现象揭示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没有找到克服这种现象的现实道路,那么这种道义谴责就是软弱无...
作者:薛秀娟 时间:2013-10-04

小农立场,是改造世界的立场

小农立场与资本立场的区别,不在于要不要改革开放,而在于要怎样搞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还是推翻现有宪法秩序的“改革”,是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开放,还是给外国主子输送利益、放任基督教非法传教的“开放”。同样是搞农村金融实验,区别在于李昌平的内置金融合作社农民进行金融互助,茅于轼的小额贷款则两分多的利息从农民手里抽去两千多万。小农立场与资本立场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世界视野,而在于是要融入世界的视野,还是改造...
作者:李继仁 时间:2013-10-04

汪晖谈《读书》11年--在21世纪之初进行全球性的思考

我认为我们面临着两重挑战,一重是专业主义,因为大学,学术机构,大部分学者将他们限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现在这种学术机构鼓励你这么做,给你提供金钱等等,人们没有了参与更广的、公共问题的激情;另一重挑战是来自大众文化的,尤其是大众媒体的,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使人们的阅读趣味改变的太多,因为人们对于或多或少有些难度的问题不再感兴趣,对理论思考的兴趣降低,但是没有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对这些问题保持反思是很困难的。...
作者:汪晖 时间:2013-10-04

一个经典观念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党性与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个重大判断,既体现了我们党根据舆论生态出现新格局而作出的新认识和新概括,又反映了我们党不断开拓创新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的自在品格,必将极大地有力推动着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展开新景象,显示新方向。...
作者:尹韵公 时间:2013-10-04

毛泽东: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曾谆谆告诫全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可以说,群众利益是毛泽东探索和实践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有许多他关心群众利益的美谈佳话,至今仍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
作者:王为衡 时间:2013-10-04

我们不是“经济理性人”

至少近万年以来,文明的演化动力主要来自文化过程,远超过了自然进化的选择力量。对于一个成熟的文明,为了它长远的群体利益而不仅出于怜悯和宽容,同时有必要给予“搭便车者”以改正的机会。基本法一旦奏效,就不再停留在“一报还一报”的层次,而应该重新实施更高的互惠法则,促使文明和合作能以扩大的规模开展。更高的互惠法则,俗称“黄金法则”,则有两个版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之所欲,乐施于人”。...
作者:孙涤 时间:2013-10-02

余亮:乔布斯说完要改变世界,故事就结束了

电影《乔布斯》应该改名叫《美国合伙人》。比起中国合伙人来,乔布斯的梦想看似更大——改变世界。不过这梦想的分量在片尾也还是靠股票市值来衡量的。2012年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也难掩今日金融危机下美国之暮气。乔布斯说完要改变世界,电影就结束了。
作者:余亮 时间:2013-10-02

求是:真正过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关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否坚持群众路线,能不能密切联系群众,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考验。我们党和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真正过好这一关。
作者:张崇和 时间:2013-10-02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修订版自序

经过10年努力,修订的《新乡土中国》可以呈现出比2003年版《新乡土中国》要成熟的关于中国乡村的描述和理解,且这样的描述与理解可以构成与费老《乡土中国》的承继关系。早在2006年,我们学术团队就自称要继承毛泽东、梁濑溟和费孝通的学术遗产,修订《新乡土中国》就是这个学术继承的努力成果。...
作者:贺雪峰 时间:2013-10-02

美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诠释打了谁的耳光

长期以来,有关美国是不是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具体地说,是不是认同中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主流“专家”“学者”们一直信心满满地说“会”,正是在这一重大判断的基础上,中国官方才相信甚至连台湾问题都可能成为“中美关系的正资产”,并“为中美关系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3-10-02

垄断资本主义剩余和帝国主义租金

本文强调了巴兰和斯威齐合著的《垄断资本》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剩余”和帝国主义租金,并对剩余提出了一个“定量指标”。通过对剩余这个概念相关组成部分的分析,作者认为,对大部分活动进行的管理具有寄生性,会使GDP膨胀,从而大大降低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真正“财富”的指标的深远意义。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以垄断租金即帝国主义租金的形式出现,把帝国主义租金从边缘地区转移到核心地区,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促使对剩余的吸收处于膨胀状...
作者:萨米尔•阿明 时间:2013-10-01

美国文化产业中的意识形态纷争和身份认同冲突

首先,本文通过描述显现于新闻娱乐业的意识形态之争,概括美国内部文化战争的基本内涵。其次,通过好莱坞院线的黑白大战,揭示身体政治如何成为相关影片不容忽视的主题和突出特色。最后,以卡梅隆的《阿凡达》为例,说明美国主流社会在肉体的疲惫中,企图通过超验主义超越种族矛盾,却又端起文化剽窃的钵盂,落入文化殖民的樊篱。而引发这场文化战争的原动力,一言蔽之,便是崇尚竞争的美国社会“胜者为王”的基本价值观。...
作者:董海滨 时间:2013-10-01

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来看国史研究

苏联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为我们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反思苏联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坚定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国史研究的重要性,有利于深入思考国史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作者:周新城 时间:2013-10-01

田文林:阿拉伯式迷茫值得警醒

价值观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自信与国家兴衰直接相关:只有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民众才会对本国发展道路和政治理念增强自信;反过来,只有当一个国家具有心态自信,才可能既不会固步自封,日趋封闭僵化,并在海纳百川吸收外来文化先进成果的同时,又不会在接受外来文化冲击时迷失自我,陷入民族虚无主义,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
作者:田文林 时间:2013-10-0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应该变。本文就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谈一些看法。...
作者:秋石 时间:2013-10-01

求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反思”的旗号,借“还原历史”、“重写历史”之名,否定党史、歪曲国史,这种历史观无视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无视历史规律,不仅对我国的历史学研究造成危害,而且通过大众传媒对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造成干扰,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上造成困惑,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作者:田居俭 时间:2013-10-01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