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渊博的知识,绝大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毛泽东在烽火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度过了前半生,他审时度势,多谋善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独具特色的军事战略思想,在世界军事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这些,在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可避免性、性质和特点等战略预见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作者:刘洪
时间:2013-11-02
地方政府把农民引导了城镇化的道路上,农民集中居住了,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他们生活方式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这种改变不是农业经济向工商业经济到来的而是土地流转带来的。地方政府开始无法支撑这种反反复复的土地流转失败给财政带来的巨大负担,让农民自己去承担风险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这种反思的后果。...
作者:王海娟
时间:2013-11-02
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源流曲折复杂,但其中两大诡异之处,不得不察:一是从“脱亚论”到“解放亚洲论”的大跨越,二是从“左翼”到“极右”的大跨越。
作者:庄礼伟
时间:2013-11-02
如果认为世界银行完全只忠诚于美国或仅为美国一家利益服务,那么有失公允,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一道,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果,长期以来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国家对世界多数不发达国家实施“经济专政”的工具,很显然广大发展中国家就是“经济专政”的对象。...
作者:江涌
时间:2013-11-02
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2年,在这个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的时间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怎样?它是终结了,还是继续存在着?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新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哪些新的特点?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很关注的问题。
作者:聂运麟
时间:2013-11-02
在村庄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内外双重困境: 一方面,村庄空心化导致对外部供给的高依赖,但从外部供给来看,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级组织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出现了供给乏力和监管缺失等问题; 另一方面,村庄内部文化承接主体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群众基础。结合实证分析,理清困境存在的内在逻辑,适时强化乡村两级文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以“中农”为主的村庄主体,发挥“中农”的文化承接功能,成为克服村庄空心化...
作者:李祖佩
时间:2013-11-02
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搞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强调实行公有制,并确认公有制是党的执政基础?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摆脱一种绕圈子的说法: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这种绕圈子的抽象论断,没有也难以讲清楚问题。...
作者:卫兴华
时间:2013-11-01
主张“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的学者们,能不顾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标准的根本差别与对立么?
作者:卫兴华
时间:2013-11-01
鲁迅杂文的战斗方法,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针砭时弊,既深刻又全面,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毛泽东认为,主要原因是鲁迅懂得和运用了辩证法。在1957年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他和与会者多次谈到鲁迅杂文的这个特点,说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相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自觉加以运用,这才使他的杂文“很有力量”。...
作者:陈晋
时间:2013-11-01
近读《军旅诗词选编》,尤爱武穆之《满江红》,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其功力之沉厚,脉络之婉转,情调之悲怆,皆不同凡响,极具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不愧为千古绝唱,不断激发人们的爱国心、报国志。字里行间,如见将军抚绥万方,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半生壮志。亦如见芸芸义士敢死自励,一腔热血激情喷涌,浇铸出一个不朽的精忠报国丰碑,虽越千百年,仍岿然不动,昭示后人。...
作者:姜子健
时间:2013-11-01
近百年来,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为实现民族复兴,差不多试遍了所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当前,中东政治潮流的钟摆式调整,再次将政治伊斯兰推到历史前台。但由于这些政治伊斯兰势力沿用旧思路治理新世界,鲜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性成分,因而这次政治伊斯兰复兴同样难以承担起民族复兴重任。阿拉伯民众刚从威权政权窠臼中摆脱出来,又陷入复古主义误区,最终使政治伊斯兰本身变成一种不再有影响的力量。...
作者:田文林
时间:2013-11-01
2012年9月,“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在上海向公众免费开放。就此,《大西洋月刊》刊文称,这个以20世纪30年代的事物为主题的展览让人们想起了外国记者报道中国的那个几乎已被遗忘的年代。文章认为,如今,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这种热情在西方报道中已显得不合时宜。...
作者:Emma Green
时间:2013-11-01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对大家说,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对这样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作者:秋石
时间:2013-11-01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产区,产量占国产大豆1/3强,但因为比价关系及进口大豆的影响,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滑,产量逐年下降,2010—2012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从6470万亩下降到不足4000万亩,同期产量也从585万吨下降到不足400万吨。豆农生产积极性削弱,本地加工企业发展停滞。这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遏制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下滑趋势,维持与保有一定的国有大豆产量和必要的战略储备,对于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维持国家粮食价格持...
作者:冯晓
时间:2013-11-01
以整风精神搞好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是党中央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明确要求,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有效保证。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从不同角度组约了这组笔谈,以飨读者。
作者:
时间:2013-11-01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0周年。回顾“枫桥经验”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探讨“枫桥经验”的魅力所在,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对于密切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孟建柱
时间:2013-11-01
如果现在土地私有化了,那么,土地将会更加细碎化,更多的人将会陷入从事农业生产划不来不从事农业生产又没有生存保障的地步。当更多的人选择了出售土地的时候,或者说当大量的资本进入农村土地的时候,单家独户的农户要想与这些大老板抗衡是不可能的事情,这让人想起了农村的强拆问题,农民只能够成为待宰的羔羊!社会矛盾激化必然出现。...
作者:朱新峰
时间:2013-11-01
霸权的日子难过,世界的日子好过,这是一个基本的战略辩证,没有美国霸权的世界将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对世界人民是这样,对美国人民也是这样,所以,未来将是一个霸权深陷危机的时代,这的确是一个福音。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3-11-01
所谓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将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实际是将市场当成目的,当成信仰,当成意识形态。小平同志只是将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而且决不是唯一的手段。过分强调哪一种手段,甚至把市场调节当作一种意识形态,如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最终都会难逃失败的命运。自由主义者个人身败名裂是小,国家民族损失则难以估量。...
作者:江涌
时间:2013-11-01
毛泽东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构成这一思想主体的有三个方面: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大力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作者:侯鲁梁
时间: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