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时间:2013-11-08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南王庄村出过两次名: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村民王玉坤等三户农民坚持团结办社,依靠集体力量实现增产增收,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第二次出名是在半个世纪后,王玉坤的儿子、安平县人武部原部长、上校军官王晓勋退休后,放弃平静悠闲的生活,毅然回到南王庄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王晓勋带领村民治乱致富,把南王庄村建成了省市闻名的“小康村”、“文明生态村”。...
作者:宗禾
时间:2013-11-07
整体主义、大同思想、理性倾向,自古即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它决定了中国的知识界容易对同样遵循整体主义原则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要成为现实的选择还需要当时的环境条件。从1840年到1920年,八十年间国势一日坏过一日,外则国土沦丧,内则流民四溢。知识界曾指望国家中兴,但到上个世纪初,一切曾经的期望尽皆破灭,社会陷于绝望之中,知识界只能从头反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与中国知识界的整体...
作者:王中宇
时间:2013-11-07
近年来,有人将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声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是列宁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但是,历史已经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证明,列宁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人。民主社会主义只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反对的掩盖着民主派小资产者特殊利益的社会民主主义。十月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作者:余斌
时间:2013-11-07
一说改革,就常有人提起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当前学界和政策部门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阻碍城市化进程,媒体对此更是充满敌意。但这些批判往往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有城乡二元体制,却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经济高增长,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中国模式。城乡二元对处在市场经济弱势地位的农民来讲,是一种保护性结构。...
作者:贺雪峰
时间:2013-11-07
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当西方刚刚接触中国时,中国就明显表现出这种能力;几世纪来,流行风潮的无常,政治情势的改变,也许曾使中国的光彩暂且蒙尘,但是中国的吸引力却从未完全消失过。无论是中国在西方引起的强烈情感,一波又一波尝试描述并分析这个国家及其人民的企图,还是西方人对有关中国消息的强烈兴趣,都明确道出了这个国家所散发的魅力。...
作者:高连奎
时间:2013-11-07
大卫•哈维揭示了新自由主义在地理上的不平衡发展的现实,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是以资本的积累和扩张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与意识形态,其目的就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实现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是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权力的工具。哈维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形态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吴宁
时间:2013-11-07
当国家与民族利益统一起来,一个强大国家就会出现;当国家与民族利益尖锐对立,强大的国家也会陷于毁灭。苏联解体的历史最能说明这个道理。实际上,苏联解体和民族分离都是苏共主动放弃领导,大搞民主社会主义引发的。中国应谨记教训,避免出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分裂。
作者:吴楚克
时间:2013-11-07
总的来看,在劳尔卡斯特罗主政后,古巴共产党能根据形势变化,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在不断自我“更新”中保持党的生命力。古巴共产党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和马蒂思想;不断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道德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从而提高了党的威信,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使党成为古巴人民强有力的先锋队,使古巴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外交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并...
作者:徐世澄
时间:2013-11-07
张之洞对中国在伊犁危机中获得残胜所作的贡献,就长远历史的进程而言,是被史学界严重低估了。伊犁危机出了个张之洞。
作者:龚忠武
时间:2013-11-07
这些意见领袖、大V们在宣传所谓黑幕、正义的时候,似乎也介入了商业利益,那么究竟是如何打造他们自己的商业利益链呢?
作者:徽剑
时间:2013-11-07
毋庸置疑,当前中东正变得越来越乱:过去60年主要是阿以问题(后缩小为巴以问题),10年前增添了伊拉克问题和伊朗核问题,近两年又新添了利比亚和叙利亚问题。综合来看,中东之所以“问题”成堆,动荡不止,最大祸根是霸权主义扩张
作者:田文林
时间:2013-11-07
刘少奇的湖南农村调查,是廉政教育的经典事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应该让党员干部熟悉,让老百姓知晓,让大家了解我们的老一辈领导人,一个身居国家主席高位的人,曾经这样调查,能够这样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刘少奇的这种具体做法不一定照搬,但这样的精神一定要学。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不是开开会、听听汇报就算调研了,应该学学刘少奇的做法。...
作者:黄峥
时间:2013-11-07
有的学者借口市场经济不存在“姓资”“姓社”问题,不赞同在市场经济前加“社会主义”一词,主张只提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或市场化改革方向。这已经不是概念之争,而是涉及到要不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不赞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不赞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事实上必然反对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作者:卫兴华
时间:2013-11-07
有人认为福利会养懒汉,这种说法既不符合现实,理论上也站不住脚,福利国家跟社会主义,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是完全不同的,福利国家仍然是按劳分配,即使在 福利国家,也不是不劳而获的,也是不工作就没有收入,福利国家都有失业补贴,但这也是很小的一笔钱,如果正常人要靠失业补贴生活,也是非常艰难的,依赖福利的人大多是失业者和低 收入者,他们本身就无法养活家人。...
作者:高连奎
时间:2013-11-07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在即。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所谓“383”改革方案表达了部分精英的改革愿望。这份主张“大胆市场化”,着力于“分”和“拆”,意识形态倾向浓郁的具体策论被议成“三中全会”改革路线图。我们在此推出史正富教授和崔之元教授对中国下一个10年的改革展望方案,简称343方案。与383方案相比,更着眼于中国的“整体”与“将来”。...
作者:崔之元
时间:2013-11-07
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运动总是受着“繁荣与萧条”交替变换的周期支配,而每次周期都会摧毁和浪费很多先前创造的价值。例如,十九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曾见证了美国价值和财富的大规模破坏;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同样造成巨大的财富毁灭。今天,我们又正在遭受21世纪以来首次大衰退和大萧条。我们认为推动资本主义在繁荣与萧条中不断运动的关键因素就是利润率的变化。...
作者:古里尔莫•卡尔凯迪
时间:2013-11-07
招募暗杀小组是美国军事情报工作中最拿手的一部分。美国秘密资助、支持恐怖势力和暗杀行为有一个很长的可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由于叙利亚政府军要继续与自称的“叙利亚自由军”对峙下去,所以对已造成无数暴行的西方对叙利亚秘密战争的历史及其根源必须予以充分揭露。
作者:米歇尔·科塞多夫斯基
时间:2013-11-07
要发展新诗,必须反思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诗探索的得失,围绕何谓诗、何以为诗的基本问题,正确把握诗歌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非理性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正确对待中外诗歌传统,重塑诗人主体,重建新诗本体,重振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作者:张器友
时间:2013-11-07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民族自信自强自立的诉求,什么“中国也常被一些国家认为是‘民族主义严重’的社会”,我们要问,这里的“一些国家”都是一些什么货色?他们有什么事实依据呢?难道喊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民族主义吗?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