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析高尚全“公有制为主导”论的实质

某权威人士“建议”把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并认为“党的执政基础不是国有经济”。这绝不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而是要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制度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刨掉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改变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我们应当贯彻党中央关于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精神,增强对这类颠覆性“改革建议”的识别能力。...
作者:何干强 时间:2013-11-09

卢周来:傲慢的屠杀者

国内某些知识分子曾利用这一说法为白人开脱:印第安人不是被屠杀的,而是被染上了欧洲殖民者带去的病毒。欧洲人对这些病毒已经产生了抗体,而印第安人没有任何抗体,且没有任何医疗条件,所以成为被动的受害者。
作者:卢周来 时间:2013-11-09

边芹:西方的“阳光神话”--解剖学系列之三

几年前熟人说,要把孩子送去美国,因为中国人坏。我听了很震惊。在近几十年流传的诸多有关西方的神话中,有一个就是西人的性格特别阳光,而中国人在“阳光”这个词的反面。我们接受西方扣在我们头上的“闭锁”帽子,并且自认的确如此……
作者:边芹 时间:2013-11-09

从资本主义体制内外看西方困境的四种视角

当在资本主义体制下孕育起来的比较短视的大众开始主导西方的发展,而世界又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越发的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内外压力都将不断增大。这种压力或许或多或少与中东北非的变局,当前各种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以及最近土耳其、埃及、巴西等的动荡有关联。这尤其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彭成义 时间:2013-11-09

红旗文稿:警惕话语陷阱 走好中国道路

西方学界难以超越其偏狭的民主与独裁、自由与专制、宪政与极权、法治与人治的二元论视角,只会选择负面的词汇与话语来描述中国与中国道路。这种思想方法的局限,加上其近代以来获得的对自身历史经验、制度优势与“普世价值”的自信,再加上西方对中国的长期战略意图,由此汇聚起西方对于中国和中国道路的种种话语陷阱便不难理解。对于中国而言,只有警惕西方话语陷阱,认清西方话语实质,才能走好中国道路。...
作者:张志洲 时间:2013-11-09

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纵观全球,即使是人少地多的美国,家庭经营也是农业生产的主导形式。对于人多地少的我们来说,即便20年后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仍会有4亿多农村人口,每家平均经营规模也只有二三十亩地,更接近于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专业农户规模。因此,资本下乡搞大农场脱离了我国人口资源的客观条件,只会加剧我国农村人口的流民化。...
作者:华生 时间:2013-11-09

汪晖、贝淡宁:城市何以安顿我们?

中国的改革有一个放权的过程,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大,我用一个词叫做"政治公司化",尤其是地方政府,越来越像一个公司,不像一个政府,所以它变成一个经营型的构造。这也是城市规划当中带来的一个问题,盈利性高,是经济性的城市。最终是以增值、资本、扩张作为它的前提,看起来是有保护性,但另外一方面使得真正的文化--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实际上被资本的力量完全控制了。...
作者:汪晖 贝淡宁 时间:2013-11-08

请贺卫方不要曲解无罪推定原则

最近,某教授写了题为“一个法治主义者的信念”的微博,批判央视播出陈永洲案视频,说“不能忍受电视对一个人进行审判,也不能接受民意对人是否有罪的判断”。而我疑惑的是,在药家鑫案、李天一案未审时就作有罪认定,甚至恨不得让被告父母连坐的人,怎么会跟夏俊峰案、陈永洲案中无视事实而高呼放人者,居然是同一拨?...
作者:吴法天 时间:2013-11-08

夏小林:2013年三季度非国有经济发展报告

今年发改委策动全国工商联搞的那份报告中的“民间投资36条”效果评估,基本依据来自私企业主问卷调查和座谈会,是利益者的主观评价,实质上仍属一面之辞,视野有限,其客观性、科学性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或汇集出来的“重要”政策建议,再加上全国工商联及直属商会领导人里大中型私营企业主并不少的因素影响,不仅客观性差,“第三方”性质或“独立性”也不足称道,更不宜再仅由这种“第三方”来“监督”现政府执行2010年出台的“新36条”及后来制...
作者:夏小林 时间:2013-11-08

红旗文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首要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群众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组成的系列理论观点。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不断增强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梅荣政 等 时间:2013-11-08

孙经先:“饿死三千万”不是事实

在“饿死三千万”这一说法的传播过程中,以科尔教授为代表的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国内某课题组的专门研究,以及杨继绳、金辉、曹树基、丁抒等人的所谓研究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杨继绳等人所谓研究的实质就是把由于各种复杂原因造成的我国(或各个地区)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统计数据的减少,全部解释为是由人口非正常死亡造成的。...
作者:孙经先 时间:2013-11-08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

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将对群众生活是否关心、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提升到革命能否胜利的高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与成型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我们正确把握中心任务与群众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很大的启发。...
作者:钟炳明 时间:2013-11-08

正在侵犯人权的军事化警察国家——美国

毫无疑问,军事极权国家经过无数的变化已经到来。把我们的资源、生活、财富和名誉交给那些装扮成总统、国会议员及全体军方人士的一伙盗贼和凶手,只会培养我们对非正义、种族灭绝(国内外)、不平等和贪婪(国内外)犯罪分子的奴性,这也预示着我们共和国自毁政治前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阻止警察国家的建立,重新宣示社会价值、政府机构的正义和平等。要做到这些,我们就必须去除军国主义。...
作者:弗兰克·莫拉莱斯 时间:2013-11-08

传承“先忧后乐”精神的时代价值

“先忧后乐”体现的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我们党历来秉持忧患意识,强调辩证地看待形势和成绩,客观地分析困难和问题,全面地把握现在和未来。虽然今天我们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重道远。所以,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作者:刘宇赤 时间:2013-11-08

井底望天:厉以宁的不靠谱

看了厉以宁的文章,感觉就是一个词——扯蛋。收入分配的问题,厉以宁的看法,和美国的共和党是一条路数。就是在一次分配上下手,而是拒绝在二次分配上下手。厉以宁不疼不痒地关心了农民半天,最后一露出屁股,原来还是资本家和大富翁那边的人哈。
作者:井底望天 时间:2013-11-08

马也:“独立”就是挑战美国--二论叙利亚危机

美国和西方特别惧怕阿拉伯世界的团结,百年来在制造阿拉伯世界的分裂疏离方面、在促进其互相敌对并永远贫穷落后方面,使尽了阴损招数。它在这里耿耿于怀,除开辟市场、控制资源、寻找廉价劳动力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理由。一个是,这里连接欧、亚、非,具有控制这三个大洲的战略地位。另一个是,向北可以抑制俄罗斯,向东可以抑制中国,正好和“重返亚洲”构成东西夹击的态势。...
作者:马也 时间:2013-11-08

卡扎菲垮台后利比亚乱象纷呈 地方分离倾向加剧

两年前的10月20日,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的卡扎菲死于非命,该国由此进入“后卡扎菲时代”。然而,卡扎菲政权垮台并没有使该国“走进新时代”,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顿。10月10日,利比亚临时政府总理扎伊丹在光天化日之下遭绑架,表明当前利比亚政局动荡已到了堪称“离谱”的程度。
作者:田文林 时间:2013-11-08

罗援:美国的国际角色——警察与商人

美国的战略意图万变不离其宗,一是要当“警察”,二是要当“商人”。当“警察”就是企图以其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来制定游戏规则,维护美国和它盟友的国家利益,在亚太事务中充当主宰者和仲裁者。所谓的“商人”就是推销它的军火,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
作者:罗援 时间:2013-11-08

经济日报: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化”

在围绕我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路径、模式的讨论中,有人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就要大步与西方接轨”,“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全面引入西方制度改造中国”。似乎“西方的”就是“世界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全球化就等同于“西方化”。这既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错误理解,也是对西方制度的盲目推崇,更是对中国道路的轻率否定,很容易将改革和发展引入歧路,危害我们的事业和前途。...
作者:金里伦 时间:2013-11-08

毛泽东的人格尊严论及其深远影响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格尊严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气节、人格尊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肯定和注重个人人格尊严,又强调和推崇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实现了清醒的道德理性、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真挚的道德信念和连贯的道德行为等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的解放为核心内容的无产阶级尊严理论,对中国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人培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泽应 时间:2013-11-08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