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固守“例外论” 美国内政外交陷入困顿

从国内医改法案僵局、政府停摆,到国际上的叙利亚危机和窃听风波,美国的内政外交困境重重。11月初盖洛普民意测验数据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自2011年以来又创新低,民主党人对他的支持率跌至39%。
作者:郑讴 时间:2013-11-11

学术研究同样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

面对学术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乃至乱象,我们确有必要重温《讲话》,确有必要重提学术研究“为了谁”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只有明确学术研究的根本宗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作者:刘跃进 时间:2013-11-11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将领土重新殖民化

新自由主义的公司跨国化企图通过控制大众媒体和所谓的文化产业将其单方向的信息强加于人,企图根据他们的生活模式将人类同质化和统一,使我们国家部族、语言、文化丰富的财富和民众想像中产生的丰富创造力名存实亡。
作者:吉贝托•里瓦斯 时间:2013-11-11

破除西方民主“原教旨主义”束缚

西方世界在全球格局中位置的升降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性事件,这是两三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许多西方国家为此而陷入了“集体性的哀伤”。实际上,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戳破了西方世界的民主“神话”和政治“泡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研究得出:是不平等的政治在决定不平等的经济,而不是相反。...
作者:张树华 时间:2013-11-11

梅新育:在全球背景下观察十八届三中全会

这八项“坚持”意味着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而对共同富裕原则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强调,以及提出GDP和人均收入双翻番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将在坚持继续做大经济增长“蛋糕”的同时,提高对“分蛋糕”的重视程度。
作者:梅新育 时间:2013-11-11

司马南:改错的再改回来也是改革

改革有双重的意思,我们过去比较多讲,改变那些不合理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制度方面的内容,把不好的改成好的,这叫改革。可另外一方面我们有所忽视, 凡是被实践证明是好的制度、好的方法、好的原则, 要敢于坚持下去. 因为没有坚持住, 好的东西也被改掉了,我们要有勇气把它再改回来. 好的我们要坚持,把好的改了,我们再改回来,这也叫改革, 而且是十分重要的改革。...
作者:司马南 时间:2013-11-11

刘仰:改革没有完成时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改革不会犯错,也不能认为改革永远是对的。改革的某些手段可能会错,改革的某些结果也可能会错,例如当今中国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因此,改革本身也需要检讨和反思。改革应该实事求是,把改革当成政治正确的标准,甚至把改革当成道德高尚的标志,有可能伤害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对真正需要的改革的决策。...
作者:刘仰 时间:2013-11-11

从法西斯主义到哈耶克主义

哈耶克主义虽然没有留下的血债没有法西斯主义那么多,但也是血债累累,比如在智利的哈耶克主义者的皮诺切特上台后,他解散了国民议会,禁止各类政治活动,长期实行全国宵禁,并展开了针对前政府支持者的“大清洗”。在那段恐怖时期,智利右翼军人根据美国中情局提供的黑名单对智利进步人士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作者:高连奎 时间:2013-11-11

程恩富:新时期的意识形态问题

现在实际上右是主要倾向,极左实际上都写不了政治文章,在中央大报上都不能发表,甚至网站上都很少存在,只是一种议论。但是右的政策是可以写成文章的,而且在有些单位是被重用的,反对权贵资本主义,不反对资本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暗指为社会民主党的主义,是权贵资本主义,这个说法都是有问题的。...
作者:程恩富 时间:2013-11-11

国际金融危机把西方民主制推下圣坛、打回原形

西方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开始给西方民主涂上层层的灵光圈,把它供奉在圣坛上,让人顶礼膜拜;在美国夺取世界霸权以后,更把这种民主迷信推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抽掉了这种造神运动的物质基础,把西方民主从圣坛上推下来,打回了原形:输出民主,是美国干涉别国内政,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战略;竞争性选举导致金钱民主、短视民主、政党恶斗乃至国家机器瘫痪;美国自由、平等和人权的状况与政策,同《独立宣言》、《世界人权宣言》...
作者:徐崇温 时间:2013-11-10

港媒盛行“分离主义” 温兆伦顶风爱国遭围攻

此番温兆伦在微博上顶风爱国被部分港媒当成“伤害七百万港人”的典型,引发香港舆论界集体出动纷纷“倒温”。以《无间道》里的“傻强”一角而成名的杜汶泽,更是上纲上线到……
作者:陈亦琪 时间:2013-11-10

吕新雨:梁漱溟论革命党与政党

梁漱溟的文化理论是其一生实践的指南,反过来,实践中的问题也是其文化理论的动机。对于梁漱溟来说,只有着重文化的不同,才能建立中国社会的“特殊性”,才有可能使中国从西方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框架中解救出来,这才是其文化理论的皈依,所谓“文化保守主义”其实是以“社会”为本的“社会主义”。每当梁漱溟的政治实践遭遇失败,他就马上退回去做文化理论的建设工作,——这些都是同一思想的不同展开,对此,我们需要整体性地去理解。...
作者:吕新雨 时间:2013-11-10

篡改“奋斗”,尽丧理性-斥郭世佑之流

可怜文科“教授”郭世佑,以及一帮子文痞、小右,根本不懂古文,完全不识“与人”,竟把青年毛泽东的“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歪解成“跟人斗”、“人斗人”、“斗斗斗”,“以斗人为乐”,然后肆意攻击,胡乱“批判”。这真是“教授说话好颠倒,蠢才只会乱解嘲”也!
作者:林一章 时间:2013-11-10

莫其康:郑板桥的亲民思想--纪念郑板桥诞辰320周年

郑板桥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获得历史的优待,是因为他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表现在书画艺术方面,还表现在诗词文翰方面,更表现在政绩、政声及人品与作品的交相辉映。阮元在《题板桥先生行吟图》中说:“板桥先生出宰潍县,爱民有政迹。余督学时,潍之士犹感道之不衰。片纸只字,皆珍若圭璧,固知此君非徒以文翰名世也。”今天人们仍传颂着板桥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和亲民爱民的故事佳话。他的亲民思想至今不朽,彰显出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现实启示。...
作者:莫其康 时间:2013-11-10

新自由主义的政治伦理批判

纵观当今世界,霸权主义的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和话语的强势蔓延,民主制度以及民主程序的双重缺失,呈现出新自由主义主导之下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结构性特点。受到新自由主义主导之下的全球性政治霸权压迫以及全球性金融体系剥削的人们,为获得彻底的解放而不得不展开斗争。
作者:宋建丽 时间:2013-11-10

国际教育与帝国霸权的渗透、笼络及操纵

帝国主义软实力的目标,就在于维护和壮大其社会模式的特征、价值、信条和利益,使这种模式作为所有国家效仿的一种普世性范例,若是这样无法得逞,再以公开强硬的武力相威胁,陷这些国家于持续的危险之中。随着世界性危机的发生,以及帝国霸权被内部不断发酵的财政危机和社会—文化—政治衰落逼入死胡同,软实力和硬实力这两种力量形式的推行似乎都更加不计后果、孤注一掷。...
作者:詹姆斯·克瑞文 时间:2013-11-10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严防严惩虚假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众传媒是我们党重要的宣传思想舆论阵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抵制和防范虚假新闻报道,规范新闻采编秩序。
作者:刘晓凯 时间:2013-11-10

卫建林:中共群众路线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革命性地改造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在全部奋斗历史中进行理论概括的独特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这里找到自己生命的根基。群众路线已经作为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载入史册,而且可以断言,它还将在推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中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马也 时间:2013-11-09

红色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红色文化渗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依托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我们构建科学、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生动载体。...
作者:丁凤云 时间:2013-11-09

“两个否定”性质不同,不能各打五十大板

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想在中国来一次改朝换代,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说到底还是路线之争,就主观愿望而言,不是要推翻共产党,而是要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想搞垮中国,而是要更高更好地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两个否定”是截然不同性质的两种势力、两股潮流,“两个否定”都是错误的,但在具体政策实践上则需要区别对待,不可将其混为一谈而各打五十大板。...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3-11-09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