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不仅昔日优势不再,而且存在退化的现象。2008年金融危机和中国崛起是《经济学人》分析西方民主困境时总结出的表面原因。但寄望于中国模式失败,显然并不靠谱。从突破僵化路径、得以大刀阔斧改革的几个例外来看,难道只有冰岛式的“赖账”、希腊式的“丧权”或是撒切尔夫人式的铁腕,才能拉民主走出泥潭?...
作者:宋鲁郑
时间:2014-04-22
今天的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每个人都严肃庄重的参与其中。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两百个人坐在一起,探讨他们对于人生宇宙的认识、探讨他们的价值规范、探讨应该如何进行日常生活,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活动。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只有个别高校的专业课上才会有类似的场景。我不禁想知道,宗教信仰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者:Danight
时间:2014-04-22
自水门事件后,为限制政治黑金现象的肆意蔓延,美国逐步制定了一些对政治捐款进行限制的法规。在此之前,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政治捐款总额不得超过12.32万美元。2日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表明,这一总额限制不复存在。美国“钱主政治”的特质也因此再次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作者:温宪
时间:2014-04-22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深刻揭示了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客观规律。
作者:虞云耀
时间:2014-04-22
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到湘江血战,苏区红军经历了近于灭顶的惨痛牺牲。但这一切都值得,因为从遵义会议开始,中国共产党从现实中确立了共产党人发自内心尊重的领袖!
作者:理纯
时间:2014-04-22
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当前,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新精神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引,高度重视改革的方法论。
作者:程恩富
时间:2014-04-22
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是否应继续奉行蹈光养悔无所作为,还是应当与时俱进,有所作为,高举反霸反殖大旗,为建立公平、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作出应有贡献,对WTO既要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更应根据世界经济格局和实力对比变化,逐步适时改革WTO体制和现行的不合理的法规。
作者:于祖尧
时间:2014-04-21
今年第四期《炎黄春秋》刊登了该刊新春联谊会上20个人的发言摘要。洋洋洒洒,繁约不一。其中某些发言比较中性、平缓。但总体看来,多数发言可归纳为泄发了三股气。一曰为《炎黄春秋》一贯宠爱的推进“宪政”喧嚣呼号之妖气。一曰为《炎黄春秋》顶礼膜拜的西方反动势力头子美国评功摆好、百般辩护之媚气。一曰为《炎黄春秋》从不松动的反毛泽东、丑化毛泽东变本加厉之戾气。...
作者:诸葛司马
时间:2014-04-21
文学不能“虚无”历史。虚无和歪曲历史,不能公正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不能客观地描述和表现历史、任意践踏、随意评说、肆意消费历史,凡此种种,反映出在有关文学与历史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上产生了错误倾向。文学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意味着在文学叙事中,对一切有过正当价值判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否定,颠覆人类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对当下生活价值和精神标准的解构。...
作者:张江
时间:2014-04-21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推出的六集专题片《伟大的抗美援朝》,是一部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深刻感染力的佳作。作品尊重历史却不乏艺术灵动,饱含深情却不着意煽情,而是以翔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宏观的把握和谨严的判断,回望60年前那段风霜血雨、回肠荡气的历史时光,在捡拾尘封的集体记忆、缅怀英烈丰功伟绩的同时,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启迪与警示。...
作者:云德
时间:2014-04-21
其一,清末“预备立宪”是朝廷在一再错失和延误中国近代化时机的背景下,迫于内外压力的无奈之举。 其二,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不过是抵制革命和拉拢立宪派的一种手段,并无诚意。 其三,《钦定宪法大纲》充分暴露了清王朝借宪政之名行专制之实的用心。
作者:陈宇翔
时间:2014-04-21
在国家安全领域,所谓的绝对安全从来就不曾有过,未来也不会存在,对保证国家安全重要性迫切性的认知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冲淡。正因为发展形势好了,和平日子久了,才愈发需要强化忧患意识,愈发需要打磨出当年那股朝气锐气,愈发需要严重警惕骨子里潜滋暗长的麻木涣散。只有时刻深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才可能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作者:毛颖颖
时间:2014-04-21
大热美剧《纸牌屋》是一部描绘国会山与白宫如何勾心斗角的精彩大戏,赤裸裸揭露了各方利益集团如何操纵议员、议案和选举的“秘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真实的美国选举政治中,政党自身机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弱,活跃在后台的往往是各利益集团的“雇佣军”。对政界中人来说,这早已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作者:沈敏
时间:2014-04-21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资本似乎成为支撑和推动网络文学的主要杠杆和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文学样态,网络文学应有的另外一些元素和力量好像在淡化、在隐退、在萎缩,比如说文学的质地、美学的素养、文化的意味、精神的含量。
作者:白烨
时间:2014-04-21
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点评。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恩格斯就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给出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在120年后的今天,重温恩格斯的信件,仍可感受到他作为哲人的智慧光芒。...
作者:张煌
时间:2014-04-21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日益显示出特有的力量,对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强大影响。正确看待网络文化的价值观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金民卿
时间:2014-04-21
中国道路的成功,在于有一个代表人民的、有强大治理能力的国家,从而能够为市场经济和社会自治奠定公平正义的前提。如何使这样的国家永不变色,要靠完善的制度体系,这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
作者:李玲
时间:2014-04-21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性深处,除了现实利益考量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向善心、恻隐之心与庄严之心,更有实现自我价值与尊严的需要。所以,金钱关系固然是市场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关系,但万不能让其主宰我们的一切关系。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既有市场活力又有社会和谐的世界。
作者:卢周来
时间:2014-04-21
国民党的确知道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孙中山一直在强调要“耕者有其田”。但从实际来看,国民党的所谓“耕者有其田”只是停留在表面而已。尽管陈诚当年不断建议,要学共产党想办法把土地分到农民手里,但蒋介石根本不能也不敢搞这种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土地革命。
作者:理纯
时间:2014-04-21
胡耀邦与陆铿的这次谈话是促使他最终辞职的重要事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几根稻草之一。笔者在此整理出此事件的一些脉络,期望窥得事件之一斑,寻觅出个中某些玄机。
作者:王军学
时间: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