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昆仑岩:军队腐败程度空前 勿重演甲午耻辱

一支腐败之军是没有战斗力,打不赢战争的。甲午海战,装备不差日军的北洋舰队在战场上惨遭覆灭,其命运实际早由战前的昏腐注定。难道这样的历史耻剧,要在人民军队身上重演吗?加强反腐倡廉,解放军理所当然应走在前。
作者:昆仑岩 时间:2014-05-12

毛泽东是典型的慎刑主义者

毛泽东是一名典型的慎刑主义者,同时更是一名卓越的法治主义者。他在推行各项重要涉法工作尤其是涉及刑罚的工作时,无论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统筹协调时,莫不审慎、小心、严谨;他关注人命,讲求证据,恤施刑罚。概言之,他所做的,正是传统意义上慎刑思想最为典型的表现。
作者:迟方旭 时间:2014-05-12

历史夹缝中的“小人物”及其中国故事

《原乡》是一部读来令人心酸的小说,小说以国民党老兵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傅友诚等人的人生故事为核心,讲述了台湾开放探亲之前老兵们的乡愁及其人生坎坷,整部小说大气磅礴、荡气回肠,让我们看到了特殊历史境遇中一代人的情结,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深不可测的凝聚力。
作者:李云雷 时间:2014-05-12

马耀邦:新自由主义与中国

中国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候:改变方向,制定政策,保护本国免于跨国公司的掠夺性行为,重视研发,执行最低工资法保卫员工权益,保护环境;抛弃贸易依赖性,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废除世界贸易组织条款和知识产权制度,采取措施保护中国人民的粮食和能源安全。否则,中国人民将不断地受到惩罚,其生活永远处于低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环境恶化、资源耗尽,并丧失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
作者:马耀邦 时间:2014-05-12

王中宇:“逼宫”—到底是谁在逼谁?

这里我们看到了两个几乎无法沟通的群体,一个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富”们,一个是国家广大地区不得不外出打工的国民。两者没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价值标准,没有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没有共同的语言。当年最令孙中山痛心的,是国民成了一盘散沙。而今在唯生产力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价值观从整体观转为个体主义,国民被重新消解为一盘散沙,各层面的矛盾高速集聚。由此观之,到底是谁在逼谁?...
作者:王中宇 时间:2014-05-12

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使命

共产党人只有将共同富裕作为自身使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真正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们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作者:黄艳芹 时间:2014-05-12

詹得雄:西方的民主制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

令人惋惜的是,这种理想的民主制度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而人们看到的现实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民主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叫人惊恐。黑金政治、政党恶斗、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长远利益等等毛病已是公开的秘密。
作者:詹得雄 时间:2014-05-09

吴易风:西方学者“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哪些理论?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相继深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被危机严重困扰的西方各界人士对过去和现在流行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极度失望。西方学者在检视他们自己的相关理论的同时,不少人把目光转向马克思,并“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许多重要理论。这些发现,对于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分析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前途、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易风 时间:2014-05-09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

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看,无论是力量的对比,还是意识形态的交锋态势,仍然是“西强我弱”的状态,政治上的“宪政民主”、思想上的“普世价值”、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和文化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增多,部分党员干部在“淡化意识形态”思想的影响下,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
作者:张潇文 时间:2014-05-09

混合所有制——国企控股搞实业是关键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共同体,其性质取决于谁控股。在国企发展混合经济中,国资不坚持控股,而民资相对弱小,外资就必然乘虚而入,抢盘夺主,那就不仅是私有化,而且是附庸化!有些人鼓吹:加入WTO,就世界一体化了,我们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都放开了,实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可以敞开胸怀,拥抱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不要老想着谁控股。这种言论危害极大!...
作者:宋方敏 时间:2014-05-09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为准确把握“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笔者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主要关系入手,找出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特点、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周冠华 王世海 时间:2014-05-09

“普世价值”的理性解读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价值”,实现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自觉超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引领。...
作者:唐利如 时间:2014-05-09

用革命传统之魂凝聚中国力量

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他们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缺乏对基层一线和人民群众的深入了解,只有尽力补上社会实践这一必修课,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真正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作者:王浩雷 时间:2014-05-09

微信舆论特点及其带来的监管挑战

如果说以往媒介渠道上的舆论还是可以测量的,那么微信传播的舆论则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而对于舆论引导的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不知道舆论在哪”、“舆论是什么样子”、“谁是舆论的主体”。如果没有对这种新媒介确切的把握,那么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时刻,它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将是难以控制的。...
作者:赵云泽 时间:2014-05-09

美国利益集团对媒体话语权的控制

美国媒体拥有话语权,是与其物质基础密切相关的。从“便士报”诞生到广告的崛起,美国媒体更趋市场化。而1980年代的媒体并购潮,则在加速集团化进程的同时,也带给美国媒体全方位的改变。美国的利益集团对媒体话语权有很强的控制能力。
作者:张国庆 时间:2014-05-09

一张党证与一位苏共党员的自白

没有了共产党,像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样的地缘政治实体在当前的历史阶段根本无法存在。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感的唯一核心。如果今天解散了中国共产党,明天伟大中国也将不复存在。
作者:格拉奇科夫 时间:2014-05-09

李玲、刘国恩、赵耀辉谈医改与养老

1978年中国的医疗卫生制度被当作榜样在全球推广,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惟一解决基本医疗卫生问题的典范。那时医疗费用水平很低,人均一年大概是8元,个人支付比重不到20%,政府支付三分之一,其余是社会支付。
作者:李玲等 时间:2014-05-09

纳粹主义复活:德国《明镜》杂志号召整装备战

德国媒体大量的战争宣传是德国军国主义回归最明确的信号之一。保守的德国世界报和法兰克福日报,自由派的《德国南方人》和《时代周报》以及green taz 报纸都发出了大量强烈要求增强军备并且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手段的文章。
作者:Peter Schwarz 时间:2014-05-09

美国几十年如一日的对华战争(一)

从我记事以来,美国就一直对中国发动着不曾宣战的战争,在参加北朝鲜反抗帝国主义的战争中,中国非常幸运地避免了核打击。然而,这并不意味那几年着美国没有继续他们摧毁共产主义中国的战争,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作者:Robert S.Rodvik 时间:2014-05-09

浅析苏军腐败是加速苏联解体重要因素

腐败导致军队成为资产阶级利益代言人。在社会主义社会,军队由无产阶级领导,为广大人民利益服务,但一旦社会主义军队形成特权阶层,这支军队就有转变阶级立场,最终灭亡党、灭亡社会主义制度的危险。腐败让苏军这支原本以捍卫苏联各族人民利益,乃至解放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己任的部队,堕落为某些政治家和利益集团的工具。...
作者:尹易鹏 时间:2014-05-09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