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即“党指挥枪”,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学说与中国军事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绝不是为了一党私利,而是为了维护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
作者:姬文波
时间:2014-05-19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夯实思想理论和舆论基础,尤其要以习近平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正本清源,消解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尤其要注意消解把“消除国有企业”与“实行宪政”结合起来套搬西方模式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误导。只有充分消解这些思想理论和舆论迷雾,才能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历史定位。...
作者:程言君 徐敏 程昊
时间:2014-05-19
1952年下半年毛泽东急于结束新民主主义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对当时贪污腐化原因的片面认识、对社会主义能尽快提高与发展生产力的期盼与信心以及广大民众要求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民意。此外,东欧新民主国家建国后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也促使毛泽东尽快结束新民主主义建设,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作者:赵东苹 武国友
时间:2014-05-19
《华盛顿邮报》4月6日在“国家安全”刊头下发表彼得•芬恩的长文,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最新解密的一百三十余份档案,追溯冷战期间,西方情报机构利用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做宣传武器和破坏的工具。
作者:康慨
时间:2014-05-19
我们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经济改革基本理论,而“西化”改革论起着破坏改革的负作用;“西化”改革论旨在摧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具有导致亡党亡国的极大危害性;促进经济改革理论科学化,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走出对“西化”改革论的认识误区;当前应当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推进党的经济改革基本理论具体化,抓住现实经济问题的主要矛盾推进改革,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经济改革理论科学化。...
作者:何干强
时间:2014-05-19
如果人是平等的,劳动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则是巨大的财富输送,这里面的差别就是定价权最直接的体现。对此如果你是一个富国而不是不得不给世界打工的制造工厂,肯定是要搞贸易保护主义的,是要关税来平衡补偿劳动力价值差别的。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时间:2014-05-19
今年是蕾切尔·卡逊去世整整50周年。当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半个世纪前,当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后,她遭受了怎样的攻击和诋毁。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曾经介绍过,当时攻击和诋毁卡逊最猛烈的,就是今天大力推广转基因的美国孟山都公司。
作者:刘仰
时间:2014-05-19
耐人寻味的是,当前,因为乌克兰问题,美欧对俄罗斯政治上施压、经济上制裁、外交上孤立,虽然俄罗斯国内群情鼎沸、空前团结,但其外交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是可想而知。此时此刻访华,既是普京继今年初乌克兰危机后首次出国外访,也是他首次现身于多边外交场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自然会引起外界关注和解读。...
作者:关健斌
时间:2014-05-19
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泥土巢的博客独家披露了著名作家浩然(1932——2008)写于1966年2月14日的一首歌颂焦裕禄的诗歌《焦裕禄同志,我看到了你》。这首诗没有在报刊发表过,这是它被尘封48年之后,首次与读者见面。
作者:浩然
时间:2014-05-19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适时推出了李慎明同志的专著《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
作者:李闽榕
时间:2014-05-19
中美关系怎样发展,俄罗斯可能施加的影响与干预的手段实在有限;俄美关系怎样发展,中国所能施加的影响与干预的手段也实在有限,但是,对于中俄关系的发展走向,美国所能施加的影 响与干预的手段实在深不可测。如果中俄两国对此真的认识不足、不能超越,那么可怕的危险就有可能在他们各自前面的道路上等待着他们。...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4-05-19
经济发展或土地征用产生密集利益,密集利益导致利益博弈。利益密集型地区治理的首要问题是解决钉子户问题,由此展开利益密集型地区治理的内在逻辑。为了解决钉子户提出的 问题,利益密集型地区目前大多采用“摆平术”,且往往会援引体制外的社会势力。体制外社会势力进入正式的治理过程,可能导致基层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作者:贺雪峰
时间:2014-05-19
经济增长与效率当然是发展所需要的,但不应由政府来越俎代庖,主要应由市场发挥作用。但一旦发生老百姓买不起药或药厂因利润低不生产低价药这样的事,正好是政府需要出面制订新规则的时候。因为,权利是不能用效率来衡量的。在需要保护权利的时候,即使不符合效率的事,我们也必须去做。
作者:卢周来
时间:2014-05-19
奥巴马前脚刚走,菲律宾、越南就像打了强心针一样异常亢奋,纷纷出来挑衅中国,向后台老板表忠心。
作者:罗援
时间:2014-05-19
西方政见不同、东主各异的主流传媒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却异常一致,不存在中国主流舆论所呈现的不共戴天的分裂。这种一致性正是我们中国人根本想象不到、内层密切相连的统一上层建筑。法国电影人如擅自越过Unifrance机构与外人谋,不会被政府下禁令但会被整个电影界扫地出门。是什么推动他们共同去做这事呢?...
作者:边芹
时间:2014-05-16
五四运动时期,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中国大地兴起了一场青年知识分子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热潮。一大批有志青年怀着满腔热血,到欧洲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有数以千计家境贫寒的知识青年来到欧洲文明的中心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他们通过勤工俭学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立志归国后通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
作者:李玉勤
时间:2014-05-16
由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制作播出的特别系列节目《伟大的抗美援朝》,真实还原了那段同仇敌忾、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激荡起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作者:严力强
时间:2014-05-16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思想和历史进程,科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依然竞争、较量的今天,如何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作者:顾海良等
时间:2014-05-16
观察2003年底以来的乌克兰危机,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衙役押着犯罪的和尚,从某地到某地,夜宿旅舍。和尚趁役押睡梦中给他剃发,然后逃逸。清晨衙役发现,自己的头上净光,惊呼:“和尚在此,我在哪里?”
作者:马也
时间:2014-05-16
这些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和网络争论不休,首先是争论所谓“普世价值”,后面争论“民主”,最近一段时间里争论“宪政”,控制着话语权的一方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以后,就占领了道德高地,给不同意见一方贴上负面标签进行打压。
作者:北部湾的风
时间:201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