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并不主张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健全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自由“竞争性市场体制”。他的主张符合党中央一再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吗?他给出的这种“唯一可能的出路”,如果不属于改旗易帜的邪路的话,又是什么呢?!
作者:方兴起
时间:2014-05-26
他们之所以要把所倾销的民主社会主义和名为社会主义实为新自由主义之类的货色,歪曲地引用几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加以掩饰,就是为了以假乱真。
作者:有林
时间:2014-05-26
腾讯手机新闻为什么要栽赃嫁祸?而且被他们栽赃嫁祸的对象不是别人,赫然正是习近平。乍一听这似乎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其实又并不奇怪,事情的出现有其必然。习近平上任至今,其表现迥异前任,办了不少硬事,也“得罪”不少人。
作者:闲言
时间:2014-05-26
说起来这真是当代中国一个既难堪又无奈、既可恨又可悲的现实。凡事都要看看美国的脸色,这已经成为一些中国人习惯性甚至下意识的举动,比如,许多中国所谓的“异见”人士之所以在中国混不下去之后可以飘扬过海翱翔于“自由世界”,原因就是美国变了一点脸色。美国一变脸色,美国一施加压力,不管多么不情愿,最终也还是得买美国的账,许多事情都是这样。...
作者:张志坤
时间:2014-05-26
崔永元有着深厚的底层情怀和朴素的正义感,但和他的情感世界相反,他的世界观却是和仇视毛泽东时代,完全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自由派公知高度重合。这也就意味着,崔永元的精神世界是分裂的,他“理性”反对他的情感,而他的情感却反对他的“理性”——也许,这就是他罹患抑郁症的真正原因。...
作者:郭松民
时间:2014-05-26
第三次被捕入狱使陈独秀明白了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革命的成功还必须借力行船,靠自己一个人单干、蛮干是不行的。
作者:丁晓平
时间:2014-05-25
近期多起恐怖袭击均由“东伊运”组织策划,而美国却将“东伊运”从全球恐怖组织的名单中删除。更有甚者,美国还不顾中国警告公开扶植世维会等疆独势力,东伊运等恐怖组织由此合法地获得大量经济支持。
作者:传灯
时间:2014-05-25
中央在大型客机的整体产业、在中俄合作宽体客机项目上估计是已经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中国的装备工业、航空工业、化工业、高科技产业等相关产业界、科技界、投资界都应该抓住重大机遇,乘风而起,大步向前。
作者:墨翟
时间:2014-05-25
用“国资一股独大”来否认国资控股国有企业及其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并以此为由主张大规模稀释国有企业股权,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真理由,而是伪命题,其中有陷阱和私利。
作者:夏小林
时间:2014-05-25
中国梦不是“宪政梦”,不是“自由放任梦”,不是“普世价值梦”,也不是“个人主义梦”
作者:钟君
时间:2014-05-25
中国楼市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现象,它在美元格局中成为国际职业资本运作的特殊领域,楼市应当去金融化,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选项,更是一个战略选项,我们必须从国际战略高度看待和重视楼市去金融化的意义。
作者:张健
时间:2014-05-25
一说到“领导” ,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官,就是权,而党内个别领导干部也往往把自己担负的领导职务等同于“官”和“权”,忘记了共产党的领导的真正内涵,淡化了作为党的领导的责任、本质和根本方法,结果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破坏了党群关系,损害了党的事业。
作者:胡占君
时间:2014-05-25
目前不仅成熟资本主义国家身陷经济危机,而且“停滞—金融化陷阱”也使社会民主主义遭遇危机。从诸多方面可以表明,“停滞—金融化陷阱”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末日,社会民主主义再也无法指望会促进经济增长,重新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经济处于停滞而非增长状态,是当今的社会现实。
作者:[英] 比尔·布莱克沃特
时间:2014-05-25
中日博弈,根在美国。以日制华,一箭双雕。国家关系,莫过利益。价值观何?义利相交。
作者:葛洪泽
时间:2014-05-25
“泛文学化”不是个好东西,就像“泛市场化”、“泛商品化”不是好东西一样。这个贬义词不是谁人的随意杜撰,它就隐身于当下文坛甚是汹涌的当家潮流。
作者:李万武
时间:2014-05-22
现在该是拆除人为设置转基因食品“信息屏障”的时候了。研究这一问题显然不能再就事论事了,必须站在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高度认真加以调研解决。建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来抓这一问题,力争先在大豆问题上取得突破。不能再听任个别部门不作为甚至甘为美国孟山都公司作“带路党”。
作者:糜振玉
时间:2014-05-22
中央情报局与毒品的联系不限于在美国和委内瑞拉,而是从战后以来逐步扩大到世界上。美国确实试图发挥它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的影响力,但是作一个民主国家,它不能将美制武器运到这些地区。这样,就发展了由当地贩毒分子资助和支持的军队。这种行动模式逐渐变成一种普遍的规则。
作者:马克西梅•夏克斯
时间:2014-05-22
4月30日,《凤凰周刊》2014年第12期刊登封面故事《一个维吾尔人的家庭史》,通过一个传统和田维吾尔族家庭30多年来在和田、内地的经历和感受,试图令读者更多地了解维吾尔族人的经历和内心。该文由库尔班江•赛买提口述,《凤凰周刊》记者张弛采访整理完成。
作者:库尔班江•赛买提
时间:2014-05-22
《炎黄春秋》上述三篇文章放在该刊“一家言”的栏目中登出,表明《炎黄春秋》是当下中国社会中与党、与社会主义制度唱对台戏的一家。这三篇文章是扔向我们党、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黑色集束手榴弹,是杀党杀人民的凶器。但是他们不会想到,也不愿想到,他们这番“行为艺术”恰恰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作者:钟玛
时间:2014-05-22
《炎黄春秋》向共产党宣战:马克思主义才是历史虚无主义?一文在网上引起网友的强烈共鸣,被网友广泛转载与讨论。绝大多数网友对共产党治下竟有如此公然反党的刊物而大感愤怒与不解,纷纷要求按照党章宪法依法严肃处理《炎黄春秋》反共反毛的颠覆行为。
作者:甄贾
时间: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