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重要新闻更多

精华文章更多

李讷为何说“我虔诚地信仰毛主席”?

夜幕降临,韶山冲上空,一场不期而至的阵雨,仿佛是毛主席知道了爱女来看他,留下了思念的眼泪……7月11日晚,毛泽东女儿李讷和丈夫王景清一行冒雨回到家乡韶山,观
作者:李海年 时间:2014-07-14

卢麒元:国际资本最后的盛宴

热钱再一次蜂拥而入。7月1-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不到24小时内,共分5次入市,阻止港元兑美元升值,捍卫香港的联系汇率制。香港金管局通过购买美元,售出港元的方式,直接向市
作者:卢麒元 时间:2014-07-14

贺雪峰:谁是农民?——“路线之争·新三农辩论”系列之四

一、 当前对三农政策具有重要影响的话语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实践理性,一种是道德理性。实践理性关心真相,道德理性关心立场。前文讲的是实践理性,而当前影响三农政策的还
作者:贺雪峰 时间:2014-07-14

梁柱:自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实践原则

自觉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实践原则 梁 柱 ( 首发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 ) [摘要] 党的纲领,是党为确定自己奋斗目标而举起的
作者:梁柱 时间:2014-07-14

坚持以公有制主体为社会主义道路基石的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以公有制主体为社会主义道路基石的四项基本原则 程恩富(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世界政治经济学会长、全国人大代表)
作者:程恩富 时间:2014-07-13

美国政府实验室致命病毒外流 或被恐怖分子利用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1日说,美国几家高度戒备的生物实验室近期连续曝出安全漏洞事件:在一起事件中,数十名实验室研究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活跃的炭疽病毒“共处&rdquo
作者:综合 时间:2014-07-13

十问国资委张春晓,你为谁擂鼓,为谁鸣金?

  中美经济战略唇枪舌战之际,中国证券报刊发国资委专家张春晓针对国企混合制改革观点,大家听了,没有一点点动力,这不是冲锋号而是鸣金收兵,网民也有的怒气中烧,火冒三丈。(张
作者:点子牛 时间:2014-07-13

鲍盛钢:世界大陆时代的回归?

1453年5月29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那一天对于世界历史如此重要,以至于许多历史学家把它看作是欧洲中世纪的下限,事实上1453年也标志世界大陆时代的结束,代之而
作者:鲍盛钢 时间:2014-07-13

中国崛起:真正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核心提示:中国要真正成功崛起,就不得不直视这些挑战。如果说西方的智慧是理性思辨,东方的智慧则是体现在超强的生存能力和务实主义。我们也相信,一个以五千年文化为底蕴的中国,
作者:宋鲁郑 时间:2014-07-13

“9•11”以来美国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战略

“9•11”以后,美国对华奉行接触加遏制战略。伴随着对全球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追求、固有的资本主义扩张本能、霸权主义的思维和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美国对华意
作者:董德 侯惠勤 时间:2014-07-12

一个通天右派与毛泽东的终生情结

毛泽东根本无派别之见。在他心目中,只有立场观点之分,而无个人成见之别。不论是右派、左派,只要不是反人民派,他都会以一颗同情之心,倾情关怀。   1957年,福建莆田人李庆霖在
作者:雨后青草地 时间:2014-07-12

警惕“临时工”心态

这里所说的“临时工”,不是通常意义上没有正式编制、临时参与某项工作的聘用员工。而是带着特定使命、具有特殊身份、到某个重要岗位担任一定公职的工作人员。无
作者:朱铁志 时间:2014-07-12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并未过时

核心提示:从今天的现实来看,尽管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方社会结构经历了重要的变化,但不可否认,财富、收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平等却更加发展,当代西方社会的政治对抗更突出的
作者: 时间:2014-07-12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弥天大谎被当场戳穿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弥天大谎被当场戳穿!——孙经先教授和杨继绳先生就“饿死三千万”问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直接对话
作者:宪 天 时间:2014-07-12

梁柱:党的防止腐蚀方针确立及其初步实践的历史经验

党的防止腐蚀方针确立及其初步实践的历史经验 梁 柱 防止和反对腐蚀的问题,说到底,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能否保持人民政权
作者:梁柱 时间:2014-07-12

刘仰:西方的伪君子面目,令人恶心

自从美国驻华大使馆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把PM2.5引入中国后,环境问题便在中国成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的确是存在的
作者:刘仰 时间:2014-07-11

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梁 柱
作者:梁柱 时间:2014-07-11

红色经典,叩响崇高——就《十送红军》答中国红色文化网记者问

红色经典,叩响崇高   ——就《十送红军》答中国红色文化网记者问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忽培元 首发红色文化网,转载请
作者:忽培元 时间:2014-07-11

毛泽东原专职图书管理员谈毛主席晚年读书

7月10日,人民网发表《毛泽东原专职图书管理员谈主席晚年读书的十个特点》,和各位网友一起缅怀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晚年的读书生活,从毛主席的读书细节感受毛主席的伟大。
作者:徐中远 时间:2014-07-11

话题

更多

高山仰止

时代脊梁

红色视频

杜鹃花开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