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的“斗争”学说宜兴紫十九大报告振奋人心,亮点、突破、新意颇多,其中,“斗争”一词的使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种一贯的而又是全新的思维方式。
作者:宜兴紫
时间:2017-11-03
刘润为应邀到桂林师专讲学梁福根10月31日下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甲山校区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教授应邀为该校师生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梁福根
时间:2017-11-03
中将铿锵发声:坚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李殿仁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大学原政委 李殿仁 中将历史虚无主义也是舶来品,源自拉丁文,德国哲学家雅各比在1799年《给费希特的信》中首次使用。
作者:李殿仁
时间:2017-11-03
中国近代百年,最懂工业是毛泽东!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中国没有任何现代化工业。从清末的洋务运动到民国期间,我国建立了一些工厂,比如比如中国第一条铁路是慈禧年代建立
作者:
时间:2017-11-03
毛主席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伟人?钱学森二十世纪初,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历史突然改变了轨迹。“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以
作者:钱学森
时间:2017-11-03
毛泽东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结构大师”,从铲地基到起房子,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从铲地基到起房子:彻底终结旧中国一盘散沙1949年之前的中国,就是一盘散沙的中国。
作者:
时间:2017-11-0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突破周绍东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诞生,都是以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作为先导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曾实现了
作者:周绍东
时间:2017-11-02
习近平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从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7.7岁,体会“青年当自强”刘继楠据新华社报道,今天,在仅有18平方米的中共一大会议室原址,习近平听取了中共一大召开过程的
作者:刘继楠
时间:2017-11-02
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奋勇前进张全景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远道而来,我表示热烈欢迎!今年是十月革命胜利一百周年,第八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围绕“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
作者:张全景
时间:2017-11-02
石言之:从发电量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持续超高速增长群众利益翻阅建国至今的经济发展数据,深感当前对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一些人用“经济崩溃”来描
作者:石言之
时间:2017-11-02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要领——提高领导干部统筹运作能力赵营波摘要:现代可持续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提高统筹运作的能力,既要全面协调万无一失,又要提纲挈
作者:赵营波
时间:2017-11-02
蕴含中华文化底色和社会主义深刻理念的“一带一路”精神 朱志华党的十九大在阐述新型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理念、目标、原则等一系列问题上,给“一带一路&rdq
作者:朱志华
时间:2017-11-02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李雨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毛泽东在抗日战
作者:李雨檬
时间:2017-11-02
朱德之孙朱和平:爷爷是农民成才的榜样张 国朱德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张国,原题:朱德之孙朱和平:爷爷是农民成才的榜样 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
作者:张 国
时间:2017-11-02
党员必看!党章做了哪些修改?这篇文章细致到标点符号“通过!” 10月2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大会表决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作者:
时间:2017-11-0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拥有超强纠错能力 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直播时讲到,我们要“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最后这八个字,唤起了
作者:
时间:2017-11-02
中共一大会址是怎么重新找到的?中共一大会址内景原标题:一大会址的记忆与见证一大会址是怎么找到的1950年夏末,为纪念建党30周年,上海市委展开了寻访中共一大会址的工作。这项任
作者:
时间:2017-11-02
十九大报告贯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集中到一个字,就是“正” 郑 彪 关于传统文化,报告精彩纷呈,亮点多多,哪一点最亮,见仁见智。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纷呈的亮点,更是全
作者:郑 彪
时间:2017-11-01
十八次全国党代会的历史细节与时代转折冉 昊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召开了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细究党史,会发现有很多疑问有待挖
作者:冉 昊
时间:2017-11-01
今天的头条只留给他,那个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的男人原标题:今天的头条只留给他,那个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的男人今天是钱学森逝世8周年纪念日在中美两国都被奉为领域神人、天才美
作者:
时间: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