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棒:警惕这场网暴是某种势力对正义力量的有组织反扑
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被网暴或是某种势力对正义力量的有组织反扑
——不能让“威海7.22”事件重演
千钧棒
《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二十七条 在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有损纪念英雄烈士环境和氛围的活动的,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及时劝阻;不听劝阻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英雄烈士保护工作的部门、文物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规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纪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
12月14日,某大学有个叫宋某一的在课堂上公然质疑“南京大屠杀30万名同胞遇难”……她认为30万只是“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概述”。她在课堂上信口开河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
然后学校很快作出了反应,开除了宋某一。
紧接着,有人把上传视频的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照片和电话号码在网络上公开,于是,一帮人对大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实施了网络暴力。
对宋某一的胡言乱语,已经有很多人写文章反驳,我就不重复了,本文主要就国内某种势力发起的对大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网络暴力发表评论。
这件事首先让我联想起“威海7.22”事件,
2015年7月22日,QQ空间有名的自干五侯聚森在微博爆料自己被百度“纳兔”吧的几个混混用甩棍、辣椒水等凶器围殴,几处受伤。对于这件政治色彩很浓的事件,当地公安机关当成个治安事件处理,并且各打五十大板。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爱国网友强烈要求惩办凶手,同时,自由派公知也在网络上组织了对侯聚森的网络围攻。
央广网对此发表评论:
文章指出:近日,百度一个名叫“纳年纳兔纳些事”的贴吧被封。这个贴吧的肮脏程度,令人触目惊心。里面一些活跃分子,长期宣扬反党言论,污蔑、丑化、中伤党和国家领导人,丑化中国历史,对抗战、建国等历史进行歪曲抹黑,有组织有预谋地对意见不合的青少年进行长期欺压、恫吓、凌虐,人身攻击、恶语谩骂、追踪围剿、人肉搜索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并且祸及家人亲友,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黑恶势力。该贴吧因为严重触犯法律底线,遭到有关部门的封禁处理。
近些年,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甚至出现了网络暴力转化为现实暴力的现象,严重干扰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一些人长期聚集在一起,通过贴吧进行串连,用低级下流的手段,盗取未成年人的QQ号、微博微信帐号,线上对其进行侮辱、谩骂、人肉,线下伙同多人对其进行殴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而这些被欺压的青少年不知道如何申诉,如何自我保护,惶惶不安,陷入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状态,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进行对抗。
当年8月3日下午,公安部就“纳吧”被封一事发题为《清除网上黑恶势力事关国家安全》的微博,点名批评了纳吧是网上的黑恶势力,并指出“网上黑恶势力的实质是教唆青少年成为西方反华势力颜色革命的马前卒。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颠覆活动绝非一般性治安事件”,微博全文如下:
“【清除网上黑恶势力事关国家安全】类似于‘纳吧’的网上黑恶势力的实质是教唆青少年成为西方反华势力颜色革命的马前卒。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颠覆活动绝非一般性治安事件,社会各界要高度警惕,以必胜的信心与其进行长期性斗争,将依法治国落实到深层次和方方面面。”
在微博结尾处@共青团中央,并随文附了《清除网上黑恶势力事关国家安全》的长文。
我之所以在这里重提“威海7.22”事件,是因为这是当年的自由派公知对爱国网友进行“定点清除”的一个典型案例。
十年前,在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叫嚣要依靠中国的5亿青少年网民扳倒中国的时候,国内的自由派公知紧密配合,发起了对表达爱国热情的人的定点清除”——造谣诬蔑罗援,攻击戴旭,谩骂在春晚上演唱《英雄赞歌》的演员,围攻表达在路过天安门时的崇敬之情的赵雅芝,连未成年的侯聚森也不放过,除了“纳吧”的网上黑恶势力聚众对他进行殴打以外,还在网络上组织了对他的大规模围攻。
宋某一事件曝光后,网络上的自由派人士对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再现了六年前围攻侯聚森的闹剧。
否认南京大屠杀并不是宋某一的发明,多年前日本的右翼势力就鼓噪同样的论调了,她只不过是拾人牙慧。
诡异之处在于,根据国家的规定,12月13日,在南京市举行了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的公祭仪式,而次日的12月14日,宋某一就在课堂上大放厥词,换个说法否认南京大屠杀。
在有大学生把视频发到网络上后,有人把将视频上传到了网络的大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照片等信息贴在了网上,包括姓名、家庭住址、手机号以及其他相关的极度隐私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同时向被开除的“宋某一老师”致敬。
11月17日,一位自称是举报宋某一的大学生(并非视频拍摄者)遭到了大量的网络暴力;这些网暴中甚至包含着恶劣的言语恐吓
这位揭发“精日教师”的正义之人称,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自己在看到宋庚一的视频之后出于愤怒,然后将视频上传到了网络。
大学校园曾经作为自由化思潮泛滥的重灾区之一,为了配合美国的在中国实施颜色革命的罪恶目的,一小撮教坛败类不遗余力地要把大学课堂变成培养黄之锋之流的颜色革命马前卒的加工厂。《辽宁日报》曾经是最早揭露并且批评这种现象的媒体,当时也受到了自由派的围攻。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洪博培之流的阴谋破产,黄之锋也进了监狱,在美国这个反面教员的教育下,中国新一代年青人不但没有成为洪博培们希望的“扳倒中国”的力量,反而成为了汉奸卖国势力的掘墓人,这让国内的第五纵队痛心疾首,但是又无可奈何,只有使用网络暴力这一招,企图通过对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定点清除”,发起对正义力量的疯狂反扑。
果不其然,就在“精日教师”宋某一被处理之后不久,一场针对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网暴揭开了序幕。它们先是曝光他的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然后招致全国范围内的精日分子对该学生进行了一场疯狂的信息轰炸,用词狠毒,简直不堪入目。细心的网友通过该学生贴出的那些网暴者短信截图里的手机号发现,里面竟然疑似还有“武汉某区原副检察长”、“大学教授”、“山西某地交警”、“某三甲医院主任”等公职人员:
我们细心对比,六年前央广网的那篇评论仍然适用于这次事件:
“里面一些活跃分子,长期宣扬反党言论,污蔑、丑化、中伤党和国家领导人,丑化中国历史,对抗战、建国等历史进行歪曲抹黑,有组织有预谋地对意见不合的青少年进行长期欺压、恫吓、凌虐,人身攻击、恶语谩骂、追踪围剿、人肉搜索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并且祸及家人亲友,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黑恶势力。”
事到如今,这件事的性质已经不是针对宋某一老师或者是针对大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个人问题,而是在美国拜登政府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以后,曾经暂时蛰伏的自由派公知被统一唤醒以后,发起的对正义力量的一次疯狂反扑。从他们的竭斯底里的咒骂中,也不难看出新一代的觉醒令他们产生的绝望。
别看他们在泼妇骂街的过程中还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但是这些遮羞布忽悠不了别人。
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把宋某一在课堂上的不当言论转发到网络上是“不尊师”吗?
记得在2003年,美帝以一瓶洗衣粉作为证据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公知余某与他的老师观点不一致并且站到了对立面,他的解释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话也可以用于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身上。
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这叫举报甚至是告密吗?
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向谁递交了举报信?没有吧。另外,宋某一在课堂上的大庭广众公开发表的言论,如果是正确的的观点,她既然是能够在课堂上发表,为什么发到网络上就变成了告密?如果是错误的观点,既然是不能公之于众的,她为什么在大学课堂上对大学生放毒?
同时,这也不是什么隐私,正所谓“公众人物无隐私,对于人们尤其是公众人物在社会上的不当言行,被曝光到网络上,这已经是这些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常态。雷政富冤不冤?“表哥”杨达才冤不冤?还有很多公众人物的不当言行被别人放到网络上冤不冤?公知们不是常常标榜言论自由吗?怎么别人的言论自由与他们的政治立场不一致,在网络上曝光就变成十恶不赦了呢?
宋某一这是学术探讨吗?
如果宋某一的教学研究会上发表如此观点,即使同样是错误,也许性质不至于那么严重,但课堂不是学术探讨的场合,教师法和教师道德规范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发表违反法律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与国家大政方针相违背的言论。既然宋某一的言论能够在大学课堂的公众场合发表,那么发到网络上你怕什么?
用《英雄烈士保护法》严格衡量,虽然宋某一的不当言论还不一定算是直接“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但是不顾伤害全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罔顾事实,拾人牙慧,按照日本右翼分子的口吻否认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的人数的真实性,最起码是严重的错误,并且是在课堂上这种这种公众场合对学生发表这种错误言论,大学生出于义愤,在课堂上提出异议无效以后,按照网络上的包括平时自由派公知的行事习惯,发到网络上根本没问题。相反,某些人把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的极度隐私的个人信息公布在网络上,不但是严重的政治问题,而且涉嫌违法。
用六年前央广网的那篇评论中的一段话,仍然可以深刻揭示这次事件的性质。宋某一的行为属于“丑化中国历史,对抗战、建国等历史进行歪曲抹黑”,而那些自由派人士对大学生揭发“精日教师”的学生进行的“恫吓、凌虐,人身攻击、恶语谩骂、追踪围剿、人肉搜索等”,实际上是在美国拜登政府的指挥棒下对正义力量发起的一次猖狂反扑。
他们能够得逞吗?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sdjl/zsfz/2021-12-19/7289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