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发一个“弹”奖金是10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研发一个“弹”奖金是10元
朝鸣1933z
“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是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在患癌症住院时说的一句话。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今天是邓稼先94岁诞辰,他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邓以蛰曾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曾告诉邓稼先:“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邓稼先也一直遵循父亲的话,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读物理学博士。
邓稼先一家人
由于邓稼先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邓稼先只有26岁,再加上有张可爱的娃娃脸,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等都亲切地叫他“娃娃博士”。获取学位后的第九天,邓稼先便毅然登轮回国,并随后投入到我国原子弹研究当中。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
此后28年间,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连邓稼先的妻子都一直不知道他从事什么工作。由于当时条件艰苦,邓稼先和同志们当时只能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常常是工作到天亮。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邓稼先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时间紧任务重,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见过邓稼先在重大试验方案上签字时双手颤抖的样子。
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和同事陈辅之都曾回忆道:邓稼先一紧张就会心慌,每次一接保密电话,他的手都发抖,说话的声音也不自然。这里面既有性格因素,更因为他肩上的责任实在是“重于泰山”。有一次,他给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因为试验结果不太理想,他的手又开始发抖。周总理跟他开玩笑:“稼先同志,你这么紧张,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万一心脏病发了可不得了。”他才稍稍放松下来。
邓稼先将我国核武器研发事业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85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看望身患癌症的邓稼先时问起国家为两弹研发的有功人员颁发奖金的事情。邓稼先说:“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原来,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发给整个“两弹”科研队伍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钱,受奖机构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分下去。邓稼先当时拿到了最高的奖励级别,但每一个“弹”只有10元钱。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sdjl/zsfz/2018-06-28/5114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