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林: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正确认识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在新征程上,要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必须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把握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2]这就清楚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中,“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主体部分,是构成这一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把握住“十个明确”,就掌握了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十三个方面成就”全面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实践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十三个方面成就”就能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把握。“十四个坚持”是对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和原则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对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作了整合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联系起来、贯通起来,全面理解,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与“两个结合”的明确提出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3]
在党的百年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这个过程经历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英勇斗争和艰辛探索的过程。在党的幼年时期,即党在刚刚建立后的10多年里,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受了极大的曲折和损失。经过遵义会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历史性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引导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不行,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本土化也不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是胜利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思想理论原则,开始产生毛泽东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胜利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并建设了新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破坏,奋斗不息,成为东方一个具有世界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同时以博大胸怀吸收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毛泽东精通诸子百家,熟悉中国历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并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功进程,实现了党的百年史上两个历史阶段实践的伟大飞跃。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期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邓小平提出了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命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同时注意吸收“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抑制和遏制当代资本主义道德沦丧等危机,取得积极效果的事实[4]。当时,我们党认识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5]。显然,在新时期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包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容。
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学和考古事业的发展,使中华民族的信史范围不断向远古方向延伸。新时代,国内对于中国上古史和中华文明史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展,中华民族的信史已经延长到夏代,中华文明史长期领先发展并且“不断流”的连续性等特点已成为史学界共识,中华文明的现代价值更加清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和世界范围的持续升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成为当今中华儿女的追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渐把挖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梦服务,提上更加突出的日程。2013年,习近平就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6]
党的十九大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7]。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实现“两个结合”的号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提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境界,也推动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明确提出的过程,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发展并展现光明未来前景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明确提出,将指导全党全国人民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更加丰富的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创新思想成果。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根据当今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以创新思想回答一系列重大的时代课题,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形成的三次飞跃,在其所在的历史条件下也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我们今天运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也必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新境界。
三、深入理解、把握和运用“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
对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两个结合”是对百年党史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整个历程、整个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而不仅仅是对新时代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新的飞跃中,虽然当时没有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明确概括,但是却存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事实。我们党自诞生之时起,就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植根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土壤的必要。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进程中,长期坚持了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马克思列宁主义才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同时,习近平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作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习近平的文化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十个明确”的重要思想体系当中,也体现在其他许多重大的创新理念和思想当中。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吸收和借鉴了民为邦本、天下为公、为政以德等传统治国理念;党的好干部标准就吸收和借鉴了任人唯贤、选贤与能、正己修身等古代吏治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吸收和借鉴了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传统邦交之道。大量事实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其三,开辟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实际上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的伟大成果都是依靠“两个结合”实现的,开创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也必须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一方面,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坚持“两个结合”,深入研究回答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办法;另一方面,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生命力。
注释:
[1]《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7日。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17页。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7页。
[4]陈先达:《静园论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2页。
[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6页。
[7]《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1页。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7页。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
(本文原载《毛泽东研究》2022年第6期,授权红色文化网发布)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23-06-19/8236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