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对于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深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赋予了“举国体制”新的使命和内涵。举国体制是在特定领域实现国家意志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都采取过集全国资源、举全国之力的做法。当前,党中央提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对于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深远。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赢得战略主动
历史上,构建“举国体制”往往是大国打造技术优势之策。传统举国体制的优势在于,能够启动资源耗费多的技术项目、促成协调难度大的技术合作、推进技术风险高的战略布局等。然而,传统举国体制也可能出现微观主体的动力不足、难以保障市场持续资源投入、过分依赖刚性规制而缺少系统弹性等弊端。因此,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在发挥传统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提出新思路、采用新办法、创造新环境,走出一条从科技创新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新型举国体制可以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以自立自强为内核,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原创能力为标志,能够持续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资源配置与开放合作,实现优质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社会创新活力满满。面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的历史要求,应通过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若干重大领域关键技术引领、未来颠覆性技术领先、技术原创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加强系统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对科技创新的全面领导,坚持激发市场动力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为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把研发、生产、消费统筹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技术自主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双提升,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当前,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科技发展的外部安全风险会持续存在,部分领域风险继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成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和大国竞争的利器,能否迎难而上抓住科技革命的时代机遇,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前瞻部署战略科技力量,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复兴大业。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运用新的思路推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通过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推进新技术应用、打造创新高地等,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通过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和正反馈循环,提升科技引领能力和破局能力,促进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变革,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引领新一轮技术—经济增长周期,塑造新时代更多的“先发优势”,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要瞄准重点任务
在当前局势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针对以下问题和需求加强任务部署:其一,大国科技战略博弈日趋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我国科技发展采取了“小院高墙”封锁策略并掀起“体系对抗”,一些关键领域“脱钩断链”形势严峻。其二,我国正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需要大幅提升面向前沿科技的原创力、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产业技术创新主导力、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创新组织力、面向全球价值链竞争的关键环节控制力和面向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的吸引力。因此,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在实施路径上做到“四个坚持”。围绕国家使命和战略利益,坚持目标导向下的问题导向,加强教育、科技、人才重点工作与资源统筹;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基础,加快提高科技创新的战略牵引和源头供给能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推广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场景创新驱动,为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创新提供应用场景;坚持培育内生能力与整合国际市场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全方位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
二是要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有机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资源配置优化统筹,加强对重点前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等的战略部署,加快对关键领域的战略部署和倾斜式资源配置,加快实现重点突破。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活力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力,发展市场化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形成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体制,培育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社会环境,筑牢发挥先发优势的雄厚基础。
三是加强创新政策整体设计和协调配合。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改善创新制度供给,推动政策向创新链条一体化整体设计转变,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通过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完善科技创新全链条,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将新型举国体制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和产业体系及产业链优势相结合,建立长周期的科教资源协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增强改革协同性,形成重大政策措施的联动效应。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23-02-07/8008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