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田心铭:论两个“确立”的统一

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指导思想,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两个紧密关联的重大问题。202111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继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2019131日)等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做到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之后,对两个重大问题一起作出明确表述,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党中央通过决议郑重宣示两个确立,既确立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又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对党和国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决定。

两个确立的统一,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又是实践的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品质。作为科学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劳动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作为实践的理论,它以实践性的显著特征区别于其他理论,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它认为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主义要求共产党人,在实践方面,成为无产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要以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

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优秀品质。在理论方面,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的工具,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在实践方面,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最终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

党的伟大事业是在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党的领导核心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形成的。党的领导核心具备政治家和理论家的优秀品质,集党的组织领导者和理论创立者于一身,是实现党的最终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结果。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家成长的沃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发展并随着实践发展的科学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主要继承发展者,都是深入到实践之中,参加并领导工人阶级、人民群众实际斗争的实践者、革命家、政治家。科学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是实践发展和胜利的保证。共产党人的实践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是自发的盲目的实践,所以党的组织和党的实际工作的领导核心,应该是通晓马克思主义并善于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具备像马克思主义这样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高度统一的基本特征。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阶级和政党具备像共产党这样科学理论和伟大实践相统一的优秀品质。由此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核心所特有的品质和特征,决定了他们既是科学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又是党的组织、党的实践的主要领导人。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投身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领导了国际工人协会。他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恩格斯深情地回忆说: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像马克思那样高瞻远瞩,在应当迅速行动的时刻,他总是作出正确的决定,并立即切中要害。”“在革命的时期,他的判断几乎是没有错误的。马克思同时又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科学巨匠。他以无比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他奉献给人类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于一身。1945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毛泽东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要代表。在这一结合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既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又是党的组织和党的实践的主要领导人,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理论创立者的高度统一,是由多种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主观条件决定的。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进行的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需要并且必然造就各种各样的人才。其中有些人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或偏重于实践方面,他们都是党的事业所需要的宝贵人才。集政治家和理论家于一身的领导人才最为难得。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一看就可以知道是一些只写文章、没有实际经验的书生写的。这本书说的是书生的话,不是革命家的话。他分析指出:他们做实际工作的人没有概括能力,不善于运用概念、逻辑这一套东西;而做理论工作的人又没有实际经验,不懂得经济实践。两种人,两方面——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起来。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虽然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起来的做实际工作的人和做理论工作的人,这两种人、两方面的人才都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只有既从事实际工作又重视理论研究、既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深厚理论素养的政治家兼理论家,才能成为工人阶级、人民群众开创伟大事业和创立科学理论的杰出代表。

兼具政治家和理论家优秀品质的党的领导核心是由历史造就的。习近平同志从16岁时到陕北梁家河大队插队开始,就投身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七年的知青生活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从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开始,他在从基层到县、市、省的各级主要领导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肩挑重担,历经磨练。与此同时,他从知青生活时开始,就捧起了《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苦读、深思、写作。《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著作留下了他一边投身实践、一边进行理论思考的记录。《中国青年》1985年第1期发表的一篇由记者撰写的文章写道:如果说在延安的习近平对农村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那么在正定的习近平则对农村开始了理性的思索。”19905月,习近平寄语福建省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反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原著,反复琢磨、深刻领会。当前应该特别注意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同一时期又写道: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刚结束,201211月习近平在党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复杂、严峻的形势环境,肩负繁重、艰巨的历史任务,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胆略谋划国内外大局,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工作,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理论方面,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要求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历史告诉我们,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理论主要创立者的高度统一,是党的理论和实践在辩证统一、良性互动中发展的结果,是党在政治上理论上高度成熟、组织上行动上强大有力、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集中体现,对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将以两个确立为重要标志载入史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22-10-21/7818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10-22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