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走了,他能带走一个时代吗?
李泽厚走了,他能带走一个时代吗?
风 雷
今晨七时,91岁的李泽厚在美国科罗拉多去世了。
接到消息的各大主流媒体先后发布了这一消息,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之下,李泽厚去世这一消息也跃居微博热搜榜榜首。
媒体发布的新闻中,有这么一句评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李泽厚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
这话当然没错,的确,李泽厚的美学评论还是不错的,有它的价值,可以一读。
但是,让李泽厚登上“神坛”的,恰恰不是“美学”,而是对历史与思想的阐述,而这又直接指向正在演进中的历史。
告别革命、五四救亡压倒启蒙、补上新民主主义这一课(潜台词是社会主义搞早了,针对封建主义的存在,只能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至于封建主义指的什么,懂的都懂),这是八十年代的李泽厚,处于思想交锋的风暴中心的李泽厚。
2013年,在媒体问到对时局的看法时,李泽厚是这么说的:
——1995年我提出现代化的“四顺序论”,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首要的是发展经济,当时多少人骂我啊。
——学界有人批评我,说李泽厚不谈民主宪政。我的确没谈。自由、民主、宪政、平等、人权这些普世价值当然要讲,但中国不同于西方,具体的实现办法是由开明专制到君主立宪(君主绝非指个人,而可以是一个小集体),再到民主宪政。现在中国还处于争取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的阶段……
虽然历经八九十年代的争论,李泽厚于1992年出走美国,但在某种程度上,补课、去革命化、启蒙,其实是按李泽厚所希望的方向在走的,只是没有走得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快和远而已。
正是他的合拍,哪怕他1992年出国了,1993年的八届政协依然给他保留了位置。
所有这些,恰恰是媒体所刻意忽略的,最终,只留下一个美学大师。
在有意无意的忽略下,媒体自然要刻意营造出一种大师远走的氛围出来。
某些官微也就“莫名”地掉坑里了:
虽然只有区区百余条评论(目前已经关闭评论),但可以说90%以上都是劝删的:
这样的景象,放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只能说,在现实的教育下,越来越多的群众终于知道,按照李泽厚指出的路子走,最终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最起码,996、内卷+躺平、想生而不敢生、生下来也养不起、负债高到只能连轴劳动才能养活一家老小,这已经是许多普通家庭的共同感受了;另一方面是,普通人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而提供服务的竟然是几个有境外金融寡头背景的私人资本公司,个人隐私被滥用、大数据安全像纸一样薄,已经成为了常态。
另一方面是,曾经被李泽厚们在学术论文和媒体中给打造成样板的英美等资本主义老牌国家,美丽的肥皂泡被病毒科罗娜轻轻一戳就破;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它们正在想方设法地向外转嫁内部危机。
四十余年过去了,东西方经历都证实,资本主义并不如某些人鼓吹的那样美好,出路还在于走真正的社会主义。
李泽厚走了,他能带走那个与他如影随形的时代吗?
可以肯定的说,曾经被李泽厚们所抛弃的思想已经悄然复活,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正在归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21-11-05/7213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