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这件事该怎么办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这件事该怎么办
张志坤
习总书记在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的时候,提出了“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重要命题。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全体中国人民的骨气与底气的问题,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复兴崛起的民族会没有骨气、缺少底气,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甚至毋宁这样说,只有具备应有的骨气和足够的底气,才有资格谈论复兴崛起,否则就是无稽之谈。
由此看来,增强中国的骨气与底气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相当紧迫。可以干脆一点说,这个问题理应在2035年这个节点上予以解决,否则届时中国就难堪强国的称谓。
对此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搞清问题出在哪里
一些中国人之所以缺少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核心在主观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盲目崇拜西方,他们崇拜西方的政治,崇拜西方的经济,崇拜西方的文化,甚至连西方的人种,也都成了他们顶膜礼拜的对象,对于这些人而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也就荡然无存了,相应地,底气也就无从谈起。他们对西方社会羡慕得不得了,无限向往之下,他们的行动取向也就十分明确了:要么努力使自己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分子,譬如拿到什么“绿卡”之类,要么努力把中国改造成西方的模样,譬如北京曾经有过的什么“加州水郡”、“欧陆风情”、“丹麦小镇”、“挪威森林”、“塞纳左岸”等等……
其次还要搞清问题出在谁的身上
那么,这些问题主要都发生在谁的身上呢?
在2021年的两会上,习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也就是说,他们是很有一些底气的,相应地,人们看到,这些群体也比较具有中国人的骨气,现如今网络舆论阵地上,主要是这些人在坚定抗击着种种对中国的攻击,成为价值舆论上捍卫中华民族的主力军。这一情形,全民抗疫的过程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那么,“70后”以前的中国人群体,譬如“60”后、“50”后、“40”后们,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坦率地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国家确实不富裕,经济实力总体而言还比较弱,因为没钱,所以这些人走出去看世界的时候,就有些不能平视了,其中有的人往往还要仰视,往往还要有些自卑,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在这种情形下,这些群体的中国人就分化分裂了。有的人“穷且益坚”,越穷有有志气,有的人则完全相反,变得唉声叹气、灰心丧气;前一种人铁骨铮铮、穷则思变,后一种人怨天尤人、怨气冲天,往往把自己的国家与民族骂了个底掉。
所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估,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问题,主要并未出在“下一代”,恰恰就发生在“这一代”,其中尤以同西方联系密切的群体为甚,因为底层老百姓只不过是芸芸众庶,并不直面对西方,缺少这方面的比较与感受。
最后还要搞清问题的性质
缺少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呢?
这是“心”与“魂”的问题。正因为中国精英阶层的“心”与“魂”出了这样的严重问题,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就在中国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西化”浪潮,大体上说,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三个波次:
第一波:资产阶级自由化浪潮
这一波的理论支点是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主要围绕“社会制度”而展开;
第二波:社会主义大失败浪潮
这一波的理论支撑是“不战而胜”、“社会主义大失败”、“历史的总结”等几种学说,主要围绕“历史道路”而展开;
第三波:颜色革命浪潮
这一波的理论支撑是“普世价值”,主要围绕共产党政权即“中国崩溃论”而展开;
前后三波浪潮,一个接着一个,共同涌起相当热闹的各种喧嚣。对此,有人先后将这些东西概括为“全盘西化”、“改旗易帜”、“照抄照搬”、“融合融入”、“一体化”等主张,其实,这些主张尽管名号与名词各有不同,但实质都是一回事,都以改换中国的“心”与“魂”为抓手、为目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人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些运动统一概括为“新启蒙运动”,最终目标还是想把中国拉到、推到或者挤到西方那条道上,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
对此应该怎么办呢?
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主张,各自都会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但如下几点不能不予以考虑:
一是一定的思想改造不可或缺
“思想改造”这个词似乎很容易被人贴上极“左”的标签,但天底下没有只允许西方思想改造中国却不允许中国思想改造中国的道理。用中国的正确思想针对一些中国人进行改造,使之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无论从道义伦理还是从理论逻辑上,都站得住脚,也都无懈可击,凭什么中国只能当学生低头挨训、夹着尾巴挨骂呢?对一些人要改造,而不是奉为上宾,更不能让他们有高人一等的优越地位。改开以来很明显的一个社会弊端,就是凡是洋化、西化者,基本上都能在中国高人一等,都成了上等的优越的贵族。西方面前的跪族在中国居然成了贵族,不出问题才叫怪。
二是坚决的斗争不可流于空喊
“伟大斗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讲斗争就应该见人见事见行动,对内对外都应该如此。针对缺少中国人骨气与底气这个问题,也需要坚决的斗争,不斗争不行,这是问题性质所决定的。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斗争”在相当程度上还流于口号,人们更多都一片声地高喊“亮剑”、“斗争”,跳脚跳得老高,样子摆得十足,实际落实却少之又少。
三是必要的专政手段也不能闲置
俗话说得好,“老虎不发威,人家当成病猫”。思想问题当然不能用武器来批判,但思想从来都寄托在具体的事和具体的行动上,其中有些就需要动用专政工具,为此完全可以不必看西方的脸色,更不必忌惮西方的评价与感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集体性地把西方对中国的印象与观感当成了不得的大事,为此曾精心呵护,不惜委曲求全,今天的中国再不该那么幼稚了。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仍然要靠说服教育、引导帮助,这当然是慢功夫、长周期的事情,好在大浪淘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更比一道强,“00”后群体的骨气与底气,玩了一辈子“精英”招牌的那些中国人对此已望尘莫及,这是令人欣慰的好趋势、好事情。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自然规律很快就会淘汰那些相对古老而又缺少骨气的人群,但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仍然需要采取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姿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21-05-31/6947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