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项国兰: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

项国兰

99e2b40c9fba41e79c0435c0952bb074.jpeg

摘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想高于天使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的顽强,前仆后继的牺牲,不屈不挠的坚韧;人民观使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完全彻底为人民;实践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方法论。世界观中的无私、大无畏、彻底、高尚、革命和创新等特性堪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宝典,不论是28年浴血奋战,还是30年筚路褴褛,抑或40多年砥砺前行,都在继往开来,代代相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

正当中国志士仁人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运动处于困惑、彷徨,且对从西方传来的各种理论失望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想走俄国道路的人于1921年7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信仰马列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她给那些矢志使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知道了现在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中国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也为摆脱这种状况提供总体方向和方法。

建党14年屡战屡败后,毛泽东最终脱颖而出。这是当时党内那些心中有中国革命大局、真正主持公道的共产党人认真思考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后,发自内心的选择,这个选择成就了中国革命从失败向胜利的转折。

为什么是毛泽东?因为毛泽东真正理解掌握了唯物史观的灵魂,能用这种新世界观观察、分析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那里革命理想高于天,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革命理想在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那里是理论理想、实践目标和现实社会,也是他们的实际行动。为什么红军败而不倒,溃而不散,上下同心,百折不挠?靠的是信仰,靠的是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上的毛泽东的引领,因此在其最困难的时期也能不断吸引仁人志士为实现共产党的目标而勇往直前。

邓小平的坚持革命理想就是充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提出四个坚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毛泽东去世后,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虚无毛泽东思想、毛主席功绩的浊浪,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93年9月,邓小平在家里与胞弟邓垦有一次专言国事的谈话。他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四个坚持’。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这千真万确。自1992年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究竟在哪里,众说纷纭,诸如有效配置资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等。邓小平在谈话时鲜明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四个坚持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这个问题可以敞开来说,我那个讲话(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邓小平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别人“攻击我们四个坚持,恰恰证明四个坚持不能丢。没有四个坚持,中国就乱了”。“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搞好四个坚持,我是打下个基础,这个话不是空的。” 话很实在。这是基础。也可以说为后来虚无“四个坚持”设置了一道不可移易的屏障。

习近平更是高扬起革命理想的风帆。他说,“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阐述了“成套设备”之间及其与中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公开声明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也为全人类服务。在党成立四年后,毛泽东就把实现理想的目光聚焦受剥削压迫最沉重的农民,看到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在那里建立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最关切的问题,最后夺取政权。革命实践使毛泽东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正确性,他深切体会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毛泽东阶级观的核心。他告诫全党:“抗日,抗日,是谁之力?离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你就不能走动一步。”“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总之,在毛泽东那里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中国共产党人那里代代相传。

三、实事求是的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实践观就是不仅要认识、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毛泽东将这个方法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造性发展,使其大众化,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运用这个方法推翻了三座大山,顺利进行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党依靠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及农业基础设施,两弹一星和抗美援朝则筑就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毛泽东创造的这个方法融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是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圭臬。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理论、四项基本原则等都是用这方法分析中国现实的结果。习近平上任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不仅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也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把脉引航。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融合,对全面系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无一不是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分析中国与世界现实的结果。

上述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

四、中国共产党世界观的特点

其一,彻底性。彻底性首先表现为无私、大无畏。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私利。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面对强敌无所畏惧。其次表现为先锋性。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实践中,创造出多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史诗啊。最后表现在其成员道德的高尚性。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共产党员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一生都在践行这五种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标杆和旗帜。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是能说服人的,所以能掌握群众,正是有了这种理论与行动的无私、大无畏的彻底性、先锋性和高尚性,才能使中国人面对强敌、大灾、大疫瞬间凝聚成一块钢板。

其二,自觉的革命性。其表现为实时自觉自我革命,并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这种自觉的自我革命不仅表现在党员和党组织平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党员、党组织工作中的优缺点,还表现在党、社会、国家发展的关键期党的高层实时自觉总结党的前阶段工作经验教训,比如遵义会议、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有这种作用。这使党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其三,守正发展的创新性。邓小平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充分肯定毛泽东在建党建军建国中的作用是守正,而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守正,供给侧改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则是创新发展。这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结论: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是一个严整的思想体系,其各部分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她不仅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还将指导其未来的实践,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20-07-02/6374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7-03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