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

张雷声

u=1615528625,40773041&fm=27&gp=0.jpg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价值观层面的高度浓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凝聚社会不同阶层建设者的共识和社会力量,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彰显了科学性,发挥了正能量。本文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凝聚、抵御这三个方面的意识形态功能作一论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价值观念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认知体系,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构成,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并为其服务,成为其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成果在价值观层面的思想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紧密交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意识形态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1]。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 因而“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5]。

每一个社会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占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力。它构成这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这个社会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起着扩大政治认同、进行政治整合、规范政治行为、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促进政治稳定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也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但是,由于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利益群体,因而每一个社会在每一个时代也就必然会产生代表各自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虽然对占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它所具有的消极影响也会威慑到占居主导地位意识形态的稳固性,对其所维系的社会价值体系产生巨大冲击,造成社会成员思想的扭曲、信仰的丢失,以及价值观错误等后果。因此,通过主导地位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体制转轨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6]。经济上我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实行,有效地消除了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经济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带来了整个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增强了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和差异性。面对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人产生了心理压力,出现了精神颓废、思想困惑、理想迷失和信仰淡漠等现象,一些领域也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状况,各利益阶层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差异。在这种多元的价值观念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才能使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起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作用,也才能消除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些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杂音和噪音,这就需要有占居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和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的价值理念凝聚人心,形成全社会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在多种价值观念中居于统领、引导地位,可以引导全社会的价值取向,确保当代中国思想价值观念发展变化的正确方向,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并遵循同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为整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内核;“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层面表达了社会主义发展中个人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作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7]。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位居最高层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提供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支撑并推动着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期的国家奋斗和公民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价值共识。它给了我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和认识世界的工具,使我们能够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反对和抵制否定爱国主义、消解集体主义、诋毁社会主义以及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割裂开来、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的错误观点和倾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各利益阶层和社会成员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和社会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反映和本质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迄今,社会主义是最先进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已经绝对地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他一切意识形态”[9],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确立起来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与价值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一致性,必然要有能够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能够体现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价值观念[10]。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仰并认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弱化、淡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分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各种社会思潮如新儒学、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利己主义、后现代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些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如国内学者的阐述和发挥、文学艺术、影视媒体以及互联网等广泛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导致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迷茫、模糊、动摇、失落甚至淡漠,政治信仰出现危机,道德规范发生困惑与失范,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泛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到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影响[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它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筑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征服力,同时又以明确的价值指向和朴实的语言,贴近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的迫切需求,凝聚着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和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涵养着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12] 中华文化强调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体现了时代精神,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承载了每个中国人的美好愿景。它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它要求我们不仅以此为目标,更要以此为责任,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融合,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现实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有效凝聚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建设者的价值共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与精神纽带,能够使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生动、有效地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认同。“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14]。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和社会力量的功能,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要在制定发展规划、进行重大决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映和体现,越是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并认同,越是能够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就越安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所承担的精神引领功能和凝心聚力功能也就越强大。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把握意识形态发展的主流方向,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对于调整和平衡多样化的社会利益关系,疏导和化解多样化的社会矛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
    任何意识形态都是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系统的理论形式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行动目的和实践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16] 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是有阶级性的,人类社会存在的两大不同社会制度下都有着反映自己制度的统治阶级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的价值观念,资本主义价值观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的价值观念,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本质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表现,而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本质上则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和利益的思想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较量已由经济领域转向意识形态领域,价值观的竞争成为重要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称霸全球,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看作其称霸的障碍,因而利用自己庞大的软实力工具,把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投射出去,以影响我国的政策和人民的思想,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一方面,它们通过丑化社会主义中国、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培植“内应人员”,播撒“自由种子”,企图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媒介等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方式,传播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西方价值观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倾向,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与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出现的弊端裹挟在一起,对我国各阶层的人民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出现了虚假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过度重视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追求,崇洋媚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模仿和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现象蔓延,炫富攀比、见利忘义、盲目追捧洋品牌等不良现象滋生。难怪西方学者托马斯·麦克菲尔认为,西方价值观传播的目的是透过眼睛、耳朵来影响那些消费了进口媒介节目的人的态度、欲望和信念,以及他们的生活形态、消费意愿或购买形式。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意味着需要有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并对人们在价值取向、消费取向和审美取向上进行正确的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西方价值观,它不局限于个人价值取向的规定,而是对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价值取向的整体规定,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实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构成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它更是团结人民群众,为民族共同理想奋斗的精神力量。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与西方价值观的竞争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有效应对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策略,避免西方价值观对我国人民思想文化的渗透,帮助人们在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时做出正确的、科学的选择。

意识形态有阶级性但不排斥科学性。因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否是科学的,取决于这种意识形态所反映的统治阶级利益是否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相一致。在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是最进步、最革命、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因而作为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思想表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不排斥在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同时,吸收西方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能脱离其他民族、国家独立发展,任何一种民族文化也都不能摆脱其他文化“独善其身”。西方价值观中的增强自我意识、崇尚自由和自强,渴望民主等因素,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汲取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够有效地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培育和践行。首先,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其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加强宣传教育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分析社会思潮动态,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等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种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第三,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使全社会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通过挖掘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发挥其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通过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是将其转化为内在的精神信仰与外在的行为追求的过程。通过这一转化,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定,从而自觉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捍卫价值共识。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1,498.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

[6]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高校理论战线,2011(5):37-42.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163.

[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0]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高校理论战线,2011(5):37-42.

[11]张雷声.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9(21):33-39.

[12][13][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5.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81-582.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551.

[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8-04-02/4958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4-03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