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张人民日报,一张是正常的,一张是经过网易“翻译”过的
前两天,一篇《别人的标题vs网易的标题》火了。新闻标题改一下,老母鸡变鸭,比刘谦的魔术还厉害。只不过,这魔术把原作者可坑苦了。
对一些有意无意“消费”央媒的“标题党”,人民日报也是深受其害。有人说,世界上有两张人民日报,一张是正常的,一张是经过网易“翻译”过的。后面这张,哪里是人民日报啊,有一股浓浓的 “人民曰(yue)报”味道。
今天,撇捺君就扒一扒网易小编修改标题的五大伎俩!
1、断章取义法
最常用的手法。从文中抽出一句吸引眼球的话,故意忽略这句话的语境,不顾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读后极易曲解。
比如下面的例子(上方是党报原题,下方是网易标题)↓↓↓

这篇“青年观”本是倡导年轻人不应羡慕他人“拼爹”,而应靠自身能力打拼。其中一段确有说到“‘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但在原文的语境中,作者只是在陈述一个普遍事实:“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网易小编这样一改,味道可就真不一样了。

篇文章是为某次联合军演的将士鼓气,核心论点为“和平年代军人的血性不能丢。”网易标题所含内容也是文中一段,但联系上下文便知,这是针对军营一些不良之风提出的,网易单说这一句,分明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啊!
2、避重就轻法
忽视原文中心观点,选取某个不起眼的细节,突出“趣味性”,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联想。
如下面这个例子↓↓↓

本文洋洋洒洒近万字,详细记述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保护大部队与群众撤离、将自己引入险境的壮举,并对社会上诋毁英雄的说法予以了反驳。但网易标题仅选取“拔萝卜”这个细节,不提其他壮举,避重就轻,有失庄重!
3、低俗暗示法
将原文中容易刺激读者眼球的词汇拎出来,故意激起读者的窥私欲,给人涉俗、涉性的强烈暗示。
看例子↓↓↓

原文出自微信公号“人民日报政文”,作者从统计数据出发做了很多严谨分析,本意是从中纪委的“评语”变化中,展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的反腐方针。网易将“情人”“通奸”等桃色词汇放大处理,这是典型的投机取巧。
4、偷梁换柱法
这类方法隐蔽性很强。一般做法是,将一篇评论中的辅助性论据拎出来做标题,并非作者的主观点。
来看两个例子:↓↓↓

这篇评论的核心观点是“对于干部来说,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启示,正是‘担当’二字。”通篇都围绕“担当”精神这一中心论述举例。网易只选了其中一句话,完全背离了原文的中心,这是混淆视听。
还有↓↓↓

文章谈到,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过大,已经成为影响中产阶级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本意明显是为中产减负,是为控制高房价鼓与呼。经网易一改,给读者的感觉就是,人民日报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为房价高撑腰,认为高房价不是个事。这是严重抹黑党报形象。
5、无中生有法
不管怎么说,上述几种方法做出的标题好歹还出自原文,而“无中生有法”做出的标题,完全基于小编们的胡思乱想。他们往往会“多加一句”文中根本没出现的话,给人强烈的暗示。像这样“生造标题”,真是看看就醉了。
看例子↓↓↓

这篇文章来自对几位专家的采访,通篇都在讲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现状与困境。可网易非要多加一句“只字未提赵本山‘乡村爱情’。”文章中没提到的影视剧多着呢,为什么单单盯着乡村爱情?那段时间,有关赵本山的议论不少,这样一个标题,往热点上生拉硬靠,好像本报提也不对、不提也不对。这是要干嘛?撇捺君真是不明白。
您知道“翻译”的厉害了吧?反对拼爹成了提倡拼爹;倡导领导干部要有”担当“成了陈述官场乱象......这比从韩国整容院出来变化都大,还是用硫酸整的!
当然,还有很多......
附 单仁平:希望网易修改标题不是为构陷他人
一篇指责网易篡改他人文章标题的网帖近日在网上流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该网帖以《别人的标题VS网易的标题》为题,罗列了网易篡改标题的突出 例子,包括:解放军报原题“中国梦的自信在哪里”,网易改成“军报: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解放军报原题“理解不曲解”,网易改成“领会首长意 图是做好干部首要问题”,等等。
新闻网站改动传统媒体文章标题的现象比比皆是,网站的第一动机通常是为了抓眼球,把一些平淡甚至让人昏昏欲睡的文章搞得新鲜,制造某种刺激性。 应当说网站编辑的这种做法反过来影响了不少传统媒体,后者也在努力把文章标题尽可能做得活泼、具体、一目了然,避免空洞、概念化。
有些网站从传统媒体文章中抽出一句话做标题,改变了原文的重心,使改后文章的整体意思与原文发生部分偏离。这种情况很多,让原文作者不太舒服,但也说不出什么。
然而一旦文章触及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作者需字斟句酌、做标题更要慎之又慎时,网站编辑不经作者同意擅改标题,它所新增的含义不仅脱离作者的意思,还可能严重突破社会围绕这个话题的承受力,从而对原作者造成伤害。
一般来说,改标题要遵循不改变文章原意的原则,这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法理的基础性要求。因为作者要对文章所产生的影响负责,如果文章标题改动后出现新的意思,而责任仍要由作者承担,这显然是一种侵权。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改变文章原意的标题修改还是不断发生。这里的驱动力首先是网站的商业利益,很多网站关心点击量,一个刺激、耸动的标题如果能导致一个网上热点新闻的出现,那么如此的改动即使有些出格,网站编辑也不太顾得上了。
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下面要说的最后一种情况糟糕。那就是,个别网站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它们不喜欢的传统媒体的文章标题做恶意修改,通过编纂一个新标题安在文章上面,将文章作者和该传统媒体一起漫画化,像在互联网上游街一样展示这些媒体“与民意的对抗”。
像上文所提网易对解放军报文章标题的改动,就让人怀疑属于这种情况。解放军报在特定语境下引用了方志敏的一句诗,内含“宇宙的真理”,它在上下 文上是恰当的。但网易的改动制造了突兀效果,形成与网上贬义词“宇宙真理”的对接。此外谁都知道拍领导马屁是丑陋的,网易这些修改后的文章标题误导人们认 为,军报在支持这样的概念和做法。这与一般的市场炒作不是一回事。
严格说来,恶意修改他人文章标题,给文章植入与原文不同、而且公然违反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意思,是典型的构陷。当一个人没有说一句政治上很敏感的话时,我们偏认定他说了。他原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偏要为他总结,强调他就是那个意思,这不是构陷又是什么?
网易是个有鲜明价值观的网站,这一点公众都了解,网易自己也不避讳。当然,网站每天要处理海量信息,做标题的“小编”个人权力很大,后者的个人 发挥不能都定性成网站的集体倾向。由于互联网改动标题成风,一些“小编”会把手放得“比较松”,看上去政治性很强的一些行动,有时真实背景未必是那样。
无论如何,网帖所指的那些情况不应当发生,网易及其他网站应当自我做出调整,国家管理机构也应做出强有力的监督。如果个别网上力量想搞“舆论斗争”,那么请它们换一个手段,别用一些挺“下三滥”的做法去追求它们自认为蛮崇高的目标。(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相关阅读:
附:别人的标题vs网易的标题
啥都不说,就纯放标题对比图。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
对这个脑回路实在是佩服啊……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充分发扬了“没有矛盾,制造矛盾也要上”的精神……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最神奇的是,内文压根都没提到发动机……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直接从并非无法无天,改成自小无法无天,也是醉了……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昆山:我到底是哪里的啊!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别人的标题

网易的标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syxtk.com/wzzx/llyd/zz/2015-10-17/34508.html-红色文化网





